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

论文摘要

艺术中的律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美学课题。本文以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为例,研究设计艺术的物态形式规律、思维心理以及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以设计艺术这个角度来延伸到艺术中“动”的规律以及与人的审美心理的对应关系。本文对其作整体性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借鉴视觉思维的理论,探寻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根源;从视觉形式与情感、思维和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透视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动感”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古代设计艺术形式与心理、思维、文化的关系。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透视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动感”的“生动性”与“辨证性”,体现融古铸今的设计艺术发展观。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动感形式的基本规律,为现代设计艺术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以专题研究为主,按章节目体例对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展开论述。在写作过程中基本遵循概念内涵诠释——规律剖析——思维与心理解析——文化意蕴分析的层层深入的路线和框架,逐一阐述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问题。全文共分序言、四个章节和结语等基本内容。首先是序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对象范围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归类,简要概括本选题的研究框架和内容,研究方法和特色。这是本文研究的铺垫。第一章,体现造化与生意的“视觉命题”——“动感”之诠释。包括:“动感”及相关概念的阐释;“动感”的构成要素;“动感”的存在基础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提出命题,分析命题的存在条件和内在价值。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鲜活多姿的“视觉语言”——“动感”之形式规律。包括:韵律与变化——造“形”的动感;五彩彰施与情思——缋“色”的动感;“力”、“气”与“幻象”——取“势”的动感;物我交融、情景契合——入“境”的动感等内容。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动感”视觉形式规律进行剖析,为正确理解“动感”提供开启的钥匙。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第三章,情动于中的“视觉心理”——“动感”之思维与心理。包括:动态的造物意识与思维方法;情感与动感形式;设计制造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与交流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引起“动感”的思维与心理进行解析,说明形式“动感”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二。第四章,“视觉文化”的饕餮盛宴——“动感”之文化意蕴。包括:“动感”形式的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动感”形式与精神文化因素关系的分析与思考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透视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动感”的形式特征与社会背景、哲学观念以及精神气质等文化范畴的关系。这是本文研究的历史逻辑与学术价值归点。结语,是本文所论述问题的总结与提升。其主要目的是说明本文研究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问题,昭示、表明与证明了什么样的基本道理,以此表明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给予人们的有益启示。本文以“动感”作为切入点,作为连接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桥梁,将形式、心理、思维、文化结合起来纳入一个体系来认识艺术中的视觉现象。同时,当代中国的设计艺术也需要立足于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之上,这样,才能进一步开阔我们未来的设计发展之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状况分析
  • 四、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一章 体现造化与生意的“视觉命题”——“动感”之诠释
  • 第一节 “动感”及相关概念的阐释
  • 一、“动”与“感”的解析
  • 二、“动感”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动感”的构成要素
  • 一、客观时与空的统一
  • (一) 时间“延续”动感
  • (二) 空间“容纳”动感
  • 二、主观知与情的和谐
  • (一) 认知“触摸”动感
  • (二) 情感“体味”动感
  • 第三节 “动感”的生存条件
  • 一、生理之因:感官经验的认知与表达
  • (一) 生理中的“刺激-反应”
  • (二) 生理与心理的“呼应”
  • 二、生活之趣:审美心理的把握与追求
  • (一) “多变”引起兴趣
  • (二) 审美趣味的追求
  • 三、生命之本:哲学观念的认识与思考
  • (一) 对宇宙的辨证认识
  • (二) 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鲜活多姿的“视觉语言”——“动感”之形式规律
  • 第一节 韵律与变化——造“形”的动感
  • 一、设计元素的知觉与表情
  • (一) 疏密有秩:“点”在聚散中呈现位置
  • (二) 曲直之别:“线”在弯转中把握节奏
  • (三) 方圆规矩:“面”在轮廓中体现性格
  • 二、视觉秩序的和谐与韵律
  • (一) 平奇相生:在秩序中追求变化
  • (二) 人物对应:在功能中体现韵律
  • 第二节 五彩彰施与情思——缋“色”的动感
  • 一、动态的色彩观
  • (一) “五色”随“五行”动
  • (二) 色彩的“工”与“巧”
  • 二、色彩审美中的“动感”
  • (一) “形形色色”之间
  • (二) 色彩的感与情
  • 第三节 “力”、“气”与“幻象”——取“势”的动感
  • 一、“力”的势动与平衡
  • (一) 倾向性与环境场
  • (二) 顺势与逆势
  • 二、“气”、“势”的感知与升华
  • (一) 生命物态之根基
  • (二) 气质神态之精华
  • 第四节 虚实统一、情景契合——入“境”的动感
  • 一、动态时空的情境把握
  • (一) 视线的动态引导
  • (二) 人随物游的身临其境
  • 二、虚拟空间的精神建构
  • (一) 时空的错觉:虚实统一
  • (二) 精神的寄托:境生于象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情动于中的“视觉心理”——“动感”之思维与心理
  • 第一节 动态的造物意识与思维方法
  • 一、认知方式
  • (一) 实践中的经验思维
  • (二) 宏观流动的整体思维
  • 二、创作手法
  • (一) 意象思维的象征方式
  • (二) 形象思维的生动规律
  • 第二节 情感与动感形式
  • 一、情感本性的自发促使“动感”形式的发展
  • (一) 外在“生动”物态的触动
  • (二) 内在情感的真实表现
  • 二、情感的控制与平衡约束“动感”形式的狂放
  • (一) 情感的主观控制
  • (二) 情感的适度与平衡
  • 第三节 设计制造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与交流
  • 一、设计制造者以物写意
  • (一) 主观能动的物质创造
  • (二) 愉悦合意的精神创造
  • 二、接受者由客到主
  • (一) 信息的有效接受
  • (二) 情感的积极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觉文化”的饕餮盛宴——“动感”之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动感”形式的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
  • 一、“动感”形式的历史进程
  • 二、“动感”形式文化历程的特点总结
  • (一) 古往今来纵向的波浪式动态进程
  • (二) 时代横向比较中的多样化状貌
  • 第二节 “动感”形式与精神文化因素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 一、“动感”形式与哲学观念
  • (一) 仰观俯察:观照方式的游动
  • (二) 寻求秩序:规则中的律动
  • (三)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转动
  • (四) 神幻气质:浪漫精神的飞动
  • (五) 静观万象:“虚静”以示动
  • 二、“动感”形式与艺术精神
  • (一) 以动显神:乐舞精神的凸现
  • (二) 动静统一:以和为贵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论著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动感飞行影院运行维护的思考[J]. 现代电影技术 2019(03)
    • [2].最小自我中的施动感[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5)
    • [3].超动感[J]. 美术教育研究 2016(22)
    • [4].自然丰乳,尽在“动感隆胸”——记陈育哲教授动感隆胸团队[J]. 中国美容医学 2016(11)
    • [5].让鲜活形象跳跃纸上——漫谈动感在新闻作品中的作用[J]. 采写编 2016(04)
    • [6].妈妈是超人,棒到飞起来——傅首尔在《奇葩说》上的动感演讲[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20(03)
    • [7].2019沈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报道 赛场风云榜之动感魅力[J]. 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 2020(01)
    • [8].自主互助式动感课堂的应用和实施[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03)
    • [9].动感课堂 我心飞翔[J]. 新智慧 2019(16)
    • [10].建立“动感”课堂,感受动感音乐艺术[J]. 教育艺术 2018(02)
    • [11].动感中队[J]. 少先队活动 2018(04)
    • [12].浅析如何在雕塑中融入动感[J]. 天工 2018(03)
    • [13].充满动感的衍纸画,真漂亮![J]. 快乐作文 2018(Z8)
    • [14].“动感中队”创建在行动![J]. 少先队小干部 2017(17)
    • [15].找寻儿童数学,打造动感课堂(二)[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02)
    • [16].全媒体动感乐园[J]. 小学科技 2015(Z1)
    • [17].动感瞬间[J]. 科学之友(上旬) 2013(01)
    • [18].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5)
    • [19].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4)
    • [20].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6)
    • [21].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10)
    • [22].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8)
    • [23].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9)
    • [24].动感哈漫族[J]. 童话世界(A版) 2009(01)
    • [25].动感哈漫族[J]. 童话世界(A版) 2009(02)
    • [26].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1)
    • [27].走进二月,在运动中恣肆[J]. 风景名胜 2009(02)
    • [28].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2)
    • [29].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09(03)
    • [30].动感QQ贴[J]. 快乐阅读 2010(03)

    标签:;  ;  ;  ;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中的“动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