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经》及赵注文献、数学词汇及训诂术语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0039e2cc29dee595905a0b55.webp)
论文摘要
在我國歷史上,人們常將天文曆法和數學計算結合在一起,天文研究以數學為工具,二者結合起來稱為“曆算”?吨荀隆肪褪沁@樣一本將天文學和數學結合在一起的著作,它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重要的天算著作。其内容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公和商高的對答,其書經過多人的增刪,大概在西漢時期完成。趙爽大概是東漢末年的人,趙爽注是後人研究《周髀》的重要注文文獻。《周髀算經》的正文大概7000多字,可以體現西漢及以前的語言特點。趙爽的注文大概11000多字,可以體現東漢時期的語言特點。雖然原文和趙爽注年代差距久遠,我們將之進行並列研究的原因有二:一是古代數學敘述性的語言具有客觀性,發展變化不大,而且古語多被後代書籍吸收使用;二是趙爽注的重要性,可以與原書合為一體不能分割。《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部數學著作。它與《周髀算經》大概是同時代的作品,其在中國算學史上的影響遠比《周髀》要大。其注者劉徽大概生活於東漢末晉初,與趙爽的生活時代也接近。在内容上,二者都講了數學計算的方法,但是《九章》偏重生活方面如田畝、粟米等方面的數學計算,而《周髀》主要偏重數學理論(如句股計算)和天文學方面的應用伸镀湓跁r代上的相近、内容上的相關,本文引用《九章》的内容來證明《周髀》中的數學詞彙。本文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周髀》及其趙注的相關文獻的研究。第二部分:《周髀》及其趙注中數學詞彙研究,主要側重語義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趙爽注釋中的訓詁術語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0. 緒言0.1 研究的材料以及國内外的研究狀況0.2 本論文研究内容0.3 本論文研究方法第一章:《周髀算經》及趙注的文獻情況1. 歷代算學材料1.1 中國古代算學材料及《算經十書》1.2 《周髀算經》名稱來源2 《周髀算經》的版本和傳承2.1 宋.元豐本2.2 《四庫全書》本3 《周髀算經》的内容和時代3.1 《周髀算經》的作者和時代3.2 《周髀算經》的内容4 《周髀算經》注4.1 《周髀算經》趙爽注4.1.1 注者名字4.1.2 趙爽的生活年代4.1.3 趙爽注的内容4.2 甄鸞注4.3 李淳風注第二章:《周髀算經》中數學詞彙研究1 矩1.1 “矩”的本義1.2 指測量的工具1.3 邊長,廣長1.4 表示方形2 句、股、弦、徑、邪2.1 有關《周髀》直角三角形三邊關係的證明材料2.2 句和股2.3 弦和徑2.3.1 弦2.3.2 徑2.4 邪2.4.1 “邪”在句股算法的用法2.4.2 “邪”的語氣詞用法3 廣、脩、隅3.1 廣3.1.1 表示“大”3.1.2 表示“遠”3.1.3 特指“橫”3.1.4 表示“廣袤”3.2 脩3.2.1 “脩”的引申用法3.2.2 特指“縱邊”3.3 隅3.4 “句廣三,股脩四,徑隅五”的含義4 方和圓4.1 “方”與“圓”的關係4.2 “方”的含義4.2.1 表示四方形,與“圓”相對4.2.2 表示方向4.2.3 數學計算,多表示一個數自相乘4.2.4 品類,同類5 徑、半徑,匝、周5.1 徑和半徑5.1.1 徑5.1.2 半徑5.2 匝和周5.2.1 表示圓或者方形的周長5.2.2 周天5.2.3 “周”的其他含義6 數6.1 表示數學,算術6.2 數目,數字6.2.1 指實際的數字6.2.2 表示抽象數據6.3 數詞,表示“幾個”7 率8 法和實8.1 法8.1.1 方法、作法8.1.2 古代數學術語8.1.3 關於“從法”8.1.4 表示規律、法則8.1.5 表示似,像8.2 實8.2.1 作被除數或者被乘數8.2.2 表示乘法計算的結果8.2.3 表示實際、事實9 分、子、母、分母9.1 分數的產生和使用情況9.2 分9.2.1 表示分開、分割9.2.2 表示分數9.2.3 節侯名,指“春分”“秋分”9.2.4 做量詞,是長度單位,指的是一寸的十分之一9.2.5 表示分別,差異9.3 子9.3.1 表示“分子”9.3.2 對對方的稱呼9.3.3 用於計時或者地點9.4 母和分母9.4.1 母9.4.2 分母10 除法類詞語:半和除10.1 半10.1.1 用作動詞謂語10.1.2 用作定語10.1.3 用作體詞10.1.4 “半”修飾形容詞10.1.5 “太半”“少半”10.2 除10.2.1 表示一般除法10.2.2 表示開方10.2.3 表示除掉,去除10.2.4 表示減法計算11 加法計算類詞語:加、並、共、合11.1 加11.1.1 …加+物體數字11.1.2 加…於11.1.3 加+時間詞11.2 並11.2.1 用作動詞11.2.2 用作一個名詞,指代兩個數相加以後的結果11.3 共11.4 合11.4.1 表“合攏”,與“開”相對11.4.2 表示“數目相加”11.4.3 表示折合計算的結果,不再是數目的簡單相加。如11.4.4 表示“與…相同”或者“符合”。如12 乘法類的詞語:乘、倍、積12.1 乘12.1.1 自乘、自相乘:即計算一個數的平方,如12.1.2 相乘:兩個不相同的數字相乘12.1.3 互乘12.1.4 以…乘…:最常見的乘法敘述方式12.2 倍12.3 積13 表示減法計算類詞語:減、差、餘13.1 減13.1.1 減…於…;…減於13.1.2 以……減…;…減13.1.3 相減13.2 差13.2.1 表示兩數相減的結果13.2.2 表示錯,不當13.3 餘13.3.1 表示剩餘13.3.2 表示減法的結果。如14 關於“數字+之”以及“數字+而一”的用法14.1 數字+之14.2 數字+而一14.2.1 某如某而一14.2.2 數字+而一15 數量單位:十、百、千、萬、億16 長度單位:丈,尺、寸、分、里、步、分步第三章:《周髀算經》趙爽注中訓詁術語的情況1 注音和校勘的例子1.1 聲訓的例子1.2 校勘的例子2 義訓2.1 解釋詞語類的訓詁術語2.1.1 …是2.1.2 …也2.1.3 有關“者”的訓詁術語2.1.4 有關“謂”的訓詁術語2.1.5 …為2.1.6 猶2.1.7 …之言2.1.8 故曰2.1.9 無任何標誌2.2 解釋文義的訓詁用語2.2.1 …者,…2.2.2 故曰2.2.3 言2.2.4 謂2.2.5 此之謂也2.2.6 其術……;求……之術曰;求之術2.2.7 法……3 關於訓詁術語中的一點問題結論参考文献後記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J]. 成才之路 2010(18)
- [2].论周髀高超的证明技巧[J]. 湘南学院学报 2009(02)
- [3].中西融通 兼收并蓄[J]. 少儿国学 2020(15)
- [4].“用矩之道”,中国最古老的“直角尺”检定和使用的计量技术规范?[J]. 中国计量 2018(07)
标签:文獻论文; 詞彙论文; 訓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