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韧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模拟环境微结构演变

纤维增韧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模拟环境微结构演变

论文摘要

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和耐高温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iC)。然而,目前的CMC-SiC材料还不能满足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长时间(上千小时)服役要求,必须进一步改善其抗氧化性能,发展具有自愈合功能的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MC-MS)。CMC-MS材料的抗氧化寿命主要受纤维、基体、纤维/基体界面相和涂层的成分及微结构影响,因此,必须深入研究用于CMC-MS材料的Hi-Nicalon纤维、自制含铝碳化硅纤维、自愈合基体及自愈合涂层的微结构及其随处理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指导材料设计和工艺改进。本文以CMC-MS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结构评价和表征,系统深入地研究了Hi-Nicalon纤维在高温模拟环境处理后的微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评价了纤维的失效过程;探索了自制含铝碳化硅纤维中铝元素的存在位置和状态,明确了铝在纤维结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CVD B-C陶瓷涂层及其热处理后的微结构特征;研究了CVD B-C陶瓷改性后的自愈合涂层和自愈合基体在环境处理后的微结构特征,解释了CVD B-C陶瓷的自愈合机制;评价了环境处理后改性CMC-MS材料的自愈合情况和微结构演变。为CMC-MS的材料设计与工艺改进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水氧耦合环境中1300℃-1600℃处理1小时的Hi-Nicalon纤维进行了残余强度测试和显微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纯惰性气氛中高温处理后纤维强度下降,水氧耦环境处理后,纤维残余强度先升高后降低。与惰性气氛环境相比,水氧环境使纤维发生惰性氧化,氧化后钝化层生成、气孔愈合、厚度增加、及均匀析晶对保持强度有重要作用。在纤维结构完整的情况下,晶粒粗化对强度的不利影响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被淹没。2、研究了自制掺杂Al元素的连续SiC纤维中Al的作用、状态和存在位置。结果包括:(1)利用TEM观察结合像模拟技术研究了Al-SiC纤维的晶体特征,并观察了立方SiC晶粒中的孪晶结构和析出六方结构。(2)Al作为烧结助剂,对改善纤维结构致密度,控制晶粒长大的作用十分明显。但其作用受交联时间、烧结温度、和晶粒尺寸等因素的影响。(3)含Al相以Al2OC、Al4SiC4等形式存在于SiC晶粒或晶粒团之间。最终建立了Al-SiC纤维的结构模型。3、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CVD B-C陶瓷涂层微结构组成及其氧化处理后的微结构演变。结果表明:(1)B-C陶瓷涂层主要分为晶态和非晶态B-C陶瓷涂层。(2)高温处理后,非晶B-C陶瓷向晶态的B4C相转变,且晶化程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提高。整个晶化过程受C、B元素扩散控制,导致两B-C层界面处B4C晶体含量最高,并沿低能面外延生长,使涂层间结合更强。(3)直接面对水氧环境时,CVD B-C层因氧化和快速挥发而失去对材料的保护。对于SiC/B-C/SiC涂层,低温时,B-C陶瓷层的氧化主要受氧化气体(O2/H2O)穿过表面SiC层的制备缺陷以及热处理过程中生成的裂纹控制。中温时,表层SiC层已经开始部分氧化为SiO2,而B-C层的氧化仍受氧化气体通过缺陷氧化B-C层控制。B2O3和SiO2形成硼硅酸盐玻璃(B2O3·χSiO2)。高温时,表层SiC氧化反应速度加快,缺陷处B-C陶瓷层也因氧化而发生快速的体积膨胀。另外,表层SiC被大量氧化后,H2O有机会通过SiO2直接到达B-C层,氧化由H2O透过SiO2层导致B-C涂层的全面氧化所控制。解释了SiC/B-C/SiC涂层在水氧耦合环境不同温度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的微结构本质。4、研究了B-C陶瓷涂层自愈合改性和基体改性复合材料在氧化环境中处理后的微结构和性能演变,观察了微裂纹的扩散途径和材料缺陷的氧化愈合。结果表明:(1)多种相及相间界面的存在使得两种改性复合材料中的微裂纹皆存在多种扩展模式,复合材料纤维束间的结构在一维尺度上存在着连续的弱结合点。(2)热解碳(PyC)相和C纤维在高温热处理后趋于形成取向一致的共格结构,形成了强界面结合,有效促进了界面相内裂纹偏转。(3)涂层改性材料低温处理后基体缺少愈合组元,但高温处理后的多种微缺陷都靠SiO2的生成和缓慢流动实现了有效的愈合。对大尺寸的制备缺陷,目前的材料还难于被流动层填封。(4)基体改性材料的B-C陶瓷层氧化后可使材料基体微缺陷有效愈合。在测试温度和时间内,低温下的愈合由B2O3的流动实现;中高温的愈合则有SiO2和硼硅酸盐玻璃(B2O3·χSiO2)参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创新和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 1.1.1 纤维
  • 1.1.2 界面
  • 1.1.3 基体
  • 1.1.4 涂层
  • 1.2 纤维增韧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
  • 1.2.1 自愈合组元
  • 1.2.2 自愈合原理与途径
  • 1.2.3 自愈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 1.3 微结构表征方法
  • 1.3.1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1.3.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1.3.3 特征X射线能谱分析
  • 1.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1.4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研究现状与趋势
  • 1.4.1 纤维的微结构表征
  • 1.4.2 界面的微结构表征
  • 1.4.3 基体与涂层的微结构表征
  • 1.4.4 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目标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研究方法
  • 2.1 试样的高温水氧环境处理装置
  • 2.2 电子显微分析样品的制备
  • 2.2.1 制样用实验设备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
  • 2.3 分析与测试方法
  • 2.3.1 分析测试用实验设备
  • 2.3.2 形貌与微结构分析
  • 2.3.3 组成与含量分析
  • 2.3.4 成键状态分析
  • 2.3.5 物相分析
  • 2.3.6 强度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Hi-Niealon纤维在高温水氧环境中的力学性能和微结构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 3.2.2 残余强度的测试方法
  • 3.3 原丝性能的评价方法
  • 3.3.1 整桶原丝直径分布
  • 3.3.2 整桶原丝的表面和断面缺陷分布
  • 3.3.3 整桶原丝直径和缺陷分布模型的建立
  • 3.4 惰性气氛高温处理后的纤维性能
  • 3.4.1 残余强度的变化
  • 3.4.2 微结构变化
  • 3.4.3 纤维在惰性气体高温处理后的性能演变机制
  • 3.5 水氧耦合环境高温处理后的纤维性能
  • 3.5.1 残余强度的变化
  • 3.5.2 断裂模式分析
  • 3.5.3 微结构的变化
  • 3.5.4 纤维在水氧耦合环境高温处理后的性能演变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含铝碳化硅纤维的微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含铝SiC纤维的微结构
  • 4.3.1 晶粒尺寸和形态
  • 4.3.2 晶粒内部的典型缺陷
  • 4.3.3 晶体结构像的模拟
  • 4.3.4 Al在纤维中的作用
  • 4.3.5 铝元素的存在状态
  • 4.3.6 铝元素的存在位置
  • 4.3.7 Al-SiC纤维的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CVD碳化硼的微结构和环境性能演变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3 沉积产物的表征
  • 5.3.1 CVDB-C陶瓷的形貌特征
  • 5.3.2 CVDB-C陶瓷的物相和成分特征
  • 5.3.3 CVDB-C陶瓷的微结构特征
  • 5.4 非晶B-C陶瓷的晶化行为
  • 5.4.1 物相变化
  • 5.4.2 形貌变化
  • 5.4.3 微结构变化
  • 5.4.4 元素扩散
  • 5.4.5 晶化后的外延生长
  • 5.5 非晶态B-C陶瓷在水氧耦合环境中的微结构演变规律
  • 5.5.1 低温氧化
  • 5.5.2 中温氧化
  • 5.5.3 高温氧化
  • 5.6 SiC/非晶B-C/SiC涂层在水氧耦合环境中的微结构演变与氧化机制
  • 5.6.1 SiC/非晶B-C/SiC涂层的设计理念
  • 5.6.2 SiC/非晶B-C/SiC涂层氧化后的微结构演变
  • 5.6.3 水氧耦合环境中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控制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环境微结构演变'>第6章 CVD/CVIB-C陶瓷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高温环境微结构演变
  • 6.1 引言
  • f/SiC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6.2 CVD/CVIB-C陶瓷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 6.2.1 改性材料的设计思路
  • 6.2.2 改性材料制备工艺流程
  • f/SiC复合材料的环境微结构演变'>6.3 涂层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环境微结构演变
  • 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演变'>6.3.1 涂层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演变
  • f/SiC复合材料的重量变化'>6.3.2 涂层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重量变化
  • f/SiC复合材料的缺陷愈合'>6.3.3 涂层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缺陷愈合
  • f/SiC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扩展'>6.3.4 涂层改性Cf/SiC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扩展
  • f/SiC复合材料的坏境氧化行为探讨'>6.3.5 涂层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坏境氧化行为探讨
  • f/SiC复合材料的环境微结构演变'>6.4 基体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环境微结构演变
  • 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演变'>6.4.1 基体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演变
  • f/SiC复合材料的重量变化'>6.4.2 基体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重量变化
  • f/Sic复合材料的缺陷愈合'>6.4.3 基体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缺陷愈合
  • f/SiC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扩展'>6.4.4 基体改性Cf/SiC复合材料中的裂纹扩展
  • f/SiC复合材料的环境氧化行为探讨'>6.4.5 基体改性Cf/SiC复合材料的环境氧化行为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参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柔性仿生磁性微结构的制备与驱动[J]. 微纳电子技术 2020(05)
    • [2].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脑小血管病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变化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8)
    • [3].表面具有微结构的美术用纸及其制备工艺[J]. 中华纸业 2016(22)
    • [4].几何特征对高深宽比微结构零件注射成型充填深度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5].水下多级微结构液气界面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研究[J]. 力学学报 2020(02)
    • [6].仿生减阻微结构制造技术综述[J]. 精密成形工程 2019(03)
    • [7].3D生物打印的微结构促进小鼠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和活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6)
    • [8].红外遥感器网状微结构制作工艺[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12)
    • [9].湿陷性黄土的微结构参数[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5(03)
    • [10].多孔复合微结构的制备与减反射性能[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3(01)
    • [11].巢状微结构银粒子的制备、形成机理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03)
    • [12].大面积高深宽比微结构硅片的热氧化实验研究[J]. 光电工程 2012(08)
    • [13].锗衬底表面圆柱形仿生蛾眼抗反射微结构的研制[J]. 光学学报 2016(05)
    • [14].疏水性微结构表面的抗结冰特性仿真研究[J]. 表面技术 2016(09)
    • [15].微结构固体中钟型与扭结孤立波的演化[J]. 力学学报 2012(01)
    • [16].一维固结条件下黏土微结构再造过程研究和描述[J]. 岩土力学 2010(11)
    • [17].微结构芯片对石墨粉吸附及3种口腔微生物黏附行为的影响[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03)
    • [18].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结构的数值模拟与虚拟失效[J].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4)
    • [19].航空制导武器上的光学微结构[J]. 航空科学技术 2010(03)
    • [20].3D打印微结构工件的磁性复合流体抛光工艺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1].刀具表面混合型微结构的形状和密度对润滑状态影响的仿真研究[J]. 润滑与密封 2019(10)
    • [22].液固撞击中锯齿状微结构对固体的保护作用[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6)
    • [23].刀具表面微结构对流体润滑状态的仿真分析[J]. 润滑与密封 2018(07)
    • [24].单晶硅微结构表面的制备及其减反射性能[J]. 微纳电子技术 2016(09)
    • [25].垂直微结构剖面仪速度控制方法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5(05)
    • [26].增材制造:实现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J].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6)
    • [27].微重力下微结构表面池沸腾气泡动力学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11)
    • [28].功能性有序微结构的制备及潜在应用[J]. 中国科学:化学 2011(02)
    • [29].微结构的各种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30].南沙地区软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微结构参数的统计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  

    纤维增韧自愈合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模拟环境微结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