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及其它几种葫芦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初步研究

黄瓜及其它几种葫芦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从北京郊区及附近地区的海淀、通州、大兴、河北廊坊等地的蔬菜基地,采集生长于露地和温室、普通生产基地和有机生产基地、栽培和自生等不同环境下的黄瓜及其它常见葫芦科蔬菜的植株样本,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对获得的具代表性的228株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rDNA ITS区域及18S部分区域的序列分析,共鉴定出13属真菌。其中黄瓜的内生真菌包括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尖孢镰刀菌)、Chaetomium globosumKunze(球毛壳菌)、Epicoccum nigrum Link(黑附球菌)、Myrothecium roridum Tode(露湿漆斑菌)、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Rifai(长枝木霉)、Trichoderma reesei Simmons(里氏木霉)、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链格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en.)de Vries(枝状枝孢)、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 Dierckx(短密青霉)、Aspergillus ochraceusWilh.(棕曲霉)等11属20种,Fusarium oxysporum为优势种,占45.7%。甜瓜和丝瓜的优势种与黄瓜中的一样为Fusarium oxysporum,西瓜的优势种为Colletotrichum sp.(刺盘孢),南瓜和葫芦的优势种为Alternaria alternata。在研究过的样品中,Chaetomium globosum和Epicoccum nigrum只在黄瓜上发现,Exserohilum rostratum(Dreehsler)K.J.Leonard&Suggs(嘴突突脐蠕孢)只在西瓜和丝瓜中发现,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弯孢)、Curvularia interseminata(Berk.&Ravenel)J.C.Gilman(间型弯孢)、Rhizoctonia sp.(丝核菌)分别只在南瓜、丝瓜和甜瓜中发现。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和Myrothecium roridum被首次作为内生菌报道,Epicoccumnigrum作为葫芦科植物内生菌也是首次报道。统计结果表明,露地栽培黄瓜中的内生真菌种类多于温室中的黄瓜,有机蔬菜基地黄瓜中的内生真菌种类多于普通蔬菜基地中的黄瓜。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以上部茎中最高,其次是根部和下部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1株尖孢镰刀菌对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 Bary)表现较好的拮抗作用,1株长枝木霉对黄瓜多种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好拮抗作用,还有一些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cumerinumOwen.)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接种试验表明,由黄瓜植株分离得到的83.5%的内生尖孢镰刀菌菌株对黄瓜无致病性。接种再分离试验发现,尖孢镰刀菌可以在黄瓜的根、茎等部位定植,并表现一定优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黄瓜和部分其它瓜类内生真菌概况,对其生物学功能及其相互间及与植物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为瓜类内生真菌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人类对植物内生真菌的认识
  • 1.1.1 概念及分布研究
  • 1.1.2 开发及应用研究
  • 1.1.3 存在问题
  •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 1.2.1 内生真菌资源及生物学研究
  • 1.2.2 植物内生微生态研究
  • 1.2.3 植物-内生真菌相互作用研究
  • 1.3 植物内生真菌的农业应用研究
  • 1.3.1 促生作用研究
  • 1.3.2 抑菌活性研究
  • 1.3.3 抗虫作用研究
  • 1.3.4 内生非致病真菌的应用研究
  • 1.3.5 其它活性研究
  • 1.4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方法
  • 1.4.1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 1.4.2 内生真菌形态鉴定
  • 1.4.3 内生真菌分子鉴定
  • 1.5 黄瓜及葫芦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葫芦科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样品
  • 2.1.2 试验用品及仪器
  • 2.1.3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分离方法比较
  • 2.2.2 分离结果统计
  • 2.2.3 菌种鉴定
  • 2.3 讨论
  • 2.3.1 分离方法
  • 2.3.2 菌株纯化
  • 2.3.3 菌株鉴定
  • 2.3.4 西瓜内生真菌类群比较
  • 2.3.5 黄瓜内生真菌类群分析比较
  • 2.3.6 植物-内生真菌-环境的互作关系
  • 第三章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试菌株的抑菌谱的测定
  • 3.2.2 供试菌株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 3.2.3 供试菌株对黄瓜菌核病病菌的抑制
  • 3.2.4 供试菌株间的互作
  • 3.3 讨论
  • 3.3.1 抑菌谱的测定
  • 3.3.2 抑菌活性的比较
  • 3.3.3 植物内生真菌的回接方法
  • 3.3.4 尖孢镰刀菌致病性测定
  • 3.3.5 植物内生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蔬菜苦味或可被精准调节[J]. 农业知识 2017(08)
    • [2].葫芦科植物为何有苦味?[J]. 大自然 2017(02)
    • [3].苦瓜的营养功效[J]. 吉林蔬菜 2016(01)
    • [4].葫芦科植物未授粉子房培育单倍体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 2013(02)
    • [5].葫芦科未授粉子房培育单倍体研究进展[J]. 宁波农业科技 2013(04)
    • [6].4种葫芦科植物对酞酸酯的胁迫反应与吸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7].葫芦科植物嫁接罗汉果的综合效应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4)
    • [8].江苏省栝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瓜菜 2019(12)
    • [9].45S和5S rDNA序列在20种葫芦科植物染色体上的定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 [10].浙江葫芦科植物新资料[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1].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症状识别与监测方法[J]. 农业与技术 2015(08)
    • [12].科学家发现葫芦科植物新种[J]. 中国农村科技 2016(11)
    • [13].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生物学与分子检测鉴定[J].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4)
    • [14].葫芦科主要药用植物抑菌活性研究进展[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10)
    • [15].4种葫芦科植物病毒复合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J]. 植物检疫 2013(01)
    • [16].浅谈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防控[J]. 上海农业科技 2013(02)
    • [17].葫芦素的生态功能及其应用前景[J]. 生态学报 2010(03)
    • [18].罗汉果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S1)
    • [19].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9)
    • [20].菜篮子药店(之四)[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1(07)
    • [21].葫芦科植物叶黄酮成分分析及抗氧化能力研究[J]. 广西热带农业 2009(04)
    • [22].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J]. 新农业 2014(21)
    • [23].葫芦科植物通用DNA条形码的筛选[J]. 中草药 2011(07)
    • [24].guā蒌栽培技术[J]. 农家参谋 2010(08)
    • [25].大棚黄瓜种植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09)
    • [26].清热利湿说葫芦[J]. 科学养生 2013(10)
    • [27].浅谈瓜类果斑病的识别与防控[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4)
    • [28].黄瓜和黄瓜籽粉[J]. 中国有色建设 2015(01)
    • [29].封面照片[J]. 昆虫学报 2016(05)
    • [30].黄瓜栽培技术小议[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14)

    标签:;  ;  ;  ;  ;  

    黄瓜及其它几种葫芦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