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论文题目: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冯久田

导师: 李海婴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工业共生

文献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后,借助高科技的力量,不但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社会财富,而且不断地征服着自然、改造着自然。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来自自然的种种威胁。人口爆炸似的增长、能源的枯竭、水资源的匮乏,废弃物的污染等等,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耕地的减少、生物的灭绝以及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困于自身过度发展的恶果。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存危机的巨人矛盾,人类必须做出清醒的抉择。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的提出,正是对难以为继的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生态工业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人们对于该种模式的认识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运行方面都还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的研究和运行机理的分析,寻求到生态工业系统的集成途经,探索到生态工业系统的分析方法,从而找到支撑系统的构件和要素,为指导实际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拟定了全文分析框架并确定了研究目标与内容,并阐明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主要围绕着理论的回顾和评述而展开。该章首先对环境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回顾;接着对生态经济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接下来深入分析了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 第三章首先对工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思想。在对生态工业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阐述后又进一步剖析了生态工业的内涵和本质并最后提出了生念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第四章内容围绕生态工业的模式的发展而进行的。首先介绍工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传统的单向性丌放模式,其次对演进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进行了沦述,接着分析了工业发展的新模式即生态工业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生态工业的资源利用化模式,并在最后提出了生态工业的工业生态化模式。 第五章首先分析了生态工业系统对环境的开拓适应和系统内部的成员相互竞争、共生的机理;其次,用控制论的观点和协同论的观点论述了系统的反馈和协同机理:再次,运用自组织的理沦阐述了系统的循环再生和元素多样性的规律;最后,对于系统的生态发育和对风险的规避机理进行了剖析。 第六章主要运用集成的方法对系统各组成要素进行研究。首先,对生态工业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背景分析

1.1.2 研究目的和科学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回顾与评述

2.1 环境经济理论研究

2.1.1 环境经济理论的产生及其涵义

2.1.2 环境经济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畴

2.2 生态经济理论研究

2.2.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及其内涵

2.2.2 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及其研究范畴

2.3 绿色经济的理论研究

2.3.1 绿色经济的兴起

2.3.2 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规律

2.3.3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机制的建立

2.4 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

2.4.1 循环经济的产生

2.4.2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原则

2.4.3 循环经济的研究范畴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基本范畴

3.1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历史演变

3.1.1 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变

3.1.2 循环经济的思想演变

3.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目标与原则

3.2.1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目标

3.2.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原则

3.3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内涵与本质

3.3.1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内涵

3.3.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本质

3.3.3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3.4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环境与条件

3.4.1 实现生态工业化的条件

3.4.2 提供适宜发展的环境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模式

4.1 传统的单向性开放模式

4.2 演进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4.2.1 以“末端控制”为主的环境治理模式

4.2.2 末端治理模式的局限

4.3 生态工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4.4 生态工业的资源利用化模式

4.4.1 生态工业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4.4.2 生态工业资源利用生态化

4.4.3 生态工业资源利用生态化的模式

4.4.4 生态工业资源利用生态化的发展方向

4.5 生态工业的工业生态化模式

4.5.1 生态工业的工业生态化的特点

4.5.2 生态工业的工业生态化的方法

4.5.3 生态工业的工业生态化的形式

4.5.4 推动生态工业资源利用生态化的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运行机理

5.1 开拓适应与竞争共生机理

5.1.1 开拓适应机理

5.1.2 竞争共生机理

5.2 连锁反馈与乘补协同机理

5.2.1 连锁反馈

5.2.2 乘补协同

5.3 生态发育与循环再生机理

5.3.1 生态发育

5.3.2 循环再生

5.4 多样性主导与最小风险机理

5.4.1 最小风险机理

5.4.2 多样性主导性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系统集成研究

6.1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物质集成

6.1.1 企业清洁生产的推行

6.1.2 企业间物质交换网络的建立

6.1.3 社会共生系统的推行

6.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水集成

6.2.1 企业节水工艺的采用

6.2.2 综合规划区域的水系统(系统环节)

6.3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能量集成

6.3.1 减少能耗

6.3.2 合理用能

6.3.3 再生能源的使用

6.4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信息集成

6.4.1 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相结合

6.4.2 系统内的信息网络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系统分析方法

7.1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代谢分析方法

7.1.1 工业代谢分析方法

7.1.2 工业代谢的度量

7.1.3 工业代谢分析的基本内容

7.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能量分析方法

7.2.1 量质分析

7.2.2 余热利用情况分析

7.2.3 清洁能源利用情况分析

7.3 生态工业系统的共生分析

7.3.1 工业共生的内涵

7.3.2 工业共生分析的主要内容

7.4 生态工业系统的柔性分析

7.4.1 柔性分析的必要性

7.4.2 仓储柔性

7.4.3 价格柔性

7.4.4 其他方面的柔性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系统支撑体系

8.1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路径依赖

8.1.1 路径依赖的形成原因

8.1.2 构建生态工业的支撑体系

8.2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技术体系

8.2.1 绿色化学的技术构建

8.2.2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8.2.3 建立优化产业的共生网络

8.3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管理体系

8.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8.3.2 绿色管理

8.3.3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8.3.4 加强生态工业与外界的联系与合作

8.4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法制体系

8.4.1 技术实施的法制基础

8.4.2 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基础

8.4.3 政府作用的法律基础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实证分析

9.1 目标企业的背景介绍

9.1.1 自然资源、社会和环境的状况

9.1.2 鲁北生态工业系统的组成

9.2 目标企业的现状分析

9.2.1 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PSC)生态产业链

9.2.2 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链

9.2.3 盐碱电产业链

9.3 目标企业绩效评价

9.3.1 元素代谢与物质循环

9.3.2 工业共生

9.3.3 柔性

9.3.4 能量系统

9.3.5 水系统

9.3.6 关键链结技术

9.3.7 与自然生态的协调

9.3.8 信息系统

9.3.9 演变进化

9.4 目标企业调控对策

9.4.1 攻关方向

9.4.2 现有产业链提升

9.4.3 新辟产业链建设煤化工产业链

9.5 目标企业发展的启示

9.5.1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9.5.2 更新理念,科学规划

9.5.3 技术创新,科技为本

9.5.4 资源共享,统一管理

9.5.5 政策保障,多方支持

9.5.6 共生耦合、产业延伸

9.5.7 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9.5.8 物质循环,高效利用

9.5.9 能量集成,梯级利用

9.5.10 信息集成,面向国际

本章小结

第10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0.1 全文总结

10.1.1 全文主要内容

10.1.2 主要创新点

10.2 全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和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11

参考文献

  • [1].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 曹旭.辽宁大学2011
  • [2].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D]. 王泽宇.辽宁师范大学2009
  • [3].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 朱明峰.合肥工业大学2005
  • [4].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臧漫丹.同济大学2006
  • [5].循环经济引论[D]. 孙育红.吉林大学2006
  • [6].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姜国刚.东北林业大学2006
  • [7].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研究[D]. 孙承廷.大连理工大学2006
  • [8].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解析[D]. 陈彬.东北大学2006
  • [9].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李杨.中国海洋大学2006
  • [10].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D]. 李勇.河海大学2006

标签:;  ;  ;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