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种植
作者: 张颖珍
导师: 王汉宁,卢九涵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性,稳定性,相关系数,通径系数,栽培技术
文献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2003年引入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16个为供试种,以中单2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区、泾川县、庄浪县等地进行丰产性、稳定性试验。在平凉农业学校试验场进行栽培技术。用不同的方法对这16个玉米新品种在平凉市的丰产性、稳定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穗部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丰产性分析,筛选出了高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5个,将它们的单产、比对照增产率、主效应值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①C9904(V9)、12695.1Kg/hm2、20.6%、2.88>②沈单16(V8)、12160.1Kg/hm2、15.53%、1.82>③沈单10号(V1)、12t45.1Kg/hm2、15.39%、1.78>④金穗2001(V16)、12060.0Kg/hm2、14.58%、1.61>⑤协单969(V4)、11600.1Kg/hm2、10.21%、0.7。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在高产的5个品种中,沈单10号(V1)高产稳产(其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相对比较小),是个较理想的杂交品种。可在本区大面积种植。其它的几个品种稳定性比较差。其中金穗2001(V16)稳定性最差(其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相对比较大)。它们对环境条件特别敏感,具有特殊适应性,一旦有适应其生长的优越环境条件,它们就能获得高产,一旦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减产严重。将它们的稳产性排列如下:沈单10号(V1)>协单969(V4)>C9904(V9)>沈单16(V8)>金穗2001(V16)。C9821(V14)是这16个品种中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但产量较低(11325.0 Kg/hm2),比对照增产达到7.60%,主效值为0.15,环境好坏对其影响不大,其不仅可以在山区大面积种植,在育种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基本材料。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按不同的生产水平和栽培条件,选择种植不同丰产性、稳定性的品种,以发挥其增产潜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穗长等9个性状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玉米穗长与籽粒产量达到0.01的极显著正相关(r=0.6816**)。果穗粗、秃顶长与秃顶率与籽粒产量之间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通径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玉米果穗行粒数对子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P=0.4981),其次是出籽率(P=0.4797)、穗轴粗P=0.4590、穗长(P=0.4040)、百粒重(P=0.2792)等。所以,在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育种中,要高度重视果穗行粒数、出籽率、穗轴粗、穗长、百粒重等好的类型。对果穗粗、秃顶长与秃顶率等性状的选择可适当放宽标准。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把杂交种的各农艺性状协调到最佳程度。通过栽培技术研究确定,豫玉22号,长城9904、沈单10号在本市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金穗2001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且以地膜覆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玉米生产及应用状况
1.2 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必要性
1.3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产性的研究
1.4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效应研究
1.5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栽培技术研究
第二章 试验区自然生态概况及试验材料
2.1 试验区自然生态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地点
2.2.2 供试材料来源
2.2.3 供试材料特性
第三章 试验方案
3.1 丰产性、稳定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研究试验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记录与测定项目
3.2 密度试验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记录与测定项目
3.3 统计分析与方法
3.3.1 丰产性分析方法
3.3.2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3.3.3 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方法
3.3.4 密度试验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产量结果的丰产性分析
4.2 各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4.2.1 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
4.2.2 用适定性参数分析
4.2.3 用回归系数法分析
4.2.4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
4.2.5 小结
4.3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效应分析
4.3.1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4.3.2 玉米穗部性状与籽粒产量通径分析
4.3.3 小结
4.4 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1 直观分析
4.4.2 方差分析
4.3.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丰产性稳定性讨论
5.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效应讨论
5.3 密度试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主要结果
6.1.1 筛选出了既高产又稳定的粮饲兼用型品种
6.1.2 进行了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分析
6.1.3 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确定出了最适宜种植密度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张颖珍简介
发布时间: 2008-08-11
参考文献
- [1].干旱对我国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D]. 王思思.山东农业大学2009
- [2].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杂交种形态生理特征研究[D]. 连艳鲜.河南农业大学2000
- [3].黄淮海夏玉米区高产杂交种形态生理特征研究[D]. 张守林.河南农业大学2010
- [4].甜荞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表现分析[D]. 钱一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 [5].五节芒与荻杂交种的鉴定及其性状变异研究[D]. 朱玉叶.湖南农业大学2013
- [6].甘肃中部半干旱区主推玉米杂交种抗旱性研究[D]. 司强.甘肃农业大学2006
- [7].小麦K型杂交种及其“三系”根系发育特征的比较研究[D]. 史晓江.河南农业大学2007
- [8].五个强优势陆地棉杂交种的优势比较[D]. 程启红.华中农业大学2009
- [9].优良玉米杂交种安玉13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D]. 芦连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 [10].三个陆地棉杂交种的产量杂种优势表现及其生理基础[D]. 曾斌.南京农业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D]. 陈亮亮.甘肃农业大学2013
- [2].农牧交错带地膜春玉米生态特征及其氮肥效应的研究[D]. 王瑞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3].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夏玉米需水量的计算[D]. 汪顺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4
- [4].不同栽培措施对杂交玉米种子产量的影响[D]. 王斌.甘肃农业大学2005
- [5].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籽粒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D]. 李浩川.河南农业大学2007
- [6].荞麦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及评价研究[D]. 高金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7].优质青贮玉米新饲玉5号(新实多2号)生产性能研究[D]. 霍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8].粮饲兼用型玉米青贮产量和品质形成及调控研究[D]. 朱霞.四川农业大学2004
- [9].密度和施氮量对粮饲兼用型玉米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D]. 赵勇.四川农业大学2005
- [10].广西玉米生产发展现状、面临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对策研究[D]. 杨为芳.中国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