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伤春主题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地位,从《诗经》中开始伤春主题便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伤春主题的起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对于伤春主题的流变,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也作了比较详尽的叙述。最初研究者仅将伤春悲秋作为一个主题,认为伤春悲秋都是同一个概念,本文在讨论伤春主题的起因之时,对此做了一些推测,认为这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伤春主题从《诗经》中的因春怀人到屈子的以爱情为外表,来抒忧国忧民之情,再到汉末的亲朋关系的抒解,再来便是南北朝时期情爱的寄托再到六朝时期青楼女子抒写自身感受等,伤春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到了宋代,因为特殊的社会历史造就了独物的士人心理,伤春主题便与宋词以及宋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伤春主题在宋词中光芒大盛。在宋词中,词人或借伤春主题抒发对亲友的情感,或抒发自身的感受,而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伤春主题与爱国情怀的结合,这一结合极大的丰富了伤春主题的内容,继承并丰富了屈子所开创的以自然物候、、爱情人生为表皮,社会内容为血肉主体自我意识为神髓的伤春情怀。本文重点论述南宋遗民伤春词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独特之处,以对对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在内容上将遗民词与南渡时的伤春词作对对,我们可以看到遗民伤春词中复国兴心的缺乏,但其中的爱国情绪却更加的深沉婉转;与同一内容的诗歌相比,遗民词中的爱国情绪缺乏一种厚重之感,而这主要是由词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所决定。而在艺术形式上,遗民伤春词也具有鲜明的特色,虽写春日景却因着伤国之情而让这春天的景象蒙上了一层灰苍冷暗的色调,这一色调与词中的情感则使得词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无限凄清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词中的意象都呈现出飘浮、荒幻的特点,而因为词人抒发情感的需要,词的结构也较多三阙或是多阙,而这种结构也使得遗民伤春词在情感与结构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特点。在论文写作过程因阅读需要,在论文后还附有不完全统计的遗民伤春词的词人和篇目,以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阅读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伤春[J]. 作家 2020(06)
- [2].中西方吟咏春秋的诗歌鉴赏[J]. 中学语文 2017(21)
- [3].古人伤春[J]. 青年文学 2011(24)
- [4].或许这只是一首伤春的诗(组诗)[J]. 星星(上旬刊) 2016(10)
- [5].“女子伤春”文学意象的社会心理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8)
- [6].试论李清照的“伤春”情怀[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10)
- [7].伤春记(组诗)[J]. 中国诗歌 2012(03)
- [8].中国文学伤春模式的起源——《诗经》中“女子善怀”之解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9].伤春时节的“人间草图”——评林莉的《踏青》[J]. 文学教育(上) 2011(07)
- [10].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春”意象[J]. 写作 2010(05)
- [11].鲜花:凋谢在花季[J]. 北方音乐 2008(06)
- [12].论秦观羁旅词的伤春情怀[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 [13].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J]. 新世纪智能 2020(19)
- [14].收帆,扬帆[J]. 新作文(初中版) 2009(12)
- [15].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伤春情怀[J]. 文学教育(上) 2018(01)
- [16].老师精神“错乱”了[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09(05)
- [17].清愁不是伤春作[J]. 男生女生(银版) 2013(10)
- [18].“伤春”词章之祖——“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歧义解说[J]. 名作欣赏 2008(02)
- [19].看上他了吗?去搭讪吧![J]. 八小时以外 2009(05)
- [20].论中国古代文学中伤春与悲秋主题的异同[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1].春日忆家人[J]. 美文(下半月) 2018(05)
- [22].歌咏春天[J].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 2008(Z1)
- [23].护胸,女子不伤春[J]. 医学美学美容(财智) 2010(04)
- [24].鸡肉是香的,但鸡窝不可能是香的[J]. 杭州(周刊) 2017(14)
- [25].岭南诗歌清淡风格与气候之关系[J]. 学术研究 2012(11)
- [26].与伤春拔河:余光中的时间意识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7].郑耀邦一首[J]. 词刊 2011(08)
- [28].论晚唐诗歌的落花意象及其内涵[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9].浅析诗词中的落花意象[J]. 文学教育(中) 2013(02)
- [30].析《花间集》中“花”意象[J]. 语文学刊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