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工业革命伊始,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大幅度消融以及各种气候异常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式经济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江上游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保护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我国东中部地区意义重大。而同时长江上游地区也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同样面对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深入研究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挖掘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1-2010年区域碳排放的测算,横向比较长江上游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碳排放现状;并依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模型,纵向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后,依据基于低碳经济内涵建构的“低碳产出”、“低碳能源”、“碳汇”和“低碳科技”等四方面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深入挖掘了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单位GDP碳排放较高,但长期以来在节能减排方面进步较快,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总体趋缓。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内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影响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较强、科研投入较少以及环保技术落后。其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在于生态资源丰富,碳汇潜力巨大。据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导论1.1 选题背景1.1.1 国际背景1.1.2 国内背景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1 国外研究现状1.3.2 国内研究现状1.3.3 研究现状评述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4.2 技术路线1.5 主要内容与创新1.5.1 主要内容1.5.2 创新之处2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理论2.1 低碳经济的概念2.2 低碳经济的内涵2.2.1 低碳经济的特征2.2.2 低碳经济的实质2.2.3 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2.2.4 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2.3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2.3.1 脱钩理论2.3.2 碳循环理论2.3.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2.3.4 区域碳交易理论3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3.1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理论分析3.2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3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体系构建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3.3.2 主要评价指标的解释3.4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3.4.1 主成分分析的概念3.4.2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3.4.3 主成分模型中各统计量的意义3.4.4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4 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综合水平评价4.1 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4.1.1 能耗现状4.1.2 碳排放现状4.1.3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研究4.1.4 长江上游地区碳交易现状4.2 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4.2.1 数据处理与处理4.2.2 主成分提取4.2.3 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4.2.4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分析4.3 小结5 结论与对策建议5.1 研究基本结论5.2 对策建议5.2.1 构建区域碳交易市场发挥碳汇优势5.2.2 低碳产业5.2.3 低碳技术5.2.4 低碳能源5.2.5 低碳文化5.2.6 低碳政策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在校期间参加的课題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长江上游地区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