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体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口腔正畸,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牙槽骨,牙根吸收状况
计算机体层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艳[1](2019)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测口腔正畸中牙槽骨、牙根吸收状况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检测口腔正畸中牙槽骨、牙根吸收状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患者92例,均接受CBCT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中切牙牙槽骨厚度、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下颌、上颌根尖部、根中部、牙颈部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颌、上颌侧切牙牙根长度[(20.63±1.20)mm、(19.41±0.85)mm]、中切牙牙根长度[(21.12±1.19)mm、(21.74±1.02)mm]小于治疗前[(21.84±1.52)mm、(20.39±1.27)mm]、[(22.84±1.37)mm、(22.31±1.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存在一定牙根吸收现象,但未见明显牙槽骨改建,CBCT检测可对口腔正畸患者牙根吸收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预防牙根吸收提供确切信息。(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张宇晶,刘露,许伟[2](2019)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设备属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开展临床试验面临着诸多困难,急需审评机构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的要求。CT设备临床评价可按照采集模式、重建方法和后处理功能划分为3个独立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临床路径进行评价;成熟且风险已知的CT设备通常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技术改进型CT设备的临床评价,支持性资料应与企业宣称的预期用途、技术风险及技术成熟程度相适应;如果非临床研究资料和样本临床图像可以证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则不需要临床试验证据;进口产品可以利用上市后临床经验数据进行评价。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要求,有助于指导该类产品生产企业准备适当的临床评价资料,减少不必要的临床试验,使其产品尽快获得上市应用,并使患者受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9期)
[3](2019)在《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系统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CT成像质量对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医疗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在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软件进行质量评价过程中,在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检测结果难以互认。因此,有必要对基于动态心血管体模的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形成共识。在2019年3月召开的专家共识会上经充分征求放射医学、临床工程学专家意见,结合CT心血管成像软件符合性评价研究结果,形成并通过《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系统(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该共识结合理论与实践,讨论了CT动态心血管体模组成结构、功能特征与临床意义,详细阐述了在CT心血管成像软件质量控制中的检测条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以期更好地规范利用动态心血管体模对CT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4](2019)在《关于发布《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2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卫通[2019]3号现发布《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两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WS 519—2019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23-2019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T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上述标准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特此通告。(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法制》期刊2019年03期)
朱思光,孙倩[5](2019)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NSCLC患者18F-FDG-PET/CT检查结果,测量淋巴结短径、标准化摄取值(SUV)、CT密度及纵隔血池CT密度等,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手术和病理学结果为对照,分析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68例NSCLC患者中,共有398枚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64枚。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短径、淋巴结SUVmax和病灶SUVmax高于未转移者,转移者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低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PET/CT综合分析法为78. 13%、80. 24%、79. 90%,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0. 85为临界值时为75. 00%、76. 95%、76. 63%,二者联合时为93. 75%、86. 23%、87. 44%,二者联合时诊断效能显着高于二者单独时(P <0. 01)。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均可作为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彭刚,周旸[6](2018)在《计算机体层成像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以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节约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传统的CT实验教学受临床工作、设备数量和伦理学方面的限制,不适用于大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设计与开发CT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实现实验教学创新,开展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教学。(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21期)
孟鑫,郭宏,王丽,周健,赵文静[7](2019)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明确后进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十分关键。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18)F-FDG PET/CT)可显示病灶的形态、累及范围与代谢情况,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的价值非常有必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SCLC预后的预测评估。方法选取2007—2016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叁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初诊SCLC患者86例,局限期45例、广泛期4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8)F-FDG PET/CT检测局限期SCLC患者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平均值(SUVmean)、峰值(SUVpeak)、病灶固定阈值为40%SUVmax时的肿瘤代谢体积(MTV)与糖酵解总量(TLG),以及广泛期SCLC患者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所有病灶的最大SUVmax、MTV之和(MTVsum)、TLG之和(TLGsum)。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局限期与广泛期SCLC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TNM分期、全身化疗、预防性全脑照射治疗(PCI)、乳酸脱氢酶(LDH)≥245 U/L、癌胚抗原(CEA)≥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5.2μg/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SCLC患者胸部放疗(TRT)比例高于广泛期(P<0.05)。随访3~105个月,生存29例,死亡57例。中位OS、PFS分别为21.3、30.6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9%、51.2%、29.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6%、43.0%、32.6%。局限期SCLC患者生存24例,死亡21例;广泛期SCLC患者生存5例,死亡36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OG评分3~4分[HR=3.118,95%CI(1.196,8.131)]、TNM分期Ⅲ期[HR=7.739,95%CI(2.017,29.691)]、TLG[HR=1.056,95%CI(1.004,1.111)]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TLGsum[HR=3.898,95%CI(1.132,13.426)]是广泛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DH≥245 U/L[HR=4.957,95%CI(1.080,3.353)]、MTV[HR=1.205,95%CI(1.008,1.440)]是局限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COG评分3~4分[HR=5.555,95%CI(1.697,18.183)]、LDH≥245 U/L[HR=2.898,95%CI(1.326,6.335)]、TLGsum[HR=3.898,95%CI(1.355,11.211)]是广泛期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指标能有效预测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其中TLG、MTV分别是局限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TLGsum是广泛期SCLC患者OS、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SUVmax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冲,赵安超,邢丹,刘月[8](2018)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和低管电压诊断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肢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恶化可引起血管病变,造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等严重并发症出现,不利于患者预后~([1])。因此,有效判断DM患者是否存在ASO对其预后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诊断下肢血管性疾病,但其电离辐射可对人体机能形成一定损伤,有众多学者提出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减少辐射剂量,降低CTA检查危害~([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62例(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周诚忠,夏海波,夏炎春,宋永浩,李定旺[9](2018)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引导下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引导下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引导下IMRT组(A组)23例和普通CT定位IMRT组(B组)25例,2组都采用IMRT技术,采用95%PTV 60 Gy/30次,2Gy/次,5次/周。结果放疗结束1~3个月后复查胸部增强CT评价肿瘤情况。A组PET-CT融合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98.16±83.2)cm-3,而B组普通CT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269.12±96.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9%、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出现Ⅲ、Ⅳ度急性不良反应,A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3.0%、17.4%,明显低于B组的40.0%、60.0%(P均<0.05)。A组与B组的1、2、3 a局部控制率分别79.1%、59.5%、48.3%和69.2%、56.6%、40.7%,1、2、3 a生存率分别为68.2%、33.6%、21.3%和50.5%、25.5%、1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ET-CT引导下IMRT治疗老年晚期NSCLC,能精确指导靶区勾画,减少GTV的体积,降低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肿瘤基础与临床》期刊2018年02期)
薛俊玲[10](2018)在《叁维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可视化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将一系列二维图像数据(图像或图形模型)经过计算重建为叁维图像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直观显示、处理。计算机体层成像是将X线成像检查技术与数学计算、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结合产生的断层成像方法。文章对叁维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其能够把一系列连续的二维断层图像重建为可以任意角度观察的叁维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对病灶进行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计算机体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设备属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开展临床试验面临着诸多困难,急需审评机构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的要求。CT设备临床评价可按照采集模式、重建方法和后处理功能划分为3个独立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临床路径进行评价;成熟且风险已知的CT设备通常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技术改进型CT设备的临床评价,支持性资料应与企业宣称的预期用途、技术风险及技术成熟程度相适应;如果非临床研究资料和样本临床图像可以证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则不需要临床试验证据;进口产品可以利用上市后临床经验数据进行评价。明确CT设备临床评价要求,有助于指导该类产品生产企业准备适当的临床评价资料,减少不必要的临床试验,使其产品尽快获得上市应用,并使患者受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体层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晶艳.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测口腔正畸中牙槽骨、牙根吸收状况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9
[2].张宇晶,刘露,许伟.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临床评价[J].中国医学装备.2019
[3]..医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系统心血管成像软件临床应用质量检测技术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装备.2019
[4]..关于发布《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等2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J].中国卫生法制.2019
[5].朱思光,孙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6].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彭刚,周旸.计算机体层成像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卫生职业教育.2018
[7].孟鑫,郭宏,王丽,周健,赵文静.~(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代谢指标对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
[8].张冲,赵安超,邢丹,刘月.糖尿病下肢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和低管电压诊断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
[9].周诚忠,夏海波,夏炎春,宋永浩,李定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引导下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
[10].薛俊玲.叁维可视化技术在计算机体层成像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8
标签:口腔正畸;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牙槽骨; 牙根吸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