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聚合物驱油是三次采油中应用于油田的一项新技术,可视化实验验证:其可大大提高原油采收率。残余油膜在自身的内聚力、岩石对其的附着力以及油膜与驱替液两相的界面自由能的共同作用下以不同的形状分布着。聚合物依靠其较高的黏弹性,使这些残余油在聚合物溶液的拉拽和界面张力共同作用下,在残余油的上游端使之逐渐减薄、剥离,在下游端表面形成分散油滴,被聚合物溶液带走,之后残余油逐渐聚集重复此过程。本文选用Oldroyd-Maxwell上随体本构方程建立了黏弹性流体在微观孔隙空间流动的流动方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olyflow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给出本模型适合的边界条件;得到了流场的速度分布,应力分布;分析了松弛时间、油膜大小、流道宽度对速度、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了作用于残余油膜表面上的法向应力、切向应力。结果表明:驱替液的弹性越大,流场速度的极值越小;作用在残余油表面上的法向应力、切向应力与驱替液的黏弹性有关,驱替液的弹性越大,残余油所受的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也越大,不对称性越严重;聚驱条件下残余油的受力要大于水驱条件下的受力;残余油油膜上游受压,下游受拉,其作用结果是使残余油膜的前进接触角变得更大,后退接触角变得更小,即产生更大的变形,从而更有利于残余油的启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表面活性剂降低残余油微观机理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09)
- [2].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对残余油滴变形的影响[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22)
- [3].回收浆在近红外区的散射性能及其对残余油墨测量的影响[J]. 造纸化学品 2012(04)
- [4].微孔道中残余油膜受力与变形的数值计算[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2)
- [5].储层残余油生物气化技术现状与展望[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01)
- [6].纳米乳液启动典型残余油的模式和机理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04)
- [7].不同润湿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对残余油的作用[J]. 新疆石油地质 2012(03)
- [8].复合体系启动水驱残余油微观实验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2(05)
- [9].聚合物溶液作用于残余油膜上的力学分析[J]. 新疆石油地质 2010(05)
- [10].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及其特点分析[J]. 中国造纸学报 2008(04)
- [11].聚合物驱替簇状残余油效果的影响因素[J]. 油田化学 2018(02)
- [12].早期注聚油藏残余油类型及影响因素实验[J]. 石油钻采工艺 2018(04)
- [13].微孔道残余油膜的驱替机理[J]. 新疆石油地质 2019(04)
- [14].微孔道聚合物溶液驱替残余油变形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2)
- [15].Oldroyd-B流体在孔隙壁面残余油上的作用力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08)
- [16].水驱残余油大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 2016(12)
- [17].表面活性剂启动喉道残余油微观机理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4)
- [18].亲水多孔介质残余油滴的微观运移机理[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5(01)
- [19].海上溢油事故残余油量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9(01)
- [20].浅析砂岩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新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9)
- [21].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微观驱油机理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16)
- [22].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的定量颗粒荧光响应[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11)
- [23].采油工程中节约挖潜技术探索[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1)
- [24].探究无碱超低界面张力下二元复合体系对水驱残余油采收率的影响[J]. 化工管理 2019(09)
- [25].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J]. 石油学报 2011(05)
- [26].碳酸盐岩残余油录井识别——以埕古16井为例[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23)
- [27].亲油多孔介质残余油膜的微观运移机理[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4(01)
- [28].水敏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9(07)
- [29].乳化作用对水驱后残余油膜效果的实验与评价[J]. 新疆石油地质 2014(01)
- [30].三元复合体系界面黏弹性对残余油乳化作用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