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需水论文-聂红梅,赵建军,李兴菊,王迎

城市需水论文-聂红梅,赵建军,李兴菊,王迎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需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需水量预测,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回归模型,逐步回归模型

城市需水论文文献综述

聂红梅,赵建军,李兴菊,王迎[1](2019)在《城市需水预测算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高精度水量预测算法模型,有利于水资源充分利用。以北京市2002-2015年需水量为例,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选出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主成分回归法、逐步回归法、灰色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共4种方法进行建模,并用北京市2016年和2017年数据进行模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4种方法都适合用于城市需水量预测,其中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两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多元线性回归存在多重共线性,但是逐步回归模型优于主成分回归模型。将4种模型进行对比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平均相对误差达到0.79%,用来预测2016-2017年需水量,预测结果分别为38.66亿m~3、39.49亿m~3,适合作为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10期)

陈梓田[2](2019)在《河北省城市居民层次化生活需水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生活用水的总需求量不断变大。加之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城市水体污染加剧,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较少,城市水资源供给已经难以满足城市需水量的不断增长,供需水矛盾日渐突出。同时,用水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发展阶段,用水户的水资源需求有较大差别。因此,基于河北省城市居民用水量统计数据和用水行为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北省11个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层次化生活需水理论和预测方法,预测了河北省城市居民层次化生活需水量,对解决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和供水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河北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数据,分析用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收集城市人口经济、气候气象、水资源条件以及节水管理等各方面数据,解析不同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产生的影响,识别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结合层次化生活需水理论,界定刚性需水、弹性需水和奢侈需水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用水行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用水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从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的影响因素出发,分别构建了饮用需水、洗漱需水、清洁需水、洗衣需水、洗澡需水、冲厕需水、烹饪需水等需水项及总需水的层次化需水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合理可行的层次化需水预测方法。(3)与实际用水定额和用水结构相比,构建的需水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河北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总量及其各分项值,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需水预测模型,预测未来2025水平年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总量,石家庄市75.76万m~3,唐山市57.14万m~3,张家口市13.04万m~3,邯郸市26.66万m~3,秦皇岛市19.33万m~3,廊坊市12.45万m~3,衡水市8.52万m~3,保定市48.67万m~3,沧州市8.97万m~3,邢台市11.47万m~3,承德市8.15万m~3。石家庄市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依旧最高,并且发达城市的生活用水总量上升幅度更大。现状年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日均生活用水总量57.01万m~3,其中刚性用水27.25万m~3,弹性用水19.61万m~3,奢侈用水9.16万m~3。当石家庄市GDP以6%的速度增长,温度升高1°C时情景下,预计到2025水平年,刚性需水将达到27.86万m~3,弹性需水预计达到32.96万m~3,奢侈需水预计达到17.04万m~3。其中,刚性需水受经济和气温的影响程度较小,弹性需水和奢侈需水所受经济和气温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6-01)

管桂玲,卢发周,果利娟,陈璇[3](2019)在《基于组合预测法的城市需水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指数平滑和灰色模型组合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并运用组合模型对宁波市进行了需水预测。以宁波市2001~2015年城市用水总量为基础数据,2016年城市用水总量作为测试数据,预测结果显示,组合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只有0.17%,低于指数平滑预测的1.71%和灰色模型预测的1.19%,组合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9年03期)

郑菲,程寒飞,杨运[4](2018)在《城市河道内生态需水分析及多水源生态补水——以深圳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河道内生态需水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为改善城市河湖水环境、恢复水生态系统,以深圳市布吉河流域龙岗段河道作为研究区,进行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分析及补水方案设计。基于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分别采用水文学和水力学法确定生态需水量。水文学和水力学法计算结果表明河道最小、适宜和较佳生态需水量分别为1. 77、5. 31和11. 41万m3/d,并提出将再生水和水库水作为水源的综合补水方案,水力学法计算结果需水量较大,可作为远期生态补水推荐值。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城市河道内生态需水量,有效提升水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水利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陈伟楠,杨程天[5](2018)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PSO-BP模型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城市需水预测模型中需水量影响因子多、影响因子之间普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以及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由主成分分析、粒子群算法及BP神经网络叁者相结合的改进预测模型。以泰州市为实例,建立以主成分分析筛选需水量主要影响因子,粒子群优化BP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的需水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改进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泰州市需水量吻合良好且训练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可作为需水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8年13期)

李磊,陈金明,肖振国,赵绍熙[6](2018)在《城市规划类水资源论证需水预测及合理性分析——以云南省滇中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省滇中新区为例,采用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分项需水预测法,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和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确定新区的需水总量,并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符性、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符合性、用水结构合理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认为,滇中新区的需水预测和合理性分析方法得当,具有较好的典型性,能够为今后同类项目尤其是云南省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8年13期)

李朋杰[7](2018)在《永定河平原城市段生态需水及其水源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全球各地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频发生,特大暴雨使得一些城市内涝,极端干旱则会出现一些供水危机,还有一些突发性水污染问题。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质恶化情况逐渐突出,水资源已变成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基于水资源具有时空分配不均性、不可再生性以及有限性,因此,需要人们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随着经济、社会、人口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的生态用水量逐渐增多,通过水资源优化理论,对城市多水源地区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充分发挥水资源整体效益,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本文以永定河平原城市段为研究对象,首先,充分分析了该河段的河流水系、水文现象、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状况,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基础依据。然后,该河段由溪流与五大湖泊相连而成,运用湿周法与R2-CROSS法以及最低生态水位法与换水周期法一起对研究区域河段生态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同时论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为后续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条件。最后,在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中,结合该河段流域内最低、适宜生态流量以及再生水水质情况,利用LINGO软件对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以及其他水源在不同指标下进行求解分析。所得结果能够更好地解决供需水关系,有助于决策者在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社会经济下,为制定最优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8-05-01)

李晓英,苏志伟,田佳乐,郑景耀[8](2018)在《基于GRA-MEA-BP耦合模型的城市需水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城市需水量影响因子多、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灰色关联分析、思维进化算法、BP神经网络叁者耦合的改进预测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GRA)筛选需水量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全局搜索能力极强的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从而构建GRA-MEA-BP耦合需水预测模型,同时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实例应用结果表明,GRA-MEA-BP耦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预测速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需水预测模型。(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薛林丽,袁星宇,刘宗显[9](2018)在《城市需水预测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城市需水预测精度,基于北京市2004—2014年用水量及影响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灰色模型预测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需水预测方法,模拟北京市用水量,并用北京市2015、2016年用水量对3种方法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现有资料基础上,虽然3种需水量预测模型均是可行的,但是BP神经网络法预测模型比起其他2种方法,预测精度最高,而且还具有收敛速度快、调整参数少等优点。预测得到了北京市2020年需水量为38.63亿m3,且在近几年仍呈增长趋势。(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8年01期)

郭锐[10](2018)在《灰色季节变动指数GSVI(1,1)模型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灰色季节变动指数模型对辽宁中部某城市需水进行预测,并结合水资源监控采集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季节变动指数模型适用于城市需水的预测,模型预测各季节需水量和实际用水情况吻合度较高,计算误差均值在8.61%~10.01%,各年份计算误差小于15%;模型结合季节变动指数对需水进行预测,可实现城市需水季节性变化的动态预测。研究方法对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的需水量预测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8年01期)

城市需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生活用水的总需求量不断变大。加之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城市水体污染加剧,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较少,城市水资源供给已经难以满足城市需水量的不断增长,供需水矛盾日渐突出。同时,用水需求逐渐趋于多样化,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发展阶段,用水户的水资源需求有较大差别。因此,基于河北省城市居民用水量统计数据和用水行为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北省11个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层次化生活需水理论和预测方法,预测了河北省城市居民层次化生活需水量,对解决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和供水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河北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数据,分析用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收集城市人口经济、气候气象、水资源条件以及节水管理等各方面数据,解析不同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产生的影响,识别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结合层次化生活需水理论,界定刚性需水、弹性需水和奢侈需水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用水行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用水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从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的影响因素出发,分别构建了饮用需水、洗漱需水、清洁需水、洗衣需水、洗澡需水、冲厕需水、烹饪需水等需水项及总需水的层次化需水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合理可行的层次化需水预测方法。(3)与实际用水定额和用水结构相比,构建的需水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河北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总量及其各分项值,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需水预测模型,预测未来2025水平年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总量,石家庄市75.76万m~3,唐山市57.14万m~3,张家口市13.04万m~3,邯郸市26.66万m~3,秦皇岛市19.33万m~3,廊坊市12.45万m~3,衡水市8.52万m~3,保定市48.67万m~3,沧州市8.97万m~3,邢台市11.47万m~3,承德市8.15万m~3。石家庄市居民生活用水总量依旧最高,并且发达城市的生活用水总量上升幅度更大。现状年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城市日均生活用水总量57.01万m~3,其中刚性用水27.25万m~3,弹性用水19.61万m~3,奢侈用水9.16万m~3。当石家庄市GDP以6%的速度增长,温度升高1°C时情景下,预计到2025水平年,刚性需水将达到27.86万m~3,弹性需水预计达到32.96万m~3,奢侈需水预计达到17.04万m~3。其中,刚性需水受经济和气温的影响程度较小,弹性需水和奢侈需水所受经济和气温的影响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需水论文参考文献

[1].聂红梅,赵建军,李兴菊,王迎.城市需水预测算法比较[J].软件导刊.2019

[2].陈梓田.河北省城市居民层次化生活需水预测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3].管桂玲,卢发周,果利娟,陈璇.基于组合预测法的城市需水预测[J].江苏水利.2019

[4].郑菲,程寒飞,杨运.城市河道内生态需水分析及多水源生态补水——以深圳市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8

[5].陈伟楠,杨程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PSO-BP模型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

[6].李磊,陈金明,肖振国,赵绍熙.城市规划类水资源论证需水预测及合理性分析——以云南省滇中新区为例[J].中国水利.2018

[7].李朋杰.永定河平原城市段生态需水及其水源优化配置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8].李晓英,苏志伟,田佳乐,郑景耀.基于GRA-MEA-BP耦合模型的城市需水预测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

[9].薛林丽,袁星宇,刘宗显.城市需水预测方法比较[J].人民珠江.2018

[10].郭锐.灰色季节变动指数GSVI(1,1)模型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

标签:;  ;  ;  ;  

城市需水论文-聂红梅,赵建军,李兴菊,王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