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应用

放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应用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我院放射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岗位分激发,对各级护士纳入标准、工作性质、能级系数等进行确定,并依托于信息平台实施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工作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并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放射科;优质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

伴随着医疗模式和护理模式的改变,传统临床护理质量也必须要不断提高。而在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过程中,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并不断提高其服务意识,已经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1]。以往,医院中均是采用结合科室的经济效益,并对其进行平均分配。在这种传统的分配方式下,很难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护士岗位管理工作,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完善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因素,进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2]。为了进一步探讨放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放射科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特选取我院放射科作为研究对象,该科室中共有护理人员20名,所有护理人员均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在本次研究中,特选取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做为研究时间,2016.10-2017.10期间,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于2017.10-2018.10期间实施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模式。在研究两年期间,护理人员并未出现变动。

1.2方法

2018年1-12月期间实施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模式,具体内容:(1)岗位设置和分级:以护理岗位管理作为核心,并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进行分级设置,实施动态化的管理模式,进而建立一个高质量的护理团队,并优化护理流程,最终提升放射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放射科中护理人员的岗位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修订了各岗位职责及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确了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任务等,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绩效考核的内容。(2)绩效考核方法: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小组,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方案。在具体的考核方案中,主要包括护理工作敏感指标、优质护理质量指标和护理安全指标。其中,护理敏感效率指标主要包括影像检查查对制度落实率、介入手术安全核查实际执行率、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等;优质护理治疗指标则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受检者病情变化的观察、护理措施、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规范性、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护理安全指标则包括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对比剂副反应、对比剂渗漏、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护患纠纷等发生情况;除此之外,在绩效考核中,质量无缺陷者、突出贡献者、得到患者表扬、科研论文等,均可作为一定的考核指标;(3)计算方式: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岗位系数(50%)、和护理质量(50%)两个部分,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计算。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结合放射科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

选取实施前后各1000次护理,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如下表1所示:实施后,日常护理质量缺陷、基础护理质量和对比剂不良事件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呈P<0.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施绩效岗位管理之前,在2016.10-2017.10期间的20003次护理中,共发生不良事件9例,其发生率为0.045%;实施绩效岗位管理后,在2017.10-2018.10期间的23748次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4例,其发生率为0.017%,数据对比结果为(X2=0.000,P=1.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院临床服务中,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进行管理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通过绩效为核心的护理岗位管理,使得放射科室中各级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更加明确,进而使其在临床护理中各司其职,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使得其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评估,并积极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服务措施,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全面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中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而减少了护患纠纷的现象[3-4]。

同时,通过绩效为核心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真正体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彻底打破了传统科室中的平均分配现象。在这种模式下,进一步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职业氛围,进一步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提升了科室中的临床护理质量[5]。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听过绩效为核心的护理岗位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17%。综上所述,通过放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科室护理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  ;  ;  

放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