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典文本教学的“唤起”策略

浅析古典文本教学的“唤起”策略

刘义运

摘要:本文针对古典文本教学的教学困境,提出唤起感知是学生发生认知的第一步,忽略了学生在面对文本时最为直接的感受、最为直观的感知,而大谈、空谈如何进入文本与深层分析,甚至在此基础上提炼所谓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艺术风格等等,是不切实际的做法。本文通过寻找古今的契合点;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古今对比法这三个角度对古典文本进行了“唤起”,以期使得学生顺利进入文本,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古典文本;教学;“唤起”策略

关于古典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前人的论述已经很多。然而,这些方法或策略是否奏效,都有赖于学生对文本是否有了一定的认知,或至少是是否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感知。其实,唤起感知是学生发生认知的第一步。所以,忽略了学生在面对文本时最为直接的感受、最为直观的感知,而大谈、空谈如何进入文本与深层分析,甚至在此基础上提炼所谓的思想感情、写作特点、艺术风格等等,犹如镜中花、水中月,看得到、抓不着,更何况是语言的运用呢?

不过,并不是每个学生面对文本都会有“感知”,尤其在面对古典文本(如文言文、古典诗词曲等),学生对于上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汉语显然是感到陌生的。其用法、句式、情景等迥异都会影响当代人阅读时的理解。学生在初步感知时难免会有隔阂,有时甚至觉得古人说话方式、行为思想莫名其妙,荒唐怪诞。而当学生“失感”时,语文教师的作用就尤其重要。假若学生在感性层面体会不深,一味地专注于深刻理性分析,对学生来讲,仍只是形而上学的“空中楼阁”。学生在心灵上没有受到触动,而硬生生地去接受教师“强加”的理论与分析,难以“南辕北辙”,造成“教师台上如痴如醉,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境。

在此,笔者就自己在实践中的几个教学案例,辅之以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实例,具体讨论几种唤起学生对文本“遥远”的感知的策略。

一、寻找古今的契合点

譬如老舍的《想北平》,这篇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北平深入骨髓的爱却又“说不出”的爱,这种“爱到深处是无言”是难以言传的。为了使学生能“感同身受”,在导入时笔者特意先让他们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让你写“想中山”,你打算怎么写?学生当场就会感到无从下手,为什么?其一,对这个地方太熟悉了,无论从何写起都不能,其二,感情太深,不知如何说起,这又与文中不断出现的“说不出来”相互映照,更能理解这种中国男人式的抒情方式。

又如,上柳永的《蝶恋花》时,这种方式更体现得尽善尽美。在导入时,笔者不断追问学生:你说说你有多烦?你只会讲“好烦、烦死了、烦得要命、很烦很烦、最近比较烦比较烦”,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啥?说不出来吧。我们今天来看看风流才子柳永是怎么样说“愁”的。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

以《陈情表》为例,此文的一大特点是“悲恻动人”,述情时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假若这样讲,学生依然对这种语言艺术云里雾里。所以,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笔者注意到日常学生写得最多的请假理由,于是就问“假如你要写一个月的请假条给班主任,你打算怎么写,才能让她批准你”。许多学生当堂大叫“不可能啊!老师”。笔者故意吊胃口:“今天我们有这么一篇文章可以作大家日后写作的范本”。学生的兴致与注意力一下子提了上来。在具体分析时,笔者注意用生活化的语言营造了一个通俗化的情景。李密写得这么动人,无非运用了以下几招:

其一,“博同情”,一上来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可怜的身世,并每况愈下,越来越可怜,越来越惨烈,“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其二,“拍马屁”,文中不断提及感激皇上的知遇之恩,还用了一些恭敬的词“圣朝”“清化”等等,间接恭维皇帝。其三,贬低自己以抬高皇上的尊贵,“猥以微贱”、“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愚诚”、“微志”等词;最后写到孝义才真情流露,把孝义放在了功名之上“不矜名节”等。

三、古今对比法

例如写古人与今人抒发愁绪用的恰好是相似的文学表现方式。古人写“愁”的重量,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的数量;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愁”的长度。然而,这些显然是将无形的、抽象的“愁”化为有形而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这是一种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的写法。这种文学表现手法到了当代语境中,又有了一番新的演绎。比如,目前网络流行的“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寂寞”是无形抽象的,怎么能“抽”呢。对比之下,学生豁然开朗。因此,生活即语文,只有这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陌生感才会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渐渐消失。

以上几种方法,论述了进入文本时唤起学生感知的策略。但笔者并非有意忽略深层次的文本分析与细读。而唤起学生对古典文本遥远的感知,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去,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以及营造更为丰富的课堂趣味,形成良好的师生文本互动的通道,并且使“尘封”已久的古典文本能够散发出现代气息,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的“木乃伊”。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高中

邮政编码:528400

标签:;  ;  ;  

浅析古典文本教学的“唤起”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