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丽娟(溧阳市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300)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灵活性。因此,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一、拓展资源,创设生成
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与社会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尽量把报刊、影视、广播、网络、自然风情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入教学,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验,以促进新知识的生成。如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点击“世界资源网”。世界上丰富多样的资源状况令学生大开眼界,而现存的种种浪费、污染现象又令他们忧心忡忡,十大公害事件更令他们义愤填膺……学生课堂上的即时激情促使我又布置了一项课后调查工作:家里每月的用水量、邻居家的用水状况、学校每月用水量及浪费现象、社会用水浪费现象……通过调查学生发现原来就在自己身边竟然存在着这么多浪费、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思想上受到了极大震动。于是课后他们自发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这样,一节生动的语文课,配合一次有意义的环保活动,成为学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二、利用错误,推动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新课标提倡多元解读文本,提倡阅读个性化。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水平、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见解、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差异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这些差异中,同样存在着错误信息。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通过各种方法,让内蕴于学生思维中的错误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探讨纠正,进行正确导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认识的提高。
比如教学《山谷的谜底》一文,在结束时,让学生联系历史事件或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心句“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自下而上和更好的发展”的理解。学生经过思考,想到“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有学生联想到俗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富有创见的体会都极为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意义。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了“独特”见解:既然要退一步,学会弯曲,为什么革命时期那么多的烈士不先弯曲,而要与敌人抗争,自送性命呢?显然,这一理解有失偏颇,背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于是我引导学生针对这个观点集体讨论。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博思广议,认识到文中的“弯曲”并不是一味地投降服软,更不是人格的屈服,白尊的放弃,信念的背离,而是一种策略和智慧。就这样,通过一个巧妙的捕捉及错误资源的利用,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也由肤浅走向了深刻。
三、感悟生活,捕捉生成
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感悟的基础。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作重要的资源,巧妙引导,适时点拨,以激活生活积累,唤起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自我解读,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
比如教学古诗《早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我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经过思维的撞击之后,学生很快说出:赶集时,站在桥上看下面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等到走近时才发现原来人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而且很容易通过;远看群山郁郁葱葱,树木繁茂,似乎连一点空隙都没有,走近时却发现其实树木并不密集,甚至是比较稀疏……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诗句的意境,而且体会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四、弹性设计,把握生成
在传统教学中,那种以教师的单向灌输和主观臆断为基础的“刚性设计”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有悖于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旨。因而必须转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发现,充分关注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弹性没计”。从生成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弹性方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教学中,才能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也才能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只有缔造鲜活的真实生命,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灵性涌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