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铜山县魏集中学柴书芹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非常重要。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巧妙利用好情感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学中求乐、学中求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引起师生间的思维共鸣,其教学效果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情动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常常看到一名优秀并有威望的数学教师的思想品质、教学形象、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内容给他的学生往往留下非常深刻的痕迹,不仅能熏陶学生优良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而且还会促成学生学业上的造就。这种言传身教的“遗传因素”会在他的学生的身上得到延续和回报。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非常注意自我的思想品质修养,并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良好的表率。次之,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能胸有成竹地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教学中善于与人处、与人为善,学生为教师的和蔼而严肃的态度所感染,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二、运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运用情感的动力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渗透德育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中反映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不时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勾股定理、赵州桥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祖冲之、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能够唤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通过数学史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大大开阔学生的胸怀眼界,让他们感到学数学是无穷尽的,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到做人的道理,乃至能探究世界、宇宙的奥秘。

四、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探索,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寓学法训练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学科间的综合能力,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五、运用情感的强化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谓强化一般是指影响有机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某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前者以它的呈现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奖励、表扬相联系;后者则以其排除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处罚、批评相联系。盖杰和伯纳在“教学心理学”中指出:“对教师来讲,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扬按随着某种行为的频率增加”。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挫伤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要从事物发展积极面入手,教师要对学生取得点滴的进步,特别是大多数同学老师均以为差的学生给予热情的鼓励,及时的肯定表扬,换取了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情上的融洽。从而,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标签:;  ;  ;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