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阿尔泰造山带位于世界上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南缘,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侧和东北侧是西萨彦岭—蒙古湖区早古生代古岛弧带,西侧为斋桑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南侧以额尔齐斯断裂带与准噶尔即哈萨克斯坦板块相接。同整个中亚造山带一样,它也发育有大量的花岗岩,花岗岩约占全区分布面积的40%。新的锆石U-Pb年龄测定表明,阿尔泰造山带很多原被来认为是海西期的花岗岩,实际上形成于早古生代,而晚古生代花岗岩的时空展布、岩石组合和成因目前尚不清楚,因而有必要加强对晚古生代花岗岩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区内晚古生代花岗岩的野外特征、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Sr、Nd、Pb同位素示踪研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含有碱性岩暗色矿物钠铁闪石和霓石。高硅(71.46%77.07%)、富钾(4.41%5.73%)、富钠(3.91%5.65%),贫铁、锰、镁(FeOT = 0.3%1.6%,MnO = 0.03% 0.13%,MgO = 0.05%0.44%),具有高的铁镁比值(FeOT/MgO= 14.360.4),低磷、钛(P2O5=0.06%。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Ba、Sr、P、Ti的负异常,不具有Nb异常。具有低的Sr初始值(Isr<0.705)和高的εNd(t)值(+1.6+6.3)。表明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可能是由地幔岩浆底侵,导致早期俯冲的洋壳或弧物质重熔,同时加入一部分地幔物质,在经历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之后形成的。2、本次研究对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采集了3个样品,进行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358±4Ma(碱性花岗岩)、353±3Ma(碱性花岗岩)和343±3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表明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形成时代应为早石炭世。布尔根碱性花岗岩与区内早古生代同造山钙碱性花岗岩构成一个从钙碱性-碱性的岩浆旋迴。这意味着在晚古生代早期,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体制的发生了变化,即由同造山期的区域挤压体制转入到拉张体制,预示着主造山运动的结束。结合区内其它地质事实,一致表明,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环境,此时造山作用已经结束,额尔齐斯洋应已闭合。 3、本文通过对12个岩体(脉)(11个花岗岩体和1个基性岩脉)的15个样品的锆石U-Pb(TIMS、SHRIMP、La-ICPMS)测定,表明阿尔泰晚古生代花岗岩除早石炭世的布尔根碱性花岗岩外,基本形成于二叠纪,可以分为两期(300Ma280Ma和280Ma250Ma)。主要分布在造山带南缘,少量分布在造山带中部。4、阿尔泰造山带的二叠纪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基本可以分为三种:I型花岗岩、铝质A型花岗岩-正长岩以及I-A过渡型花岗岩。I型花岗岩、铝质A型花岗岩-正长岩主要形成于320Ma280Ma。岩体内部发育基性岩包体,同时还伴生有大量基性/超基性岩,构成“双峰式”岩浆组合;I-A过渡型花岗岩主要形成280Ma250Ma。这套钙碱性—碱性的岩浆组合,是在伸展背景下,由统一的地幔底侵,导致不同区块,不同部位的物质发生熔融,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岩浆分异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同时,一部分底侵的地幔岩浆通过分异作用和岩浆混合作用直接参与了花岗岩浆的形成。5、阿尔泰二叠纪花岗岩分布于造山带的南缘和中部,大部分岩体为近圆形或椭圆形,未发生变形,呈被动侵位于围岩之中,往往切割区域构造线,总体显示出典型的后构造特点。说明在这些花岗岩形成之后,阿尔泰造山带在区域尺度上,未发生强烈的区域变形。因此,阿尔泰二叠纪的构造环境是拉张环境而非挤造山环境。尽管额尔齐斯断裂带内的一部分岩体呈线性并发生变形,但变形为走滑性质,未见强烈的推覆挤压。因此,它们限定二叠阿尔泰未发生区域尺度上强烈挤压变形,而仅在额尔齐斯断裂带内发生走滑变形,且该期走滑事件主要发生290Ma270Ma。6、22组Sr、Nd同位素和36组Pb同位素研究显示,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花岗岩具有高(正)e Nd(t)值(+1.3+7.3)、年轻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2(546Ma995Ma)和低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特点,说明年轻幔源物质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表明阿尔泰造山带在后造山阶段存在一定规模的地壳生长;同时,一部分花岗岩的eNd(t)值大于该时期洋壳的值,暗示阿尔泰造山带不仅存在地壳的水平生长,也存在一定规模的垂向生长。估算的最大生长量约为33,000Km3,约占阿尔泰地区上地壳体积的2.1%;最小生长量为25,000Km3,约占阿尔泰地区上地壳体积的1.5%。通过以上的研究,笔者提出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如下:1)早石炭世,俯冲接近尾声,阿尔泰南缘的D-C1地层发生褶皱变形,主造山期已近结束。约350Ma布尔根碱性花岗岩侵入到已褶皱的D-C1地层,标志着该造山运动的结束。区域转入拉张背景,进入后造山阶段,此时,额尔齐斯洋可能已闭合(?),局部可能存较小的陆表海盆;2)中-晚石炭世,区域可能一直处于相对平静期,目前未见区域变质变形,该时期的花岗岩目前报道也很少;3)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发生强烈的岩浆作用,大型走滑等构造运动。区域进入全面的拉张。该时期,中亚大部分地区,包括东、西准噶尔都发生这期伸展事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拉萨地体东南缘始新世早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13(06)
- [2].华南晚奥陶世次火山岩的发现:早古生代与俯冲有关的英安岩?[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6)
- [3].广西大瑶山地区大王顶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04)
- [4].鄂东南大冶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及意义[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5].张广才岭帽儿山组双峰式火山岩成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J]. 世界地质 2011(04)
- [6].大兴安岭中南段甘珠尔庙地区晚中生代两期花岗岩的时代、成因、物源及其构造背景[J]. 岩石学报 2014(07)
- [7].滇东南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龄谱系[J]. 矿物学报 2016(04)
- [8].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下侏罗统凝灰岩年代学及意义[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5)
- [9].延边开山屯地区二叠纪地质体的构造属性:侵入岩及碎屑锆石证据[J]. 岩石学报 2020(03)
- [10].辽西兴城地区首山南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世界地质 2017(01)
- [11].新疆南天山南缘库车河流域早二叠世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及构造意义[J]. 地质科学 2014(01)
- [12].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北亚带的基性岩成因和构造意义[J]. 地球学报 2015(04)
- [13].东昆仑野马泉铁矿相关花岗质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J]. 岩石学报 2014(06)
- [14].秦岭造山带中秦岭杂岩的早古生代幔源岩浆作用[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02)
- [15].攀西地区大板山岩体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的约束[J]. 岩石学报 2011(09)
- [16].辽东黑沟地区辽河群成因及其对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J]. 地质学报 2020(05)
- [17].辽宁宽甸地区辽河群里尔峪组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 2020(09)
- [18].浙东早白垩世岩浆混合作用:新昌小将岩体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证据[J]. 岩石学报 2013(11)
- [19].甜水海地块寒武纪安山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对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J]. 岩石学报 2020(01)
- [20].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地区晚寒武世中基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1)
- [21].浙东地区东园花岗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5)
- [22].浙江长乐绿溪花岗岩体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1)
- [23].湘西南-桂北交界地区加里东期基性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05)
- [24].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变质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J]. 地质学报 2015(10)
- [25].藏南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辉绿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4(05)
- [26].吉南集安金厂沟金矿区晚三叠世黑云母闪长岩和正长花岗岩的年龄、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05)
- [27].班公湖中特提斯洋向南俯冲的时限:来自SSZ型辉长岩的制约[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5)
- [28].南祁连北缘东段早志留世刚察大寺花岗岩的成因——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制约[J]. 地球学报 2015(06)
- [29].中天山天湖东铁钼矿含矿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对于中天山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启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5)
- [30].西藏羊八井白榴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其与裂谷发育的关系[J]. 岩石学报 2013(11)
标签:锆石年代学论文; 岩石学论文; 地球化学论文; 同位素论文; 花岗岩论文; 晚古生代论文; 阿尔泰造山带论文; 幔源论文; 后造山论文; 地壳生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