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福建省耕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类型分布图为主要信息源,以土地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为评价指标,借助GIS与趋势面分析等数学模型集成技术,通过综合分析反季节大白菜、花椰菜正常生长对气候(月均温和日照时数)、土壤环境(pH、有机质、钾、磷、耕层厚度和质地)、地形(坡度和坡向)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区位、灌溉条件)等四方面14个因子,开展福建省反季节大白菜和花椰菜用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用地集中连片性、用地适宜性和交通通达性等因素,进行福建省反季节大白菜、花椰菜用地区划研究,旨在为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适宜种植反季节大白菜的耕地总面积为130882.37 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82%,其中高度、中度和一般适宜用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反季节大白菜适宜用地总面积的10.46%、26.38%和63.16%,表明全省反季节大白菜适宜用地质量不高;宁德、泉州、龙岩、三明和福州市的反季节大白菜适宜用地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合计面积占全省适宜种植反季节大白菜用地总面积的86.56%;高度适宜用地主要分布于宁德和南平,合计占全省高度适宜种植反季节大白菜用地总面积的93.86%。福建省适宜种植反季节花椰菜的耕地总面积为208307.79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5.63%,其中高度、中度和一般适宜用地面积分别占全省反季节花椰菜适宜用地总面积的10.52%、34.05%和55.43%,表明全省反季节花椰菜适宜用地质量也不高;宁德和三明两市的反季节花椰菜适宜用地合计面积占全省反季节花椰菜适宜用地总面积的51.65%;高度适宜用地主要分布于宁德和南平市,合计占全省高度适宜种植反季节花椰菜用地总面积的86.02%。2.福建省反季节大白菜种植区划用地总面积46855.24hm2,占全省反季节大白菜适宜用地总面积的35.80%,其中优先、次优先和一般种植区面积分别占全省反季节大白菜种植用地区划总面积的11.79%、37%和51.21%;宁德市在反季节大白菜优先、次优先和一般种植区用地面积上均占优势,应作为全省反季节大白菜种植用地的重点发展区,屏南、政和、寿宁和周宁县应成为全省反季节大白菜种植的优先发展区域。福建省反季节花椰菜种植区划用地总面积90647.50hm2,占全省反季节花椰菜适宜用地总面积的43.52%,其中优先、次优先和一般种植区面积分别占全省反季节花椰菜种植用地区划总面积的10.55%、37.37%和52.08%;宁德市在反季节花椰菜优先、次优先和一般种植区用地面积上也均占优势,应作为全省反季节花椰菜种植用地的重点发展区,屏南、政和、寿宁和周宁县应成为全省反季节花椰菜种植的优先发展区域。根据福建省反季节大白菜和花椰菜种植用地适宜性评价和用地区划结果,联系全省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现状,提出福建省反季节大白菜和花椰菜适宜用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布局优化对策:(1)增强政府的引导功能,制定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激励政策;(2)因地制宜地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优化反季节蔬菜用地布局;(3)改进栽培和种植技术,改良和培肥中度和一般适宜用地;(4)科学区划,注重水土保持,保证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