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虎豹河北省南和县贾宋学区明德小学054400
在实施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真正的主角,教师的地位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绝不能越俎代庖、越位行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如何做到这一点?本人以为应坚持“讲读结合”、“讲议结合”、“讲激结合”,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一、讲读结合,体验深化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读得“言从字顺”,即读通、读懂、读得流利。时下有的课堂,学生读也读不懂,说也说不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泡沫直冒”,归纳段意,提炼主题,完事了,学生一无所知,最基本的字词都读不准,句子读不通。“得意不忘形”,说得就是时下部分课堂不注重语言文字及其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只讲“意”不清不楚,简直就是空中楼阁,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高处不胜寒”,学生仍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词语、读通句子,初步领会词句的书面意思,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再读加深理解,基本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中句段的意思。
最后,读出“语文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读味”中要体现的就是情,做到“情”与“语言文字”的一致性,即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读出语言文字所囊括的宽度和厚度。如“天高云淡”,要读出在晴朗的蓝天上飘着一朵又一朵的白云,看见此情此景所产生的一种开阔、宁静的思想感情,将此情融入语言文字中,通过自己的口读出来,这就是“熟读成诵”的境界、“朗诵”的境界、“诗人”的境界。
二、讲议结合,激发好奇心
小语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班级的角度看也是课堂讨论,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1.在“议”中悟“道”。如《珍珠鸟》一课,珍珠鸟开始离“我”较远,然后一点点挨近,最后淘气地陪伴我。在珍珠鸟行为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可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开展小组辩论赛,在辩论中拓宽思路、明白道理。有的学生说:鸟儿因为“我”的亲近,有了依靠,思想上懒了下来,认为以后有吃的了,用不着再到处奔波劳累;有学生说:鸟儿与“我”和谐相处,是作者爱鸟的体现;有学生说:人爱鸟,鸟爱人,让世界充满爱。这是多么美妙的声音,这就是“议”的作用。
2.“议”中激“奇”。“出奇不穷、出奇取胜、出奇制胜、出奇致胜、出奇不意、争奇斗妍”无不与“奇”挂钩,无不与“思维独特”、另辟蹊径挂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争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求异思维。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师可以帮学生归纳诸如加一加、谜语识字、象形识字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识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现,如结合名字、结合地理位置、自编顺口溜等。
三、讲激结合,启迪智慧
在教学中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时点拨。从听课的情况来看不少的老师满堂课地串讲、串问,教师占据了课堂这一主阵地,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其对知识的学习索然无味。
1.激在关键处,引导思考。如一年级教材第七课《生日礼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体会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的感受,可以问道:“假如你被父母关在家里,你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一只小鸟,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肯定会说孤独、不自由、心里难受等,心情肯定是沉重的、难受的,然后指导学生用读来体现这种心情,情与言融为一体,言为心声。每篇课文都有重点段、重点句,也可以在这些关键处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激励参与。在课堂上,不少学生回答非常精彩,作为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应该及时肯定,指明方向,如“读得真有感情”、“你说的思路很清晰”、“你这个字的音读得非常准,能给大家再示范一次吗”等,通过语言,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产生兴奋点,从而全身心投入听课,参与到整堂课中来。
3.以图片为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的是该篇课文重点部分,作为教师应仔细分析,思考如何将图片与文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访兰》一文中有三幅图片,一幅画的是父子俩来到大山深处,有几十丈的山崖,山崖深不见底,山边有许多兰草,这幅画所要叙述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长在这种地方的花草。体现的就是一种不俗,有助于加深对父亲所说的话的理解。另外两幅画,画的是兰草和花,加深了学生对兰草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兰草更加亲切、更加接近。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以读为中心,读中体验、读中悟道、读中深化。教师应适时点拨,少讲多思,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