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胶体五氧化二锑的制备、性质及对环氧树脂阻燃作用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冶金物理化学
作者: 张利
导师: 龚竹青,陈文汨
关键词: 胶体,稳定剂,表面改性,环氧树脂固化,阻燃作用
文献来源: 中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锑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有色金属,对锑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锑应用的最大领域是阻燃剂,约占锑总消费量的60%~70%,其中胶体Sb2O5性能最好。而我国作为世界锑资源大国,对锑系阻燃剂的研究还很落后,锑消费结构仍以初级锑产品为主,阻燃剂用锑量仅占5%左右,目前尚未见胶体Sb2O5阻燃环氧树脂方面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采用双氧水氧化法制备胶体Sb2O5,着重研究了胶体Sb2O5的形成、性质及其对环氧树脂的阻燃增效作用。这对促进我国锑工业和阻燃剂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氧化法制备胶体Sb2O5过程中,稳定剂种类及用量、双氧水用量及加入方式、反应温度、加料固液比是影响胶体形成的主要因素。H3PO4、NH4H2PO4、TEA和THAM都是胶体Sb2O5的优良稳定剂。当n(H3PO4)/n(Sb)=0.15~0.30或n(TEA)/n(Sb)=0.25~0.35时,得到45%的胶体Sb2O5,粒子形貌为球形,平均粒径为30~40nm,25℃黏度为6~7cp,稳定存在1年以上。以H3PO4作为稳定剂时,加料固液比和反应温度对胶体形成的影响较大;以TEA作为稳定剂时,减弱了反应温度的影响,TEA用量的影响最大。稳定的Sb2O5胶粒表面带负电,|ζ|高达60mV,在190~300nm表现出较强的紫外光宽带吸收。当稳定剂用量较少时,氧化产物为立方晶Sb2O5·4H2O,在50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 本论文首次采用电导率法,结合XRD、IR等分析,探讨了稳定剂在Sb2O5水溶胶中的稳定机理。结果表明,以H3PO4作为稳定剂时,通过静电稳定机制,形成了稳定胶团[mSb2O5·nAx-·yOH-·iH2O·jH+]·(nx+y-j)H+,Ax-表示PO43-、H2PO4-、HPO42-。以TEA作为稳定剂时,TEA参与了胶核S的形成反应,当n(TEA)/n(Sb)=0.25时,形成了稳定胶团[S·nOH-·xH2O·mTEAH+]·(n-m)TEAH+。本论文还通过“反常电导”曲线和摩尔电导率的比值λ/λ0反映了有机溶剂对Sb2O5水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有机溶剂介电常数越小,失稳作用越强,如乙二醇<DMF<THF。当λ/λ0从1.0降至0.20时,Sb2O5胶粒团聚加剧;当λ/λ0低于0.10时,则形成Sb2O5沉淀。 为了将胶体Sb2O5切实地用于环氧树脂中,必须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本论文通过接触角、活化指数和IR分析,发现,Sb2O5水溶胶在80℃经硅烷偶联剂KH处理后,提高了其在DMF中的分散性,或在正丙胺和乳酸的共同作用下,可形成40%的Sb2O5-DMF有机溶胶,平均粒径为(94±14)nm,25℃黏度为8.2cp,其中KH、正丙胺和乳酸的用量分别占Sb2O5质量的4%、2.5%和2.0%。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胶体Sb_2O_5的制备与稳定剂的选择
1.1.1 Sb_2O_5水溶胶的制备方法
1.1.2 适用Sb_2O_5水溶胶的稳定剂
1.1.3 Sb_2O_5有机溶胶的制备方法
1.2 胶体Sb_2O_5的阻燃应用
1.2.1 胶体Sb_2O_5的应用领域
1.2.2 胶体Sb_2O_5在环氧树脂中的阻燃应用
1.3 胶体Sb_2O_5的表面改性
1.3.1 表面改性方法
1.3.2 表面改性效果评价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解质稳定的胶体Sb_2O_5制备及物性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方法
2.2 影响胶体Sb_2O_5形成的主要因素
2.2.1 稳定剂的性质对胶体形成的影响
2.2.2 H_3PO_4用量对胶体形成的影响
2.2.3 氧化剂用量对胶体形成的影响
2.2.4 反应温度对胶体形成的影响
2.2.5 加料固液比对胶体形成的影响
2.3 正交实验研究制胶工艺
2.4 H_3PO_4稳定的胶体Sb_2O_5物性研究
2.4.1 胶体粒子大小及形貌
2.4.2 物相组成
2.4.3 紫外-可见光光吸收特性
2.4.4 热稳定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_2O_2氧化法制备胶体Sb_2O_5的基础理论研究
3.1 实验方法及原理
3.1.1 测量反应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3.1.2 表观活化能E_α的计算
3.1.3 电化学辅助实验
3.1.4 变更反应介质实验
3.2 氧化成胶过程的特征分析
3.3 H_2O_2与Sb_2O_3之间的氧化反应动力学
3.3.1 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
3.3.2 氧化反应模型
3.3.3 搅拌强度对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3.4 H_2O_2与Sb_2O_3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与氧化成胶机理
3.4.1 三种可能存在的电化学反应历程
3.4.2 电化学辅助实验结果分析
3.4.3 反应介质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3.4.4 H_2O_2与Sb_2O_3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3.4.5 氧化成胶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_3PO_4作用的胶体稳定性与稳定机理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实验仪器
4.1.2 主要实验方法
4.2 H_3PO_4稳定的胶体Sb_2O_5荷电性
4.3 H_3PO_4作用的胶体Sb_2O_5稳定性研究
4.3.1 H_3PO_4对ζ电位的影响
4.3.2 氧化反应条件对ζ电位的影响
4.3.3 电导率、沉降体积表征分散系稳定性
4.4 H_3PO_4对胶体Sb_2O_5的稳定机理与胶团结构
4.4.1 红外光谱分析H_3PO_4的作用机理
4.4.2 电导率法研究H_3PO_4的作用机理
4.4.3 H_3PO_4稳定的Sb_2O_5胶团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物稳定的胶体Sb_2O_5制备、性质与稳定机理
5.1 实验部分
5.2 有机物稳定的胶体Sb_2O_5制备研究
5.2.1 有机物分子结构对胶体形成的影响
5.2.2 稳定剂用量对胶粒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2.3 氧化剂用量及加入方式对胶粒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2.4 反应温度对胶粒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2.5 加料固液比对胶粒大小与分布的影响
5.2.6 正交实验研究TEA稳定的胶体Sb_2O_5制备工艺
5.3 TEA稳定的胶体Sb_2O_5物性研究
5.3.1 TEA稳定的胶粒大小及形貌
5.3.2 TEA作用的胶态产物组成
5.3.3 TEA稳定的胶体Sb_2O_5荷电性
5.3.4 TEA稳定的胶体Sb_2O_5光吸收特性
5.3.5 TEA作用的胶态干粉热稳定性
5.4 TEA作用的胶体Sb_2O_5稳定性研究
5.4.1 ζ电位表征TEA作用的胶体稳定性
5.4.2 TEA用量对ζ电位的影响
5.4.3 pH值对TEA作用的胶体稳定性影响
5.5 TEA在胶体Sb_2O_5制备中的作用机理
5.5.1 TEA加速氧化反应的作用
5.5.2 TEA对IR分析的影响
5.5.3 电导率法研究TEA的作用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溶剂对胶体Sb_2O_5的失稳作用与胶体改性
6.1 主要实验原理与方法
6.1.1 非水电解质溶液的反常电导
6.1.2 电导率法研究有机溶剂的失稳作用
6.1.3 胶体Sb_2O_5表面改性与评价
6.2 有机溶剂对胶体Sb_2O_5的失稳作用
6.2.1 有机溶剂对胶体Sb_2O_5摩尔电导率的影响
6.2.2 摩尔电导率的比值表征胶体稳定性
6.2.3 有机溶剂的失稳作用
6.3 胶体Sb_2O_5的改性研究
6.3.1 改性剂对Sb_2O_5胶粒表面性质的影响
6.3.2 影响Sb_2O_5胶粒表面改性效果的因素分析
6.3.3 Sb_2O_5有机分散系的间接制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胶态Sb_2O_5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阻燃增效作用
7.1 实验部分
7.1.1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7.1.2 环氧树脂固化机理
7.1.3 氧指数
7.1.4 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7.1.5 树脂固化物性能检测
7.2 环氧树脂固化工艺的研究
7.2.1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对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7.2.2 恒温固化温度对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7.2.3 恒温固化时间对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7.2.4 自由水含量对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7.2.5 固化方式对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
7.3 改性Sb_2O_5对树脂固化物的阻燃增效作用
7.3.1 各种锑氧化物对树脂固化效果的影响
7.3.2 改性Sb_2O_5对树脂固化物燃烧性能的影响
7.3.3 改性Sb_2O_5与FR-10的阻燃协效作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硫酸铈容量法分析Sb_2O_3与Sb_2O_5的含量
附录2 氧指数法测定环氧树脂固化物燃烧性能
附录3 读博期间作者发表的论文和所获奖励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3-28
相关论文
- [1].阻燃用氯氧化锑的制备、应用性能及阻燃机理研究[D]. 阳卫军.中南大学2001
- [2].聚乙烯用新型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及阻燃机理研究[D]. 胡小平.四川大学2005
- [3].环氧树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陆绍荣.湘潭大学2005
- [4].高性能含氮阻燃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合成、固化反应及结构性能与应用研究[D]. 张兴宏.浙江大学2006
- [5].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刘彦方.北京化工大学2006
- [6].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制备、应用及阻燃抑烟机理研究[D]. 熊联明.中南大学2004
- [7].热固/光固型环氧体系的无卤阻燃研究[D]. 王庆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 [8].环氧树脂的无机纳米微粒改性、功能化和应用研究[D]. 俞豪杰.浙江大学2006
- [9].特殊结构含锑、镁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和阻燃性能研究[D]. 李宾杰.河南大学2007
- [10].新型耐热、阻燃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 任华.浙江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