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主体研究

民事主体研究

论文摘要

民事主体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现有的各种民事主体认定标准并不能准确的阐释民事主体制度的本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自然人不是当然的民事主体,也不是最终的民事主体。自然人也是一种法律拟制的“法人”,因此不能以生物人的各种自然属性来分析法人,更不能以此去判断其他社会存在能否成为民事主体。各种社会存包括非法人团体、动物和特定财产只要能够成为权利义务的载体,同时又符合“交往便捷”的要求,就可以成为民事主体。所有民事主体的法律责任都最终由生物意义的人来承担,不同类型的民事主体,最终承担责任的人及承担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民事主体其实就是定型化了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这就是民事主体的本质。论文分为七部分:首先是引言。提出民事主体的概念,并引出民事主体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对民事主体研究的现状,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介绍民事主体的历史发展,对罗马法民事主体的类型发展作总结回顾,从罗马法开始考察民事主体的发展历史,以便从中总结民事主体发展的规律。然后结合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对我国现在公认的几种民事主体进行阐述,就其中存在的逻辑矛盾作了必要的阐述。第二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现有的几种主要的民事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上述各种民事主体认定标准进行分析批判,并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初步的涉及,提出民事主体类型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存在密切联系。第三章:这一部分是自己不同于任何他人的研究成果。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任何一种民事主体的行为都表现为自然人的行为,但是,不同的民事主体,最终自然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却不相同,最终得出民事主体就是类型化的权利义务分配工具的结论。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笔者结合部分疑难问题对上述结论作了检验。第四章:对自己的民事主体资格认定标准系统进行论证。先是分析了法律设置民事主体概念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民事主体本质得出民事主体必须具备权利义务分配的能力。接着通过法律的阶级属性指出民事主体必须符合立法者的利益,并通过对民事主体的历史发展分析,得出民事主体还必须能够满足“交往便捷”的社会需求。第五章:分析动物和特定财产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各国法律关于动物和财团法人的规定,指出只要具备权利义务分配能力并符合交往便捷的要求,动物和特定财产也能够成为民事主体,再次充分论证自己民事主体认定标准的科学性。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指出民事主体设立的直接原因是为了给权利义务提供一个载体,而结果却使不同的民事主体起到了不同的权利义务分配工具的作用,这也许才是民事主体的本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民事主体的历史考察
  • 1.1 对西方大陆法国家民事主体的历史考察
  • 1.1.1 罗马法中民事主体的历史演变
  • 1.1.2 近代法德等国关于民事主体的法律规定
  • 1.2 国内法学界对民事主体的基本认识
  • 1.2.1 《民法通则》对民事主体的规定
  • 1.2.2 国内关于其他民事主体的争论
  • 第2章 目前民事主体认定标准的各种学说及评述
  • 2.1 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的民事主体认定标准
  • 2.2 对目前的民事主体认定标准的评述
  • 2.2.1 民事权利能力不能作为民事主体认定的标准
  • 2.2.2 意志的过分抽象性和不可捉摸性使其不可能成为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 2.2.3 独立承担责任和拥有财产并不是民事主体构成的必要因素
  • 第3章 民事主体的本质初探
  • 3.1 民事主体类型与权利义务分配方式的关系
  • 3.2 民事主体制度的本质分析
  • 3.2.1 民事主体的本质是类型化的权利义务分配工具
  • 3.2.2 各种疑难问题对上述民事主体本质理论的检验
  • 第4章 民事主体认定标准的个人分析
  • 4.1 民事主体必须具备权利义务分配的能力
  • 4.1.1 法学理论设立民事主体概念的目的
  • 4.1.2 民事主体必须具备分配权利义务的能力
  • 4.2 民事主体必须符合立法者的价值选择
  • 4.3 民事主体应当符合"交往便捷"的社会需求
  • 4.3.1 民事主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社会"需求"
  • 4.3.2 民事主体必须满足"交往便捷"的社会需求
  • 4.4 民事主体认定标准的综合分析
  • 第5章 动物和特定财产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能性
  • 5.1 动物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能性
  • 5.1.1 各国法律关于动物的规定
  • 5.1.2 动物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能性分析
  • 5.2 特定财产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能性
  • 5.2.1 财团法人简介
  • 5.2.2 财团法人成为民事主体的理论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喜闻——“生物人造心”动物试验成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02)
    • [2].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化-生物人”假设[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3].高山之下必有深谷——试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J]. 宁夏教育 2008(06)
    • [4].与社会化有关的几个概念[J]. 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 2011(06)
    • [5].养老:一个社会自主的生产性问题[J]. 社会福利 2010(10)
    • [6].社会化的理解与分析[J]. 科技视界 2012(29)
    • [7].现代校长应具有的六种教育观念[J].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 2008(03)
    • [8].X星的幸福生活[J]. 小读者之友 2018(06)
    • [9].“言传”和“身教”下话生物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35)
    • [10].声音[J]. 福建教育 2015(45)
    • [11].我国青少年基本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0(10)
    • [12].社区:孩子交往的第一课堂[J]. 父母必读 2013(11)
    • [13].教师幸福的源泉[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27)
    • [14].武沾清:为提升社会生命的质量而奋斗[J]. 辅导员 2011(18)
    • [15].近烟酒不深交[J]. 当代工人 2011(15)
    • [16].有趣的女尊男卑 一个生物人对女性主义的解读[J]. 科学家 2015(05)
    • [17].怎样才能把“天才”变成“庸才”[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08(02)
    • [18].谈青少年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化[J]. 吉林教育 2015(09)
    • [19].中学生如何优质高效地生活学习[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03)
    • [20].干细胞形成“生物人造心”实验成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02)
    • [21].试论人格的产生历程及法律保护——兼议人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三者关系[J]. 法制与社会 2009(18)
    • [22].把天才变成庸才的几种简单方法[J]. 教师博览 2008(05)
    • [23].从人格尊严到人格要素——对人格权利构建的思考[J]. 研究生法学 2015(03)
    • [24].合作成长 共筑未来[J]. 考试周刊 2018(94)
    • [25].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姚明现象[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02)
    • [26].机器人能否替代亲密爱人[J]. 百科知识 2020(08)
    • [27].这一回“,望梅止渴”惹了祸[J]. 当代教育家 2019(02)
    • [28].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思想[J]. 才智 2016(30)
    • [29].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模仿”[J]. 新教师 2015(08)
    • [30].人格的基本内涵探索——沿着人格概念的发展路径[J]. 经济师 2017(09)

    标签:;  ;  ;  

    民事主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