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在建筑领域,“国际风格”虽是现今世界的主流文化,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还存在着很多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它们将成为抵抗“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这股力量目前虽不算强大,但它可能是唯一能提供抵御来自全球化的单一倾向侵蚀的力量。这股能抵御“国际风格”单一倾向侵蚀的地方力量,学术界称其为“地域性建筑”。地域性建筑本身也是现代建筑风格的一类,自身也还处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本文所探索的内容不是一个最终范式或结论,而是地域性建筑不断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本文从我国当前居住建筑的一个小类型----城市小住宅出发,立足于南方,以我国“传统民居”居住精神及空间布局造型手法为基点,总结国内外在此领域的创作理论及实践,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运用国内外现代设计的手法加以演绎和重新设计,尝试提出结合“古”与“今”的地域特色的住宅模式和风格。在研究方法中,运用分析的方法,注重宏观层次和微观基础研究,注重纵横对比研究。以南方传统民居为基础,结合国外此领域的研究理论、手法和实例,以民居中建筑布局、天井院落空间、造型手法、建筑细部、室内装饰等为主线,逻辑地探求当前我国南方城市小住宅如何体现地域特色的创作思路。本文通过对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建筑空间的精华及精神内涵的研究,结合当前地域性建筑设计理论和手法,能够把传统引向创新,把地域特色引向科学合理,从而在思想上发掘出传统民居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影响,创造出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居住建筑,以自己的方式的走向世界。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 章 绪论1.1 论题研究的背景1.1.1 中国现代住宅的发展历程1.1.2 我国南方小住宅发展趋势前瞻1.2 论题重要概念说明及研究范围的界定1.2.1 “南方”的界定1.2.2 小住宅的定义1.2.3 “地域性”的含义1.2.4 “国际式”与“地域性”的“悖论”1.3 论题的研究角度、方法、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1.3.1 研究角度和方法1.3.2 研究主要内容1.3.3 研究结构和框架1.4 论题研究意义1.4.1 理论意义1.4.2 现实意义第2章 国内外相关“地域性”基础理论研究2.1 国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2.1.1 可纳入地域性建筑主要思潮发展历程2.1.2 乡土建筑思潮2.1.3 两种思潮的比较2.1.4 地域性建筑实践2.2 我国相关的基础研究2.2.1 我国地域性建筑主要思潮历程2.2.2 地域性建筑实践第3章 典型案例调研分析研究3.1 国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3.1.1 阿尔托“玛丽亚别墅”——人情味倾向3.1.2 安藤忠雄“住吉长屋”——精神倾向3.1.3 柯里亚“管式住宅”——注重气候倾向3.2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研究3.2.1 云南会泽公园商住步行街3.2.2 长沙--汀香十里3.2.3 深圳万科第五园3.3 国内与国外创作思想及手法差异比较总结3.3.1 存在的差距3.3.2 差距原因分析第4章 “小住宅单体组合”空间构成模式4.1 对南方传统民居组合空间的探源和提炼4.1.1 南方传统民居组合空间影响因素探源4.1.2 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空间组合结构形态归纳4.2 南方地区小住宅组合空间设计原则4.2.1 组合空间的整体性4.2.2 空间核心的显著性4.2.3 崇尚自然的永恒性4.2.4 “以人为本”的主体性4.2.5 环境育人的目标性4.2.6 景观空间的创造性4.2.7 居民邻里空间的交往性4.2.8 住户空间的私密性4.3 南方地区现代小住宅住栋间空间构成模式4.3.1 院落组团式4.3.2 独栋点式4.3.3 线形联排式4.3.4 锯齿联排式4.3.5 垂直叠加式4.3.6 坡地退台式4.3.7 聚落式4.4 小结第5章 探求南方地区“地域性”小住宅单体设计5.1 设计方法5.1.1 “类型学”设计方法5.1.2 “符号学”设计方法5.2 南方地域性小住宅单体设计5.2.1 室内功能的布局设计5.2.2 庭院、天井空间布局的分析研究及设计5.2.3 “墙”的造型手法分析研究与设计5.2.4 屋顶的设计5.2.5 生态、节能设计与材料的选取5.2.6 细部设计5.2.7 室内设计5.3 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南方论文; 地域性论文; 小住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