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商品房是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空置状况是衡量一个房地产市场成熟、健康与否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房地产业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商品房高空置率现象却一直存于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近年来这一现象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受到各界的关注。由于我国商品房的状况关系到政府,开发商,以及广大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它的现状可以被看作是他们之间互动均衡的结果。而且商品房市场有明显的三个特点:投资的不可逆性,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主体的互动性。而期权博弈投资决策方法关注的重点正是不确定性给主体带来的管理柔性价值和竞争带来的策略互动价值。因此使用期权博弈方法分析我国商品房高空置率现象可以比较科学地得到行为主体的均衡策略结果,并通过策略均衡结果得出商品房高空置率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我国商品房空置的总体状况和区域状况得出了空置率过高的结论。然后根据我国商品房市场的参与主体: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构建了三种主体相互之间的期权博弈模型,分析了由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模型均衡结果导致的投资过度,开发商之间的均衡结果导致的房价居高不下,以及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大导致的空置率提高。这三种均衡结果的产生是我国商品房高空置率产生的重要原因。接下来,给出了针对产生原因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主要是调整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柔性价值,降低不确定性以及政府的职能转变。最后给出了市场参与主体应该改进的相关策略均衡原则。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进化博弈下项目投融资双方均衡结果分析[J]. 四川建筑 2012(06)
- [2].Hotelling模型均衡结果的重新推导[J]. 中国管理科学 2013(S1)
- [3].共存市场中的能源替代博弈研究[J]. 煤炭学报 2008(02)
- [4].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 商 2016(30)
- [5].基于三角形分布的一级密封价格拍卖博弈及均衡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02)
- [6].公共财政补贴内生化与闭环供应链的短期均衡结果分析[J]. 系统工程 2013(08)
- [7].图书馆占座的博弈分析[J]. 知识经济 2014(13)
- [8].博弈论视域下高校师生角色定位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9].基于博弈理论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激励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5)
- [10].对于“两个社会”问题的博弈分析[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03)
- [11].不透明销售的顾客退货政策选择[J]. 运筹与管理 2019(12)
- [12].非法采矿的博弈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1)
- [13].考虑消费者社会影响下的企业返利策略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20(09)
- [14].税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J]. 税务研究 2008(06)
- [15].模糊环境下寡头垄断企业战略投资期权博弈模型[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6].演化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4(07)
- [17].运用经济学框架分析山东生姜价格的变动[J]. 企业导报 2016(18)
- [18].多企业产量策略多维博弈研究[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2(04)
- [19].中美评级机构博弈[J]. 价值工程 2012(15)
- [20].数字时代的社会秩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中国工业经济 2020(09)
- [21].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的博弈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06)
- [22].从忠诚的角度透视行政伦理——基于一种描述的视角[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0(02)
- [23].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窜货成因及整治措施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7)
- [24].基于博弈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11)
- [25].“三鹿奶粉事件”背景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博弈分析[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6].常见拍卖形式的均衡出价策略及其特征[J]. 系统工程 2009(09)
- [27].2-2可替代产品供应链的渠道选择及均衡分析[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1(02)
- [28].绿色供应链企业协作发展动态演化博弈分析[J]. 物流技术 2015(18)
- [29].环境保护的博弈论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08)
- [30].农村信用社惜贷现象的博弈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