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电子监控是美国特殊刑事侦查手段的一种,在犯罪调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电子监控制度的调整对象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扩展,经历了从原始的窃听手段到无线电通讯拦截,再到网络电子通信监控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美国刑事诉讼视野下的电子邮件监控制度,从美国联邦法律制度层面对电子邮件监控制度的形成背景、立法框架、司法保护进行了逐一探讨,以宪法一刑事诉讼的视角对该制度加以审视。电子监控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对政府侦查活动的规制,价值目标是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在当今社会,由于电子邮件应用的普遍性以及政府监控手段的强大,公民隐私受到来自政府的巨大威胁。然而,美国电子邮件监控制度的构建,却并非以加强公民隐私保护为首要指导原则,而是通过种种方式放松了对政府的约束,对公民的隐私空间进行压缩。本文阐述了此种现象的制度表现,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了其成因。我国已经步入网络社会,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刑事侦查力量已经初具雏形。以前瞻性的目光看,电子邮件监控这一高科技侦查手段若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如何对其进行制度规范是立法将要面临的问题。研究美国电子监控制度,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及理论研究将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第一部分对美国电子监控制度以及其所体现的隐私权保护精神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电子邮件的物理属性及法律属性,界定了“电子邮件监控”的内涵,阐明了本文所探讨的“电子邮件”之范围;第三部分梳理了电子监控领域相关国会立法的发展脉络以及调整电子邮件监控的制定法规范,讨论了美国制定法对网络隐私的态度;第四部分从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角度考察了电子邮件监控的保护情况,并分析了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美国最高法院对电子邮件监控的政策取向;第五部分总结了电子邮件的法律调整情况,探讨了电子邮件监控制度的特征以及其体现出来的隐私保护策略;最后为全文结论。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绪论一、电子监控(Electronic Surveillance)简述(一) 美国刑事侦查中的电子监控1、电子监控的概念及历史沿革2、监控主体及对象3、电子监控的应用领域4、主要手段及用途(二) 电子监控制度下的隐私权保护1、电子监控制度所涉及的核心问题:隐私权2、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电子监控法律制度(三) 电子监控实践的发展及其问题二、电子邮件(E-mail)简介(一) 电子邮件原理与特性简述1、电子邮件工作原理2、电子邮件的特性(二) 电子邮件监控及其对象1、电子邮件监控2、电子邮件监控的对象——本文探讨的"电子邮件"三、宪法视野下的电子邮件监控(一) 宪法:"搜查"范围的扩大与保留1、"搜查"范围的扩大与"合理隐私期待"原则的确立2、令状搜查之例外3、第四修正案适用范围之保留(二) 电子邮件与宪法第四修正案1、电子邮件的"合理隐私期待"分析2、与"搜查"无缘的电子邮件监控——第四修正案适用的排除3、国会立法——宪法保护空白的填补四、调整电子邮件监控的重要国会立法(一) 《电子通信隐私法案》(ECPA)1、ECPA的结构2、ECPA的特点(二) 《外国情报监控法案》(FISA)(三) 9-11后的趋势1、9-11后NSA的秘密监控2、《爱国者法案》下的电子邮件监控3、《爱国者法案》与公民隐私权的博弈五、司法权视野下的电子邮件监控制度(一) 司法权对电子邮件监控制度之态度——制定法之解释与适用1、压缩动态内容保护的范围2、缩小对存储通信内容的保护3、扩大"笔式记录器"的理解4、小结(二) 最高法院面临的抉择——鼓励新型侦查手段抑或加强隐私权保护六、电子邮件监控法律体系解析(一) 电子邮件监控制度梳理1、电子邮件整体——不受第四修正案保护2、电子邮件的内容3、电子邮件的信头(二) 从电子邮件监控制度看隐私权保护策略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电子监控论文; 电子邮件论文; 电子邮件监控论文; 隐私权论文;
美国刑事侦查中的电子邮件监控制度研究 ——兼考美国隐私权保护状况的变迁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