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

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

论文摘要

合同相对性原则作为古典契约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然而,随着贸易的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发达,合同关系日益复杂,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不断受到冲击。作为合同相对性原则被突破的一个例证——第三人利益合同的出现决非偶然,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理论研究日益成为热点。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确立第三人利益合同相反,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第三人利益合同,理论上也研究甚少。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价值分析、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把握住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真正内涵,挖掘出第三人利益合同背后的理论基础,为构建我国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提出设想,以期对我国将来修改《合同法》或制定民法典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由引言和六个部分组成,共三万余字。第一部分分析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及特征,将其与相关概念逐一加以区别。首先,文章具体阐述了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以下法律特征: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债权人债务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之合同;第三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第三人依照合同的规定,直接独立地取得合同权利;第三人通常只享有权利;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订立,事先无须通知或征得第三人的同意。然后,笔者将第三人利益合同分别与美国法中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德国法中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以及债权让与等相关概念(制度)进行了比较,以期能够对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作出准确的界定。第二部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存在的根据及价值。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点内容:合同相对性原则之理念、第三人利益合同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价值基础、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价值及功能。首先,在合同相对性原则之理念中,笔者研究了相对性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指出合同相对性是合同法规则和制度的基础,在整个合同法理论乃至私法理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次,在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价值基础中,笔者介绍了承认第三人利益合同合理存在的五种学说:转移说、代理说、无因管理说、承诺说、权利直接发生说。笔者认为,如果仅从法学理论本身来分析,不能从根本上揭示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相对性突破的根源,应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第三人利益合同存在的必要性。人们不应把法律看作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而应将其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法律对社会的作用应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证实和检验,传统法系的封闭概念必须被打破。最后,作者分析了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价值及功能。第三部分为比较法上的考察。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分别论述了英、美、法、德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定,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的历史沿革和现状作出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这些国家第三人利益合同法律制度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与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也显得格格不入。第四部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构造及成立要件。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关系。补偿关系与对价关系是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两个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原因关系,但二者对第三人利益合同起着不同作用。其中,补偿关系对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成立起着决定性作用。关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成立要件,笔者主要论述三点内容:债权人与债务人须有效成立合同;须以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直接取得债权为内容;第三人须确定。第五部分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该部分阐述了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及第三人均产生不同于一般合同的特殊效力。第三人的权利直接来源于合同规定,其享有履行合同的请求权及相关的赔偿请求权;债权人有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给付的权利及相关的赔偿请求权;债务人对第三人负有给付义务,也可用基于合同所产生的一切抗辩来对抗第三人。由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涉及第三人,故其解除的法律后果也有独特之处。最后,文章对我国关于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合同法第64条不是对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一般规则的规定,我国法律对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规定散见于《合同法》及一些特别法,但由于缺少一般性规则,导致在具体法律没有规定时,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完善我国的第三人利益合同法律规范势在必行。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参考国外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第三人利益合同概述
  • 一、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分析
  • 二、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特征
  • 三、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二部分 第三人利益合同存在的根据及价值
  • 一、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 二、第三人利益合同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理由
  • 三、第三人利益合同的价值
  • 第三部分 比较法的考察
  • 一、英国法
  • 二、美国法
  • 三、法国法
  • 四、德国法
  • 五、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
  • 第四部分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构造及成立要件
  • 一、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的法律关系
  • 二、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成立要件
  • 第五部分 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效力
  • 一、对第三人的效力
  • 二、对债权人的效力
  • 三、对债务人的效力
  • 四、第三人利益合同的解除
  • 第六部分 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立法构建之探讨
  • 一、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立法现状
  • 二、构建我国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01)
    • [2].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应受法律和协议限制[J]. 法人 2020(01)
    • [3].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外部补充与内部缓和[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山西青年 2016(14)
    • [5].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规定[J]. 产权导刊 2013(12)
    • [6].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困惑与突破[J]. 大家 2011(23)
    • [7].论合同相对性原则效力的扩张[J]. 法制与社会 2015(34)
    • [8].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的原因、内涵与价值[J]. 河北法学 2013(07)
    • [9].合同相对性原则例外的理论基础及形态[J]. 价值工程 2012(08)
    • [10].房闹事件中的合同相对性原则[J]. 民族论坛 2012(10)
    • [11].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问题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1)
    • [12].浅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扩张[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07)
    • [13].浅析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2)
    • [14].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理论根源与发展沿革[J]. 企业导报 2010(09)
    • [15].试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法制与社会 2009(29)
    • [16].以我国合同法为主对合同相对性原则例外的动态评析[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17].论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突破[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18].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法制与社会 2014(05)
    • [19].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0(01)
    • [20].论合同的相对性及其突破[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 [21].论国际海运立法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清华法学 2012(01)
    • [22].论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J]. 法制与社会 2013(04)
    • [23].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现代发展——论合同涉他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 [24].浅析我国合同法上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从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谈起[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
    • [25].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27)
    • [26].合同相对性及其突破[J]. 同行 2016(14)
    • [27].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法律规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4)
    • [28].合同相对性原则探析[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01)
    • [29].对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再认识——兼及对《德国民法典》第359条之借鉴[J]. 法学论坛 2012(01)
    • [30].试论法释[2004]14号司法解释有关实际施工人规定的修改与完善(下)[J]. 建筑 2018(12)

    标签:;  ;  ;  ;  ;  

    第三人利益合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