论文摘要
季风是全球中低纬地区的特有现象,对该区气候、环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季风的形成、演变、发展及其对区域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已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东亚季风演变陆上和深海都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无论是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研究还是表层海水盐度研究,已有研究结果彼此之间明显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到底如何?东亚季风区气候环境变迁海陆记录是否一致?这是两个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上部0-398 cm段沉积样品进行硅藻分析,从古生态学角度探讨深海硅藻对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气候环境变迁的沉积响应,并对东亚季风区内气候环境变迁海陆记录进行了详细对比。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MD05-2904孔上部0-398 cm段152个硅藻样品中共鉴定硅藻46属98种(含变种),其中既出现淡水种和沿岸种,也出现外洋暖水种,但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浮游硅藻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及其小形变种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var.parva为主。2、对MD05-2904孔0-398 cm段硅藻鉴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影响MD05-2904孔附近海域沉积硅藻组合特征变化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别为表层海水温度和表层海水盐度;主成分分析结果同时显示,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气候环境变迁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与波令-阿勒罗德时期(约15.0-12.9 kaBP)、新仙女木期(约12.9-11.6 kaBP)、早全新世(约11.6-8.5kaBP)、中全新世(约8.5-3.8kaBP)和晚全新世(约3.8-0.8kaBP)一一对应,其中:波令-阿勒罗德时期表层海水温度逐渐上升,表层海水盐度波动下降;新仙女木期第一阶段表层海水温度略有下降,其后波动上升,而新仙女木期表层海水盐度明显上升;早全新世表层海水温度波动上升,表层海水盐度持续偏低;中全新世表层海水温度最高,表层海水盐度波动上升;晚全新世表层海水温度逐渐下降,表层海水盐度仍波动上升直至约1.2kaBP后才再次下降。3、对西太平洋边缘海148个表层硅藻样品中菱形海线藻及其小形变种百分含量分布与表层海水温度关系进行研究,确定菱形海线藻小形变种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var.parva为典型的暖水种硅藻,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为广布种;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菱形海线藻小形变种与所有菱形海线藻百分含量的比值(简称硅藻Rparva值)可能具有的温度指示意义;结果表明,MD05-2904孔上部0-398 cm段硅藻Rparva值时间序列与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时间序列变化趋势相当一致,表明硅藻Rparva值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有效的温度指数运用于南海北部陆坡末次冰消期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的研究。4、温度变化区域对比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趋势不仅与中国陆上温度变化趋势高度一致,而且与全球温度变化趋势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表明东亚季风区全新世温度变化可能不仅受到区域性气候因子的影响(如季风演变等),可能也是某些全球性气候因子作用的综合结果(如太阳辐射变化等)。5、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陆坡处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季风降水变化、海平面变化以及珠江口冲淡水强度变化可能是其中的三个主要因素;不过,海平面变化及珠江口冲淡水强度变化主要作用于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时期,在中晚全新世其影响作用明显减弱,而季风降水变化对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影响则持续作用于整个末次冰消期。季风降水变化趋势与南海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季风降水变化可能是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陆坡处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盐度变化区域对比结果表明,尽管东海、南海、苏禄海以及西赤道太平洋等同属东亚季风区内,但季风降水对各海区表层海水盐度影响程度并不尽一致,南海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对季风降水变化响应最为直接。6、关于新仙女木期南海北部气候环境变化,MD05-2904孔硅藻记录显示:南海北部深海记录中的确存在该事件的相关记录;事件发生期间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仅在新仙女木期早期略有下降;但南海北部表层海水盐度在新仙女木期明显上升,新仙女木期中期盐度上升尤为显著。7、从末次冰消期以来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和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硅藻记录与陆上相关记录对应良好这一结果来看,主要基于陆上研究提出的″东亚环境季风控制″假说同样适用于南海北部,东亚季风演变对南海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长江口的形成及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变[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02)
- [2].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演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 科技导报 2010(09)
- [3].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古气候[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1)
- [4].中国泥炭记录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1)
- [5].西北太平洋上层水δ~(13)C对末次冰消期南大洋深层水对流的响应[J]. 科学通报 2011(23)
- [6].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冰消期层段主元素特征及其记录的古气候环境[J]. 地球化学 2016(06)
- [7].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消期气候不稳定性记录[J]. 第四纪研究 2010(01)
- [8].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初探[J]. 第四纪研究 2011(01)
- [9].渭河流域东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1)
- [10].硅藻生物多样性对千年尺度气候突变的快速响应:以云南云龙天池湖泊末次冰消期记录为例[J]. 地学前缘 2020(06)
- [11].巢湖地区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1)
- [12].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J]. 沉积学报 2009(01)
- [13].末次冰消期南海南部的普林虫低值事件[J]. 科学通报 2009(17)
- [14].末次冰消期西太平洋暖池上层海温千百年尺度变化[J]. 科学通报 2019(20)
- [15].黄河源区玛曲段末次冰消期古洪水事件及其光释光测年研究[J]. 冰川冻土 2017(03)
- [16].甘青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化的孢粉记录对比分析[J]. 盐湖研究 2009(01)
- [17].青海湖地区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J]. 高校地质学报 2009(01)
- [18].贵州西部高原末次冰消期气候记录及古环境意义[J]. 绿色科技 2019(24)
- [19].CO_2浓度升高导致末次冰消期全球变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2)
- [20].共和盆地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10(11)
- [21].南海低纬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高分辨率孢粉记录及古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2)
- [22].腾格里沙漠南缘末次冰消期微量元素反映的古气候环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3].青海湖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湖面变化[J]. 盐湖研究 2011(03)
- [24].末次冰消期气候驱动机制研究——全球末次冰消期冰川~(10)Be暴露测年综述[J]. 地球环境学报 2017(03)
- [25].末次冰消期以来长江口沉积环境演化及沿岸流变化[J]. 地球科学 2020(07)
- [26].黔北洞穴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百年~十年际气候变化[J]. 地理科学 2015(06)
- [27].末次冰消期以来内蒙古东部气候变化——基于风成砂-古土壤序列的地球化学记录[J]. 中国地质 2015(04)
- [28].倒数第2个冰消期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增温幅度及其与高纬气候变化的关系[J]. 科学通报 2010(30)
- [29].末次冰消期后大西洋水进入楚科奇海台:来自介形虫化石群的证据[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3)
- [30].哪里[J]. 歌曲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