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自14世纪以来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广泛流传地区。加之该地区地处本来就复杂的东南亚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边缘交叠处,主要民族泰傣民族历史特殊,无论从宗教或是宗教建筑上,都具有胜殊特色。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该地区凝结了上座部最核心宗教意义的建筑——佛塔。 论文分三大部分:背景研究、形制研究和象征研究。 研究以宗教、民族和地域为切入点。宗教上,在上座部自身特质之外,强调大乘密教、印度教以及原始宗教在世俗层面上对上座部佛塔形制、营建和供养的影响;地域上,本文所研究之“西双版纳、泰国北部及缅甸东掸邦”和“德宏地区、中北掸邦”两个地区处于中华文明与与东南亚文化的再次交汇区域中,而后者亦属于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汇的产物,介于南部的泰语文化和北部的汉文化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轨迹;从民族上,该地区主要民族泰傣民族源于我国东南及南部沿海,在迁徙至我国边疆和东南亚后经历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自身的文化变迁。 上述因素的交织,使本文所研究地区的佛塔在宗教和地区上都凸显出特殊之处。从形制源流对本文所研究佛塔行进梳理,可以有助于我们在比较中进一步了解该区域佛塔的特质。本文研究两个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无论从佛塔的形制来源、类型、要素和构成方式上都存在一定区别。 佛塔作为实体存在之外,更有与其相关的各种活动,无论其营建实体或是相关活动(仪式),都是与佛塔相关观念的产物。一切宗教的最本质问题就是生死与宇宙,佛塔就是佛教中阐述这最本质问题的建筑物,从最初的支提和窣堵波的生死含义指向不同开始,佛塔就蕴含着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这就是关于佛塔物质、行为和观念的两个最基本系统。在佛教所传播的地区,不同的文化分别按照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佛塔,以自己的精神气质、世界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感受、体会和领悟着佛塔,都在不自觉地改变着佛塔的感知结构、外观结构和意义系统。在本文所研究地区佛塔的象征体系中,无论在物质(佛塔实体)或是行为(建造、供养)上,都体现着该地区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在这里,原始宗教、大乘密教与上座部佛教生死观念交织、人类自身与我们所处的宇宙交织。在佛塔所具有的生命和宇宙含义和相关仪式操作中,人们获得了对自身和宇宙的诠释,最终达到身心的安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上座部佛塔研究之价值意义
  • 二.上座部佛塔研究之现状
  • 三.研究主题及范围之界定
  • 四.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宗教与区域文化背景研究
  • 1.1 宗教背景研究:关于南传佛教
  • 1.1.1 宗教源流
  • 1.1.2 胜殊特色
  • 1.1.3 传播路线
  • 1.1.4 东南亚上座部佛教的特点
  • 1.2 区域背景研究:处于印中文化辐射下的东南亚地区
  • 1.2.1 多元文化
  • 1.2.2 多元民族
  • 第二章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形制源流研究
  • 2.1 塔、窣堵坡与支提
  • 2.1.1 窣堵波的来源
  • 2.1.2 佛教供养窣堵波的源流
  • 2.1.3 支提的含义及与窣堵波之区别
  • 2.2 印度佛塔之变迁及对东南亚佛塔产生影响的几个时期
  • 2.2.1 阿育王时期
  • 2.2.2 犍陀罗时期
  • 2.2.3 密教时期
  • 2.3 斯里兰卡的佛塔
  • 2.4 11世纪以前的东南亚佛塔
  • 2.4.1 中南半岛的孟人与骠人聚居区佛塔
  • 2.4.2 室利佛逝的影响
  • 2.4.3 前吴哥时期的高棉
  • 2.4.4 小结
  • 2.5 11世纪以后的东南亚佛塔
  • 2.5.1 缅甸
  • 2.5.2 高棉人的伟构——吴哥及对暹罗的影响
  • 2.5.3 泰国:从罗斛到曼谷
  • 第三章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形制体系研究
  • 3.1 概述
  • 3.1.1 社会状况
  • 3.1.2 宗教状况
  • 3.2 西双版纳、泰国北部及缅甸东掸邦佛塔研究
  • 3.2.1 概况
  • 3.2.2 泰北(含东掸邦)佛塔
  • 3.2.3 西双版纳佛塔的主要形式及类别
  • 3.3 德宏地区、中北掸邦佛塔研究
  • 3.3.1 概况
  • 3.3.2 中北掸邦佛塔的主要形式
  • 3.3.3 德宏州佛塔的主要形式
  • 3.4 相关问题研究
  • 3.4.1 两地佛塔比较
  • 3.4.2 覆钟形塔的来源
  • 3.4.3 群塔与单塔
  • 3.4.4 平头的消失
  • 第四章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的实体象征
  • 4.1 佛塔的基本象征体系
  • 4.1.1 窣堵波对以涅槃为中心的宗教秩序的象征
  • 4.1.2 佛塔对宇宙的象征
  • 4.2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的实体象征
  • 4.2.1 从覆钵到覆钟的象征变化
  • 4.2.2 基座增高的象征变化
  • 4.2.3 塔刹部分的象征变化
  • 4.2.4 细部装饰的象征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的仪式象征
  • 5.1 佛经中的相关仪式记述
  • 5.1.1 遗体荼毗程序
  • 5.1.2 建塔的规制
  • 5.1.3 建造仪式
  • 5.1.4 供养仪式
  • 5.2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的建造仪式
  • 5.2.1 选址
  • 5.2.2 建造
  • 5.3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上座部佛塔的供养仪式
  • 5.3.1 佛塔供养观念
  • 5.3.2 上座部佛塔的供养
  • 5.3.3 各地仪式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附表
  • 附录-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缅甸的宗教间张力和应对局限[J]. 宗教与美国社会 2014(02)
    • [2].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07)
    • [3].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研究——兼评马场纪寿《上座部佛教思想的形成——从佛陀到觉音》[J]. 世界宗教文化 2016(02)
    • [4].明清时期的云南上座部佛教[J]. 法音 2010(10)
    • [5].介绍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J]. 佛学研究 2011(00)
    • [6].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中的点景陈设[J]. 法音 2019(04)
    • [7].佛国庶民[J]. 旅游世界 2013(10)
    • [8].南传佛教的历史地位与现实社会意义[J]. 世界宗教文化 2016(02)
    • [9].浅议耿马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男童义务教育的关系[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 [10].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之比较分析[J]. 佛学研究 2011(00)
    • [11].商品价值内涵的上座部佛学辩义[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04)
    • [12].从韦伯到盖尔纳:佛教人类学的认识变化[J].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2019(01)
    • [13].从寺庙教育探究南传佛教对云南傣族社会的影响[J]. 酒城教育 2020(01)
    • [14].法喜充满:一尊不可多得的上座部佛陀像[J]. 收藏 2018(10)
    • [15].云南上座部佛教寺院植物文化研究[J]. 法音 2019(07)
    • [16].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之比较分析[J]. 法音 2010(10)
    • [17].论泰国旅游市场发展趋势[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16)
    • [18].东南亚文化中的印度宗教因素[J]. 东南亚之窗 2009(03)
    • [19].上座部佛教传入缅甸时间考[J]. 法音 2018(10)
    • [20].泰国佛教的历史与概况[J]. 法音 2018(12)
    • [21].佛教与世界和平——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及其发展趋势[J]. 法音 2017(07)
    • [22].佛韵向东南[J]. 世界知识 2015(07)
    • [23].从社会角度论比丘尼复兴在泰国的可能性[J]. 亚非研究 2017(02)
    • [24].上部座的“涅槃”或“解脱”观念[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4)
    • [25].南传佛教的义理和特色[J]. 中国宗教 2016(04)
    • [26].试论云南边疆民族宗教与法律的关系[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27].今生与来世——对芒市傣族生活佛教与财富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04)
    • [28].宗教“万花筒”的东南亚[J]. 世界知识 2015(07)
    • [29].关于佛学中“善”理念的思考[J]. 牡丹 2016(06)
    • [30].本是同根生,枝叶异时荣——话说大小乘佛教起源先后问题[J]. 世界宗教文化 2008(04)

    标签:;  ;  ;  ;  

    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