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加速离子的机制研究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加速离子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超短超强激光技术的发展,利用激光轰击固体靶得到准单能的高能离子束在超高梯度加速器的小型化,质子束驱动核聚变,质子治癌以及作为传统加速器的注入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靶法线壳层电场加速机制(TNSA)是一个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描述激光轰击固体靶产生高能离子的加速机制,其理论基础是等离子体真空自由膨胀模型。但是目前没有一个合适的理论来描述在超短时间尺度具有非麦克斯韦分布的非准中性的等离子体膨胀,因而TNSA加速机制仍然很不清楚。本论文从流体力学方程组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对等离子体真空自由膨胀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论文发展了一维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膨胀的一般理论。在准中性假设下,将针对单一离子的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自由膨胀的特解拓展到多离子混合的特解及一般解,并且很好地解释了相关的实验结果。论文建立了一个描述由高能电子尾巴加速离子的半自相似解析模型,并给出了离子最大速度的解析表达式。结果显示高能电子尾巴导致的离子加速比中性条件下的离子加速更为有效。论文还建立了离散模型,在原有自相似解的基础上考虑了超热电子回流效应对离子加速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到了时间相关的等温等离子体膨胀的解析解。这些描述中性、非准中性等离子体以及时间相关的解析解都是一般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特解。论文进一步得到了二维非准中性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自由膨胀的自相似解。结果表明在目前的模型下等离子体的自生磁场对离子角分布的影响非常微弱。这个结论间接证明只依靠靶背加速并不会产生实验观察到的明显环状结构。在考虑超热电子回流效应以及三维效应对离子加速的影响下,论文建立了一个先等温后绝热的两相的解析模型来预测离子加速的最大能量,和相关实验结果吻合得非常好。基于此模型,论文进一步给出了激光加速离子的定标率。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果,论文对各个物理参量对激光加速离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一个微型锥形混合材料靶来优化离子加速的实验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 超强激光加速粒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激光加速电子的实验进展
  • 1.1.2 激光加速离子的实验进展
  • 1.2 激光加速离子的机制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研究重点与意义
  • 第2章 一维中性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自由膨胀
  • 2.1 中性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自由膨胀的自相似解
  • 2.1.1 从Vlasov方程求解电子分布函数
  • 2.1.2 形式理论解
  • 2.1.3 特解及其与实验的对应关系
  • 2.1.4 一般理论解
  • 2.2 离子前沿的直接求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维非中性等温等离子体真空半自相似膨胀
  • 3.1 由高能电子尾巴决定的等离子体膨胀的理论解
  • 3.1.1 基本方程组和前提假设
  • 3.1.2 离子的自相似解
  • 3.1.3 离子区域内电子的半自相似解
  • 3.1.4 离子前沿以外电子的半自相似解
  • 3.2 理论解的讨论及其和实验的联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电子回流效应的等温膨胀模型
  • 4.1 超热电子回流的离散模型
  • 4.1.1 电子回流效应的物理描述
  • 4.1.2 离散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4.2 超热电子回流的连续模型
  • 4.2.1 含时的解析模型
  • 4.2.2 理论和实验的对比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维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膨胀的一般理论
  • 5.1 等温等离子体膨胀的一般理论解
  • p为ξ的零次多项式时的解'>5.2 当Lp为ξ的零次多项式时的解
  • p 是ξ的一次多项式时的解'>5.3 当Lp是ξ的一次多项式时的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维非中性等温等离子体真空自相似膨胀
  • 6.1 二维模型实验背景
  • 6.2 二维理论模型的建立
  • 6.2.1 基本假设与基本方程组
  • 6.2.2 自相似变换
  • 6.2.3 离子区域的解
  • 6.2.4 离子前沿之外的解
  • 6.2.5 离子前沿的求解及相应物理边界条件的讨论
  • 6.2.6 离子最大速度和其对相关物理参量的依赖关系
  • 6.3 自生磁场对角分布的影响
  • 6.3.1 理论结果
  • 6.3.2 理论与实验的对比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时间相关的两相模型以及离子加速的定标率
  • 7.1 两相解析模型
  • 7.1.1 等温膨胀过程
  • 7.1.2 绝热膨胀过程
  • θ,3-D = 1时简化的两相模型'>7.1.3 当Fθ,3-D = 1时简化的两相模型
  • 7.1.4 模型的求解以及和实验的比较
  • 7.2 定标率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果与讨论
  • 8.1.1 各个物理参量对离子最大能量的影响
  • 8.1.2 理论对实验优化的指导
  • 8.1.3 主要理论模型与结果
  • 8.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X射线烧蚀泡沫-固体靶增压机理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04)
    • [2].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所致硬X射线的辐射安全初步研究[J]. 辐射防护 2013(02)
    • [3].强激光与固体靶作用产生的表面电子加速和辐射研究[J]. 物理学报 2008(12)
    • [4].超强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背表面的渡越辐射[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9(08)
    • [5].固体靶PET核素碘-124的制备、质控及甲状腺分子显像[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2)
    • [6].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所致X射线剂量实验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10)
    • [7].超强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背表面的光辐射[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S3)
    • [8].电沉积法制备加速器生产~(68)Ge用镓镍固体靶[J]. 同位素 2014(01)
    • [9].强场物理中自生磁场的实验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1(02)
    • [10].激光辐照固体靶产生等离子体反冲研究[J]. 物理学报 2016(08)
    • [11].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模拟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11)
    • [12].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γ射线发射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12(01)
    • [13].电沉积法制备加速器生产~(68)Ge用镓镍固体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00)
    • [14].超热电子的产生与输运背向辐射的实验研究[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 [15].超热电子的产生与输运背向辐射的实验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9(06)
    • [16].激光与固体靶面烧蚀等离子体的能量耦合计算[J]. 高压物理学报 2008(02)
    • [17].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输运的实验研究[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8(04)
    • [18].利用轫致辐射谱回推超热电子温度[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01)
    • [19].双荧光层靶Kα线强度比诊断靶内超热电子温度[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05)
    • [20].飞秒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光辐射时间特性的实验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09)
    • [21].靶与光斑尺寸对激光冲量影响的数值模拟[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05)
    • [22].强激光打固体靶所致硬X射线屏蔽模拟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07)
    • [23].中低能H~+,He~(2+)在Si,Fe,Au固体靶中核能损的计算[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4].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输运特性[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8(03)
    • [25].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相对论正电子的模拟计算[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6].超热电子产生Kα辐射的参数影响[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04)
    • [27].纳秒激光烧蚀固体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外加横向磁场中膨胀时的温度和密度参数演化[J]. 物理学报 2015(12)
    • [28].飞秒激光烧蚀固体靶的冲击压强[J]. 物理学报 2013(17)
    • [29].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所致硬X射线剂量和能谱的实验测量[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04)
    • [30].X射线产生截面的研究现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10)

    标签:;  ;  ;  ;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加速离子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