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温补脾肾、化瘀通络法对慢性肾衰失代偿期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患者,其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中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78mmol/L<Scr<442mmol/L)及中医血瘀、脾肾阳虚症辩证标准,甲状旁腺激素(PTH>70pg/dl)。依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对症处理(控制血压、纠正酸碱中毒、控制感染等)并采用温补脾肾化瘀通络为大法,给予口服中药。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做结果的判定。在实验前后做实验指标的测定,包括: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血肌酐、尿素氮。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变化。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相关检查的变化。结果:1、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2、在改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方面,治疗前相比较(P<0.05)。3、在纠正甲状旁腺激素(PTH)方面,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4、在纠正血钙(Ca)、血磷(P)方面,治疗前后相比较(P<0.05)结论:温补脾肾、化瘀通络法能降低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能对患者血钙、血磷进行调节,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中文摘要ABSTRACT前言文献综述1 慢性肾衰中医药研究进展1.1 慢性肾衰的命名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1.3 慢性肾衰竭的辩证分型1.4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2 慢性肾衰竭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西医研究进展2.1 西医对慢性肾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2.2 西医对慢性肾衰竭治疗的研究2.3 慢性肾衰竭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2.4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2.5 慢性肾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临床研究1 一般资料1.1 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2 病例选择标准2.1 西医诊断标准2.2 中医诊断标准2.3 纳入标准2.4 排出标准2.5 病例剔除及脱落3 疗效的判定3.1 西医疗效的判定标3.2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4 观察项目及方法4.1 观察方法4.2 疗效观察指标5 统计方法6 观察结果及分析6.1 中医主要症候改善情况6.2 中医症候总疗效比较6.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6.4 治疗前后血肌醉、血尿素氮的变化6.5 治疗前后血pTH、血钙、血磷讨论1 中医学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认识2 立法原则3 组方原则3.1 各药物的文献记载功用3.2 部分药物现代药理研究4 化瘀通络法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4.1 瘀血与慢性肾衰竭4.2 久病入络与慢性肾衰竭5 补益脾肾化瘀通络法对各指标的影响5.1 温补脾肾化瘀通络发对CRF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影响5.2 温补脾肾化瘀通络法对慢性肾衰竭SHPT的影响5.3 温补脾肾化瘀通络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治疗观察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甲状旁腺激素论文; 化瘀通络法论文; 慢性肾衰竭论文;
温补脾肾化瘀通络法对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PTH的影响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