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以陆域经济为依托,陆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海洋资源的支持。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联动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探究海陆联动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及延长海陆产业链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辽宁沿海与东北老工业地区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等相关概念的进行界定,并比较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分类和特点;借鉴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构筑海陆产业联动的理论基础;其次,以1996-2004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海陆产业演变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了海陆产业的相关性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经济、就业及环境四个角度探讨了东北地区海陆产业联动的内部动力机制;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建立海陆产业灰色关联模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了海洋三次产业及其内部各产业与陆域三次产业的密切程度,构建东北地区海陆复合产业链条,即:①海洋第一产业与陆域第一产业产业链;②海洋第二产业与陆域第二产业产业链;③海洋第三产业与陆域第二产业产业链。最后,利用AHP决策法明确辽宁沿海“五点一线”战略对东北腹地的拉动方向,以点-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为指导,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的海陆联动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综述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的实际意义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3 研究内容及结构1.4 主要难点及创新点1.4.1 本文的难点1.4.2 本文的创新点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1.1 沿海经济带2.1.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2.1.3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2.1.4 海陆联动2.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分类及特点2.2.1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分类2.2.2 海洋产业特点2.3 理论基础2.3.1 产业关联理论2.3.2 产业链理论2.3.3 区域增长极理论2.3.4 中心-外围理论第3章 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驱动力分析3.1 海陆产业系统相关性分析3.1.1 海陆产业在产业结构上的对应3.1.2 海陆产业在空间上的相互依赖性3.1.3 海陆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依赖性3.1.4 海陆经济发展的经济相关性3.1.5 港-城发展的相互带动性3.2 海陆产业系统差异性分析3.2.1 承载空间的差异3.2.2 结构演化的差异3.3 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资源驱动力分析3.3.1 辽宁海岸带空间资源3.3.2 辽宁海洋产业资源3.4 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经济驱动力分析3.4.1 辽宁海陆产业产值相关性分析3.4.2 辽宁海陆产业产值演变过程分析3.4.3 小结3.5 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就业驱动力分析3.5.1 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3.5.2 就业弹性分析3.5.3 就业拉动效应分析3.5.4 小结3.6 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环境驱动力分析第4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海陆产业链分析4.1 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4.1.1 研究思路4.1.2 研究方法与步骤4.1.3 系统结构层次4.2 海陆产业关联度分析4.3 海陆产业链的构建4.3.1 以海洋第一产业(海洋渔业)为中心的产业链4.3.2 以海洋第二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链4.3.3 以海洋第三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链第5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建议5.1 “五点一线”战略对东北陆域的拉动方向5.2 辽宁沿海经济带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建议5.2.1 实现海陆统一规划,统筹海陆经济发展5.2.2 加快发展临海产业, 延伸海陆产业链5.2.3 调控生态与经济系统,维护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5.2.4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海陆流动5.2.5 促进港-城产业互动,扩大海陆产业就业总结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海陆产业论文; 产业联动论文; 辽宁沿海论文; 东北腹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