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会与变化同步——0TC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廷宇[1](2021)在《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文中研究表明技能工资差距是指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技能工资差距逐年扩大,引发了学界的思考。以Feenstra&Hanson(1996)为首的研究认为外包这一新兴的国际分工贸易模式是引致技能工资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迭代,各国企业间的沟通成本迅速降低,使得跨越不同国境的“碎片化”生产模式成为可能。外包的核心原理在于,发达经济体中的跨国企业为维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中,从而构成了中间品贸易的图景。发达经济体将中间品生产过程外包至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过程中,对于本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显着影响,中间品生产过程的转移使得大量位于低端制造业的本国非熟练技能劳动力面临绝对工资降低、失业或职业转换等问题。事实上,从接包方视角来看,承接中间品生产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技术密集度的中间品产品制造环节可能会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改善、产品价格变动、技术溢出等渠道作用于本国劳动力市场,从而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要素扭曲视角来看,承接外包水平的上升可能会通过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进入退出条件的改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等途径降低行业内垄断,改善福利损失与要素市场扭曲,进而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产品价格变动视角来看,承接外包水平的变化可以引致产品价格变动,进而影响要素相对需求变动,并影响技能工资差距;从技术溢出视角来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等途径吸收发包方的前沿技术,进而影响技能工资差距。遗憾的是,现有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多数集中于发达经济体,针对承接外包一方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总体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将承接外包纳入现有中间品贸易理论模型之中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场景。本文将从要素扭曲改善渠道、产品价格变动渠道、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工资分布视角入手,通过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探究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仅能够扩展与丰富现有中间品贸易理论,而且对新时代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政府定位不平等现状、实施民生举措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与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文章探究了承接外包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改善渠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构建了承接外包通过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利用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并探讨了异质行业的情形。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能够有效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现状;(2)承接外包通过改善要素市场扭曲进一步促进了其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抑制作用;(3)承接外包的扭曲改善效应主要集中于低技术行业,在高技术行业中不显着。其次,文章探究了承接外包通过产品价格变动渠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扩展了Hijzen(2007)的贸易外包模型,随后利用委托工资结构模型探究了异质性承接外包指标的产品价格变动渠道对于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引致的产品价格变动可通过要素偏向效应与行业偏向效应两种渠道影响工资差距;(2)狭义承接外包对于行业整体工资水平与产品价格均产生了显着负向的影响;(3)狭义承接外包的产品价格效应显着降低了中国高技能劳动力与中、低技能劳动力间的工资差距,并且这一作用主要由要素偏向效应所主导。再次,文章探究了承接外包通过技术溢出渠道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扩展了Acemoglu&Autor(2011)的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随后基于多年份CHIP数据,并结合多层线性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模型推演得到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与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均引致了高技能劳动力和中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中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缩小的工资极化现象;(2)承接外包对低技能群体和高技能群体的工资具有明显的非对称影响,相对而言其更偏向于促升高技能劳动群体的工资水平;(3)承接外包进一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诱发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极化。最后,文章从工资分布视角探究了承接外包对于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结合微观数据探究了承接外包对于不同工资分位群体的影响差异,随后进一步结合随机截距多层线性模型、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以及无条件分位数分解法等计量手段,从组内效应、组间效应等多维度视角剖析了技能工资差距的形成机理以及承接外包影响工资分布的作用途径。结果显示:(1)承接外包显着促进了工资分布的两极分化,但对工资多极极化的影响不显着;(2)承接外包在职业和教育层面上均存在显着的极化促进作用;(3)承接外包对于高工资群体的偏向逐渐减弱,从而降低了其对于工资极化的推动作用,并且此作用源自其工资结构效应而非工资构成效应。在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承接外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尽管本文研究显示承接外包能够显着降低技能工资差距,但工资差距的降低主要源于现阶段中国参与国际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为主。随着贸易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产业链话语权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的贸易产品中,创新驱动产品与生产性服务产品的市场份额必然会不断扩大,这会进一步刺激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扩大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有关部门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福利措施,否则在国际经济贸易新格局下,国内的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被进一步拉大,从而激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许春丽[2](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黄智[3](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长期高于90%,为中国对外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近几年的现实观察中,一些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制造业出口增长呈放缓趋势,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其出口竞争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出口竞争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以下问题: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哪些因素驱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贸环境中,如何科学地指导制造业提升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详细讨论,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并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围绕国际分工理论凝练本文理论脉络,梳理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法,对近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夯实本文研究基础并拓展研究视角。第三章对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展开研究。本章从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入手,接着分析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国际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第四章为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算和分析。本章分别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中国制造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层面的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规模竞争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近年整体质量竞争力处于停滞状态,且传统统计模式下放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增加值贸易统计更适合当前国际分工的实际情况;细分制造业行业的出口竞争力演化趋势具有较大差异,但鲜有兼具规模和质量竞争力的行业,进一步证实了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综上,中国制造业出口距离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五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技术创新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经济复杂度和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六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本章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共同影响下仍然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即加深垂直专业化水平可以抵消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作用。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分工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三个方面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整体而言,本文可能在以下两方面形成创新点。第一,理论层面的创新。本文在统一的研究范式下,对影响出口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本文着重突出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复杂度的影响,并构建理论机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其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统筹于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分工深化和经贸环境变化之间的两难问题。第二,实践层面的创新。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测度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变化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在拓展研究边际的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基于全文多个结论,结合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等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脉络,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薛立德[4](2021)在《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08年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1]开始,比特币(Bitcoin)本身及其底层框架——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都获得了学术界及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都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应用范围已扩展至金融、物联网、公共服务、数字版权、医疗、车联网等领域。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它本质上是一个共享的、容错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库。在去中心分布式的场景中,区块链几乎要达到最高的容错等级——拜占庭容错。因此,很多区块链算法不得不牺牲一定的安全性或效率或去中心化来达到特定的目标性能。但即便如此,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包括但不限于:高昂的通信成本及存储成本造成的低吞吐量;网络环境的差异及迭代造成不公平竞争(例如,挖矿)和高度的中心化;量子计算未来会带来的对于区块链所需的密码学基础的毁灭性冲击。具体地说:首先,为了完成高容错性,区块链系统中的所有(全)节点必须备份所有必要的信息以达成共识,这必然导致复杂的通信任务,尤其在网络带宽拥塞时,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将会大幅度下降,而且过多冗余的备份也对节点造成了巨大的存储压力,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区块链系统的上述表现会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差;其次,引起网络带宽不均衡的网络迭代升级(例如,4G到5G时代的过渡)会造成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型区块链系统的公平性失衡及中心化加剧,除非所有节点均放弃更大的带宽带来的更高的效率;最后,随着量子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区块链的经典密码学基础(例如:非对称密钥、哈希函数等)将被摧毁,根据Shor的算法[2],任何RSA安全系统完成的加密都将在短时间内解密,而传统的哈希操作也可以通过Grover搜索算法来加速[3]。因此,为了应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案:两个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拜占庭共识协议,一个自适应的区块链分片扩展协议和一个针对PoW型区块链系统公平性的解决方案,此外,针对应用层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频谱管理系统和一个去中心化价格歧视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量子拜占庭共识协议的研究上,Fitzi等人和Gaertner等人提出的3方量子可检测拜占庭共识协议(Detectable Byzantine Agreement,DBA)[4-5]存在着无法扩展至多方情况、实用性较差以及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基于先前的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实用的协议,其可以扩展至包含任意t(t<n/2)个错误节点的n节点网络,并且只需要一些非常简单的纠缠状态和少量的数字签名。本文的协议与激励机制相匹配,以实现最佳效率:只需要一轮的协议执行和O(mn)消息复杂度,其中m是常数参数。(在最坏的情况下,整个网络需要t+1轮和O(n2t)消息复杂度,但是奖励机制将有效地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然后,为了突破经典拜占庭问题的限制,本文重新设计了共识的量子纠缠态,并提出了新的量子可检测弱拜占庭共识协议(Detectable Weak Byzantine Agreement,DWBA),DWBA协议不需要任何非对称加密的经典密码学基础,并且其实现了用有限的量子资源完成对无限经典信息量的共识(这是之前的协议没有达到的),此外它还可以容忍任意数量的错误节点,即,最优的容忍界。在效率方面,DWBA仅需要O(1)的通信轮次和O((n-t)2)的消息复杂性,这比之前的协议降低了一个数量级。·针对5G网络不断覆盖的场景,本文研究了底层网络(例如:网络带宽)的升级对于PoW型区块链突破当前的性能瓶颈(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效用及节点公平性、去中心化之间的制约关系。结论表明,除非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优质网络资源,否则系统只能在公平性(或去中心化)和效率之间选择其一。这意味着PoW型区块链无法享受网络升级带来的突破,或者必须浪费某些节点的计算能力。无论如何,这将浪费大量资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可确保不浪费系统中的所有计算能力,同时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对当前带宽资源的利用达到较高水平。此外,相关的原型实验表明,此解决方案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性之间实现了出色的平衡。·目前,许多分片区块链协议牺牲了一些重要性能以提高可扩展性,这使它们复杂且不安全。此外,要实现恒定的(而不是线性的)交易通信成本(Communication Cost Per Transaction,CCPT)是许多分片协议面临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 EZchain,这是一种基于“被动分片”的可扩展的区块链协议,其可以达到比传统分片协议更高的安全性。使用固定的初始化参数,EZchain的CCPT期望值是一个常数,与网络的大小无关。此外,不需要信标链的EZchain节点的存储成本也接近恒定,并且不会随网络规模和交易的增加而变化。自适应分片也不需要交叉分片交易、网络分片算法和反Sybil攻击验证,因此EZchain非常简洁高效。此外,多达100,000个节点的原型实验也验证了 EZchain的性能,结果表明EZchain的设计满足了先前的预期目标。·在区块链应用层,本文提出了两个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协议:首先,不断发展的5G和物联网(IoT)技术引起了人们对频谱的使用和管理的更多关注。区块链是一个很好的潜在解决方案,但是基于中本共识的方案具有较低的频谱利用率和高交易延迟。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区块链的频谱交易协议—STBC(Spectrum Trading Blockchain),其旨在提高效率,简洁性和安全性。STBC使用一种新的共识机制来快速确认交易,同时最多容忍n/3个恶意节点(n是节点总数),并且其实现代码非常简洁。并且此协议采用类分片思想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扩展性。由于频谱交易的特殊性,需要保护交易节点的隐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临时的匿名交易方案,可以有效地防止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此外,理论分析表明,STBC还可抵御双花攻击。本文的协议的原型评估表明,与最新的区块链频谱交易方案相比,该协议将频谱利用率提高了约30%,同时将交易确认延迟减少了约12.5倍。其次,随着大数据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歧视,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价格歧视解决方案。首先给出了价格歧视的数学定义,这需要系统满足一致性和及时性。分布式区块链可以使商家的不同定价对消费者透明,从而满足一致性。本文的协议的aging窗口和验证机制可确保在固定时间内,任何节点之间在价格共识或价格歧视方面都不会存在分歧,这符合及时性。此外,本文也通过原型实现和多达100个用户节点的实验来评估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协议可以实现所有预期目标,并且可以以较高的概率保证最优价格的共识。
祝洪章[5](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沈思远[6](2021)在《“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持续四十二年经济高速增长期,其中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同时出现且持续数十年的成就令人惊叹。原因是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起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释放了大量的处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尽管当时的经济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经济与贸易仍存在由于劳动力的过剩带来的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政策调控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使得经济得以稳定增长。但近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和具有符合社会持续生产需求的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及其规模分别在2010年和2013年相继进入转折点。自从2004年中国东南沿海及珠三角地区初现“民工荒”以后,招工难的问题显现,出现了工资上涨现象。中国人口结构形势发生重大转变,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传统“人口红利”丧失。这引发劳动力日益短缺进而导致工资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资本边际报酬出现较大幅度递减,传统有招工需求的职位发布者成本逐渐增高,成为当下有招工需求的职位发布者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传统“人口红利”是大量廉价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与产业转移的数量型结合转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人口机会窗口时期通过制度与环境发展实现的经济效益,即当适龄劳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占比较大时,该经济主体将拥有充足的生产力供给并带来较大的边际资本回报率。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可依据大国优势发展--“新人口红利”,并通过庞大未被激活内需带动产业升级,进而带来大量人力资源培养的消费型与质量型结合的良性经济内需型循环。本文衍生职业搜寻模型DMP模型和代际交叠模型OLG模型,证明了在当前国情下,通过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内需推动和质量型发展模式,中国更高生产力的人力资源可以带来的内需发展潜力巨大。消费数量扩大、质量升级与产业升级有助于中国形成更高的的供给需求均衡点,形成国内经济内需型循环。这是在当前人口结构下中国可以利用社会的消费的扩大达成新的经济增长均衡,也就是“新人口红利”。通过模型推导,显示了中国应该发展“新人口红利”下走大国国情下高质量的内需型发展道路。
金慧颖[7](2021)在《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办好乡村教育,而乡村教育的短板在于小规模学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借助信息化优势,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当前利用信息化为乡村小规模学校供给教学资源已做了诸多探索,但适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仍供给不足,成为阻碍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探索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现状,揭示影响其供给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切实保障优质教学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经由量性与质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对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开展深入研究。首先,经由文献研究法,对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与经验。明确信息化、乡村小规模学校、供给、优质教学资源、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概念,掌握研究的核心关键词。对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将其作为研究的指导理论。其次,在明晰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调查的目标、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方法进行设计,指导本次调查的开展。再次,通过对河北省6个地区(石家庄、保定、承德、邯郸、邢台、张家口)的137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问卷调查量性数据和实地调研访谈收集的质性资料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存在积极一面和消极困境,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为主,通过从教学资源库下载使用资源,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直播课堂共享教学资源正在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但仍存在供给主体之间为单向的合作联系;教学资源供给总量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量”的供给不足、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结构单一,“样”的供给不全、供给脱离乡村生态,“乡土”资源缺乏;缺乏自我内生供给,校本资源库建设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然后,结合理论指导和访谈进行归因,发现各方认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项目的开展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完善,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供给生态环境,是影响教学资源供给的积极原因。供给主体参与程度不够且协同性差、教学资源分层开发且以城市教育为本、需求主体获取利用整合开发资源能力弱,区域共建共享差、供给反馈渠道不通、基于反馈信息的供给调节缺乏、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保障不完善。即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导致教学资源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建设完善的供给机制出发,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格局;提供优质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性获取;利用信息化实现供给主体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互动反馈以及基于反馈信息精准化调节;实现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在资金、设备、师资培养方面的联动式保障。
马世忠[8](2021)在《小卫星组网的路由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全球小卫星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在动态场景下,由于小卫星星座网络模型在结构上更接近无线自组织网络(Ad-hoc),因此小卫星星座的动态路由算法要引入Ad-hoc的路由技术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小卫星在高动态时变拓扑下的组网要求,本文提出了小卫星集群组网的路由方案,建立了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到网络层的星间自组织网络架构。物理层主要完成无线数据收发,为上层网络通信提供可靠的无线通信信道。数据链路层采用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的方式建立全网的信道复用机制,对信道进行合理分配。网络层采用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OLSR),对传统的 OLSR 协议进行优化,使其适用于小卫星组网场景,减少系统开销并缩短路由收敛时间。OPNET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小卫星组网路由方案表现出了优秀的时钟同步速度,较低的端到端时延,以及路由快速收敛等优点。其次,本文针对小卫星自组织网络在高负载高动态场景下采用不可靠路由经常出现丢包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星间链路感知的OLSR路由抗毁机制OLSR-LT,该机制先利用接收到的2个连续的HELLO消息的接收功率,载波频率等参数计算出小卫星自组织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的链路保持时间,再根据链路保持时间和多径路由技术选择一条备用路由,当主路由忙或排队时启用备用路由来保证路由协议的可靠性。OPNET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OLSR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OLSR-LT有效提高了数据分组到达率,降低了端到端延迟和分组排队时间,提高了小卫星网络传输的实时性。最后,本文在小卫星路由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FPGA+Linux”的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该系统包括四个小卫星自组织网络节点,每个节点能实现接入、组网和无线数据通信的基本功能,能满足高动态场景下的高效组网需求。
涂岗刚[9](2021)在《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源网储”多元互动控制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呈现出大系统互联、大容量远距离高压输电以及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正遭受严峻挑战。鉴于此,本文聚焦于现阶段电力系统中的功角稳定与频率稳定问题,并基于“源源互动”、“源储互动”与“源网+源内互动”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与优化策略,有效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基于分布式控制的多同步发电机协调控制基于分布式控制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发电机平均相对转速偏差反馈的分布式电力系统稳定器。在该稳定器中,本地同步发电机获取其邻居同步发电机的转速信息,并通过调节自身励磁电压,驱使自身转速向其邻居同步发电机的平均转速运动。通过上述同步发电机与同步发电机之间的互动(源源互动),在系统受到扰动后,该稳定器可以快速地实现多台同步发电机的转速一致。理论分析表明,该稳定器提高了同步发电机之间的阻尼比,因而有效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性。二、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储能阻尼控制在详细地建模分析同步发电机与储能之间的能量交互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储能阻尼控制器。在该控制器中,储能获取同步发电机的转速信息,并通过调节储能电流去改变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通过上述同步发电机与储能之间的互动(源储互动),该控制器可以提高同步发电机的阻尼系数。理论分析表明,该控制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阻尼比,因而有效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性。三、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器。在该控制器中,本地储能获取本地同步发电机的加速功率与转速信息,并通过调节本地储能电流去改变本地同步发电机的电磁功率,进而去控制本地同步发电机的加速功率至期望值。通过上述同步发电机与储能之间的互动(源储互动),该控制器可以使同步发电机解耦,并使同步发电机按期望轨迹运动。理论分析表明,在系统受到扰动后,该控制器首先使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在有限时间内跟踪上预先设定为成比例于同步发电机额定转速偏差的期望值;接着使多机系统中相互耦合的同步发电机解耦,并使同步发电机转速指数收敛至额定值;最终使同步发电机快速地恢复同步运行。四、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的风机转速与桨距角协调控制为使风机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Fast Frequency Response,FFR),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机减载的FFR策略。在该策略中,风机获取电网的频率信息,并通过自身内部转速控制与桨距角控制的信息交互,协调地控制风机的转速、桨距角以及与向电网输出的有功功率。通过上述风机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源网互动),以及风机内部转速控制与桨距角控制之间的互动(源内互动),该策略可以实现风机协调地参与电网FFR,最终提升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理论分析表明,相比于现有策略,该策略具有工程应用难度低、电网调频能力强的优点。五、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的风电场多风机协调优化为使风电场中多台风机协调地参与电网FFR,本文提出了一种风电场最优功率分配策略。在该策略中,电网将参与FFR所需要的总有功指令发送至风电场;接着风电场通过自身内部风机与风电场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协调地分配这个总有功指令至风电场中每台风机中;最后,风电场中每台风机按照风电场分配的有功功率指令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通过上述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源网互动),以及风电场内部风机之间的互动(源内互动),该策略可以实现风电场中多台风机协调地参与电网FFR,最终增强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相比于现有策略,该策略具有参与FFR种类全、风能损耗少、风机磨损小、风机安全性高、通信要求低的优点。
董萌[10](2020)在《政策试点视角下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采取双边或多边合作的方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目标。世界各国为加强国际合作,于2016年签署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作为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体现了公平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考虑到不同国情,符合“国家自主决定”安排。中国在减排政策目标中明确承诺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绝对量达峰。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下降60%-6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一方面制定出以老基建为基础,新基建为增量的产业投资政策来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和高效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政策达到减排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一种区别于传统政治体制决策的模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种独特的政策制定过程,也被专家学者们称为“政策试点”。政策试点的制度创新,使得我国在推行新的政策时,可以有效降低试错成本,积累实际操作经验,从而高效率地把有效经验运用到各个领域。2011年中国政府批准在“两省五市”7个省市试点建立碳交易市场,在随后的2年内,这七个试点区域碳市场相继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中国向利用市场化的政策机制治理碳排放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随着碳市场的试点效应扩大,其他省市也开始建立自己的区域碳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也被纳入到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之中。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试点设计主要是围绕三个模块展开:(1)政策试点的顶层设计。制定并颁布碳交易市场的上位法,明确其法律地位。(2)政策试点实施范围。确定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3)执行政策。碳交易市场执行政策包括监测、报告和核查(MRV)配额分配方法和交易规则。MRV机制是碳市场顺利运行的基础保障环节。根据行业本身的差异性,明确配额有偿分配和无偿分配的比例和具体计算方法。在现有的碳市场政策研究中,较少从政策试点角度去分析研究碳交易市场的政策问题。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体现了政府对碳交易政策体系在整体减排行动中的定位,既要考虑宏观层面问题,即如何保障减排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双实现。也要考虑微观层面问题,包括维护市场稳定的运行、激励减排技术的投资和推广等。因此,本文围绕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对如下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一,理论分析现有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梳理碳交易市场政策演变的发展历程。着重基于碳市场政策实施广度和政策实施深度两个维度对碳市场政策试点实施模式进行分析。政策实施广度的三种可选方式,即上游实施、下游实施和复合实施,其中上游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排放源的充分覆盖,管制成本可控等特点,但是其缺点在于上游实施方式只有在经济体具备充分的能源价格传导机制的条件下,才能有效保障碳市场平稳有效的运行;下游实施方式能够直接管制排放源,然而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排放源分布广,导致难以合理有效的控制管制成本;复合实施方式则能够结合以上两种实施方式的优势,规避其劣势,但是复合实施方式实施过程中需要避免对排放源的重复管制。实施深度主要确定具体实施行业及其相应的行业实施门槛值以确定具体被管制的主体。依据文章所构建的微观主体模型:在基本假设下,下游实施更有利于激励碳排放主体从原料到终端全程实施减排措施;在宏观主体模型中,相对于限制配额省区间交易情形下的省区减排成本,当碳排放配额可跨省自由交易的情况下,无论碳价如何波动,省区总的减排成本均是下降的。第二,全面梳理从2014至今,我国主管政府机构出台的与碳市场有关的政策文件,并按照碳市场建设基本要素阐述了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进度。从我国碳市场试点政策实施的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分别测算了中国各省区、各工业行业的排放结构特征和排放效率分布情况。从省区碳生产率来看,2012年碳生产率最高的三个省区分为是北京、上海和广东,其值均超过0.70(万元/吨碳)。从工业行业碳生产率来看,烟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前三。经济产业结构导致了试点省市碳市场政策实施的差异性,北京和深圳主要试点覆盖了第三产业,包括服务型单位、建筑设施、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类企业。其他碳交易试点则主要运行在第二产业中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如电力、水泥建材、化工、钢铁等行业,其中深圳和上海还将移动源纳入试点运行范围,如航空和交通运输业。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实施交易量方面,具体比较各碳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格,湖北和广东两省成交量最大,重庆、福建、天津的成交量相对较低。不同试点碳市场的量价差异不仅是由于各地碳市场配额总量和行业分配方法的差异性所致,而且还与政策实施范围、具体行业、企业的纳入门槛有关联。第三,以湖北省碳市场为案例,分析了目前中国碳市场政策实施的运行态势,并选取水泥行业为对象,阐述碳交易政策实施对该行业发展的影响,最后以公司角度选取华新水泥,分析其在受到碳交易市场政策管制过程,实现的减排和经济效应。第四,研究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工业总产值的影响。利用中国30个省区2009-2017年工业层面数据,借助倍差法,构建基准计量模型。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满足共同趋势假设,而对工业CO2排放量和工业单位总产值CO2排放量的影响不满足共同趋势假设。基于机制分析角度,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工业碳排放密度的影响不显着,但对工业能源强度呈现出显着的负影响,这说明碳交易政策试点会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技术来降低工业CO2排放。第五,理论分析国外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和实施效果。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以欧盟碳排放交易政策为代表的国家间碳市场,以新西兰为代表的单一国家碳市场、以美国加州总量交易计划为代表的州级区域碳市场和以日本东京碳市场为代表的城市级区域碳市场。比较这些不同层次的碳市场实施范围发现,政策实施模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所在国家或区域产业结构、能源供需状况,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因素,这不仅有助于碳市场自身平稳运行,更有利于扩大碳市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第六,从3方面阐述了目前我国碳市场政策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6条改进建议。最后,在本文研究成果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碳交易市场发展机制,并在保障其平稳运行的同时,也为其在促进全社会碳减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贡献,本文提出来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政策建议。
二、机会与变化同步——0TC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会与变化同步——0TC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起源与技能劳动力的界定 |
1.2.1 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起源 |
1.2.2 技能劳动力的二分法界定 |
1.2.3 技能劳动力的三分法界定 |
1.3 国际贸易与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贸易与技能工资差距 |
1.3.2 外包与技能工资差距 |
1.3.3 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渠道研究 |
1.4 全文章节安排与内容简介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1.1 相对工资差距 |
2.1.2 稳态均衡条件 |
2.1.3 进出口交换比率 |
2.2 任务贸易理论 |
2.2.1 基准模型 |
2.2.2 离岸外包对工资影响的分解 |
2.3 李嘉图工作任务理论 |
2.3.1 基准模型 |
2.3.2 稳态均衡条件 |
2.3.3 常规任务替代型离岸外包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承接外包、要素市场扭曲改善与技能工资差距 |
3.1 理论分析框架 |
3.1.1 承接外包与要素市场扭曲改善 |
3.1.2 要素市场扭曲改善的行业异质性 |
3.2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3.2.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
3.2.2 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 |
3.2.3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3.3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要素扭曲改善渠道检验 |
3.3.1 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 |
3.3.2 基于低技术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异质性分析 |
3.3.3 稳健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承接外包、产品价格变动与技能工资差距 |
4.1 扩展的贸易外包模型 |
4.1.1 基准模型 |
4.1.2 承接外包的引入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 委托工资结构模型及其标准误偏误修正 |
4.3.1 委托工资结构模型介绍 |
4.3.2 委托工资法的标准误偏误修正 |
4.4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产品价格变动渠道检验 |
4.4.1 3SLS回归结果 |
4.4.2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承接外包、技术溢出与技能工资差距 |
5.1 扩展的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 |
5.1.1 基准模型 |
5.1.2 承接外包和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引入 |
5.2 数据说明与职业技能排序 |
5.2.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5.2.2 职业技能排序 |
5.3 多层线性模型的设定与结果分析 |
5.3.1 多层线性模型设定 |
5.3.2 分技能职业回归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内生性检验 |
5.4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技术溢出渠道检验 |
5.4.1 技术溢出渠道的引入 |
5.4.2 承接外包的技术溢出渠道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资分布视角下承接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 |
6.1 数据说明与典型化事实 |
6.1.1 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6.1.2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变动的典型化事实 |
6.2 基于极化指数的承接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 |
6.2.1 承接外包对多极极化指数的影响 |
6.2.2 承接外包对两极分化指数的影响 |
6.2.3 离岸外包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两极分化指数的影响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承接外包对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组间与组内异质性分析 |
6.3.1 组间效应:随机截距多层线性回归 |
6.3.2 组内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
6.4 承接外包影响技能工资差距变动的作用途径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
1.2.1 农药损失途径 |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1 无机材料 |
1.3.2.2 有机材料 |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释放机理研究 |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3 Peppas模型 |
1.5.4 Higuchi模型 |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材料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操作 |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
2.2.4 结论 |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与设备 |
2.3.2 实验操作 |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3.2.5 载药量测定 |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
2.3.4 结论 |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1 材料与试剂 |
2.4.1.2 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操作 |
2.4.2.1 MSN的合成 |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4.2.6 载药量测定 |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和试剂 |
3.2.1.2 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操作 |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
3.2.4 结论 |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材料与试剂 |
3.3.1.2 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操作 |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3.3.2.10 样品准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
3.3.4 结论 |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材料与试剂 |
3.4.1.2 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操作 |
3.4.2.1 水凝胶制备 |
3.4.2.2 水凝胶表征 |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2.1 研究范式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质量发展 |
1.3.2 制造业及制造业出口 |
1.3.3 出口竞争力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1 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古典理论 |
2.1.3 新贸易理论 |
2.1.4 竞争优势理论 |
2.2 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2.1 直接影响因素 |
2.2.2 间接影响因素 |
2.3 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式及相关应用研究 |
2.3.1 规模竞争力测度指标 |
2.3.2 质量竞争力测度指标 |
2.4 中国制造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
2.4.2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
2.4.3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研究 |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制造业现实特征 |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 |
3.2.1 中国制造业出口总体情况 |
3.2.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
3.2.3 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 |
3.3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
3.3.1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 |
3.3.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和评价 |
4.1 出口规模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1.2 贸易竞争力指数 |
4.2 出口质量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
4.2.1 出口技术复杂度 |
4.2.2 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复杂度、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1 经济复杂度的测算与评价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2.2 经济复杂度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2.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5.3.1 实证模型构建 |
5.3.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2 中介效应的检验 |
5.4.3 考虑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2 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1.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
6.2.1 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
6.3 实证分析 |
6.3.1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
6.3.2 面板模型的选择和回归 |
6.3.3 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以加快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 |
7.2.2 高质量深化国际分工以形成制造业国内国际“良性循环” |
7.2.3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国际发展环境 |
7.3 研究创新和未来展望 |
7.3.1 研究创新 |
7.3.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本文行业分类、中国工业行业分类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照表 |
附件2 2019 年中国、美国、日本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按HS1992 分类) |
附件3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附件4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 |
附件5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PRODY) |
附件6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垂直专业化指数(VSS) |
附件7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量子拜占庭共识算法 |
1.2.2 区块链共识及分片算法 |
1.2.3 比特币及区块链的安全性研究 |
1.2.4 区块链的应用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背景知识 |
2.1 量子计算及量子信息理论基础 |
2.2 拜占庭共识协议基础 |
2.2.1 拜占庭将军问题 |
2.2.2 拜占庭共识问题 |
2.3 区块链协议基础 |
2.3.1 从拜占庭共识问题到比特币 |
2.3.2 比特币及其工作量证明(PoW)算法 |
2.3.3 区块链框架模型 |
2.4 区块链安全性基础 |
2.4.1 比特币骨干网络的安全性分析 |
2.4.2 链的分叉及双花攻击(51%攻击) |
2.4.3 主流的区块链攻击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量子纠缠的高效拜占庭共识协议——DBA和DWBA |
3.1 引言 |
3.2 基本概念及相关工作 |
3.2.1 拜占庭共识的变种版本 |
3.2.2 三方量子纠缠拜占庭共识协议 |
3.2.3 现有协议的漏洞及缺陷 |
3.3 模型定义 |
3.4 新型N方可检测拜占庭共识协议 |
3.4.1 算法主体 |
3.4.2 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3.5 最优容忍界的高效可检测弱拜占庭共识(DWBA)协议 |
3.5.1 算法概述 |
3.5.2 算法模块介绍 |
3.5.3 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
3.5.4 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oW型区块链的“两难”问题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定义 |
4.2.1 系统模型 |
4.2.2 网络模型 |
4.2.3 威胁模型 |
4.3 比特币及PoW型区块链的困境 |
4.3.1 网络升级和区块链 |
4.3.2 比特币困境的具体分析 |
4.4 比特币困境的解决方案 |
4.5 解决方案的激励机制分析 |
4.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6.1 在不同模型下的比特币的带宽利用率 |
4.6.2 在不同模型下的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程度 |
4.6.3 在不同模型下的比特币的容错上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被动”分片的可扩展区块链协议—EZchain |
5.1 引言 |
5.2 基本概念及相关工作 |
5.2.1 当前各区块链协议的交易通讯成本 |
5.2.2 以价值为中心的区块链 |
5.3 模型定义及目标 |
5.3.1 模型定义 |
5.3.2 协议目标 |
5.4 EZchain协议设计 |
5.4.1 算法框架 |
5.4.2 摘要共识(Abstract Consensus,AC)算法 |
5.4.3 完全共识(Complete Consensus,CC)算法 |
5.4.4 快速共识(Fast Consensus,FC)算法 |
5.5 协议分析 |
5.5.1 协议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5.5.2 协议性能分析 |
5.5.3 优化 |
5.6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6.1 实验设置 |
5.6.2 EZchain的可扩展性 |
5.6.3 EZchain的存储消耗 |
5.6.4 EZchain协议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的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新型区块链的频谱交易解决方案——STBC |
6.1 引言 |
6.2 基本概念 |
6.2.1 认知无线电和频谱共享 |
6.2.2 虚拟光网络之间的频谱交易 |
6.3 模型及问题定义 |
6.3.1 模型定义 |
6.3.2 问题定义 |
6.4 新型频谱交易协议STBC的设计 |
6.4.1 Strawman设计(简单版STBC) |
6.4.2 FS委员会模块设计 |
6.4.3 “倒计时预售”模块设计 |
6.4.4 临时匿名交易(抗DDoS攻击)模块设计 |
6.4.5 激励机制模块设计 |
6.5 STBC协议的不可篡改性与交易的确认 |
6.5.1 协议的不可篡改性 |
6.5.2 交易的确认机制 |
6.6 STBC协议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6.6.1 协议对主流攻击的抵御 |
6.6.2 协议的性能分析 |
6.7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7.1 实验设置 |
6.7.2 STBC协议的参数设置及性能 |
6.7.3 恶意节点对于STBC协议的影响 |
6.7.4 STBC协议与最新技术的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区块链的价格歧视解决方案 |
7.1 引言 |
7.2 模型、定义及目标 |
7.2.1 模型 |
7.2.2 价格歧视的数学定义 |
7.2.3 系统目标 |
7.2.4 模型分析 |
7.3 协议设计 |
7.3.1 数据结构设计 |
7.3.2 完美假设下的简易版协议(strawman protocol) |
7.3.3 初始化模块设计 |
7.3.4 重设计函数TEST |
7.3.5 补充插件模块 |
7.4 协议分析 |
7.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7.5.1 实验设置 |
7.5.2 动态同步的延迟 |
7.5.3 最低价格测试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人口红利 |
(二)DMP模型与城市收入预期 |
(三)OLG模型与人力资源 |
(四)文献评述 |
四、研究结构与框架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六、论文创新 |
七、本文不足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人口红利”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一节 “人口红利”与人口结构现状分析 |
一、中国适龄劳动人口 |
二、中国生育水平变化 |
三、中国老龄化程度变化 |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程度现状 |
一、中国城镇化 |
二、中国产业转移程度 |
第三节 传统“人口红利”正在减少 |
第三章 中国发展大国内需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中国内外需发展道路的现状与优势 |
一、逆全球化趋势的冲击 |
二、国际政治及疫情对中国的冲击 |
三、外向经济下形成的产业结构限制 |
四、中国内需导向型发展模式存在较大改革空间 |
五、中国发展内需的资源与市场优势 |
六、中国内需未被激发的现状 |
七、总结 |
第二节 “新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源培养 |
一、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
二、我国人力资源政策 |
三、人力资源下经济内需型道路的优势 |
第三节 中国内循环的均衡发展 |
第四章 DMP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经典的DMP模型 |
一、构造匹配效用函数 |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最优化 |
三、空缺职位的需求最优化 |
四、工资弹性与调整 |
五、人力资源匹配均衡 |
第二节 拓展城乡匹配效率提升下的DMP模型 |
一、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预期收入差异理论 |
二、较低生产率适龄劳动人口的流向分析与预算约束 |
三、DMP前提假设与匹配函数的设定修正 |
(一)现实假设 |
(二)匹配函数假设 |
四、人力资源提升下的人力资源供给曲线 |
五、产业升级下的人力资源需求曲线 |
六、人力资源职位匹配均衡 |
(一)稳态均衡 |
(二)比较静态分析 |
第五章 OLG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经典的OLG模型 |
一、经典戴蒙德模型下家庭与个人的行为 |
(一)假设条件 |
(二)效用函数 |
(三)约束条件 |
(四)经济含义 |
二、k的运动方程 |
三、OLG模型中的政府 |
四、资本技能互补假说 |
第二节 拓展人口结构变化下构建的OLG模型 |
一、基本假设 |
二、代表人行为决策 |
三、政府 |
四、厂商行为决策 |
五、市场出清 |
第三节 内生变量的比较 |
一、人力资源的生育数量与储蓄率 |
二、传统剩余劳动力的生育数量与储蓄率 |
三、人力资源和传统剩余劳动力相关属性的比较 |
四、人力资源所占比例 |
五、人口增长率 |
六、资本的稳态均衡 |
第四节 模型求解分析 |
一、变量选取 |
二、外生变量数据校准 |
三、内生变量数值计算 |
第六章 匹配效率提升与产业升级的政策效果 |
一、外生变量退休金率的变化 |
二、工资比与利率因子的变化 |
三、初始人均资本的变化 |
四、生育水平的变化 |
五、照顾老人的时间比例的变化 |
六、生产时间比例的变化 |
七、人力资源在适龄劳动人口中的占比及消费的变化 |
八、模型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一、发表论文 |
二、获奖情况 |
(7)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时代呼唤:为乡小供给优质教学资源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紧迫任务 |
(二)政策推动: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是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内容 |
(三)实践困境:教学资源供给实践存在问题而现有供给现状探究不系统 |
(四)理论需要:构建乡小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理论需要了解资源供给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三)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四)进一步研究展望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化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概念 |
(三)供给的概念 |
(四)优质教学资源的概念 |
(五)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概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教育信息化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三)教育生态学理论 |
三、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要素分析 |
第二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二、调查工具编制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访谈提纲编制 |
三、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 |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三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结果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主体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之间为单向合作联系 |
二、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现状 |
(一)教学资源供给总量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量”的供给不足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结构单一,“样”的供给不全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脱离乡村教学,“乡土”资源缺乏 |
三、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方式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方式以提供教学资源库为主 |
(二)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直播课堂共享教学资源正在推进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缺乏自我内生供给,校本资源库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效果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学质量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
五、本章小结: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 |
第四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积极方面归因分析 |
(一)认同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对乡小发展的重要性 |
(二)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提供政策支持 |
(三)各级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项目的积极开展推进 |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完善 |
二、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困境归因分析 |
(一)教学资源供给主体参与程度不够且协同性差 |
(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分离且以城市教育为本 |
(三)需求主体获取资源能力弱,区域共建共享差 |
(四)教学资源反馈不通,基于反馈精准调节缺乏 |
(五)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保障机制不完善 |
三、本章小结: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影响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基于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优化策略 |
一、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格局 |
(一)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坚持以政府供给为主导 |
(二)采用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小资源供给 |
二、提供优质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性获取 |
(一)建立健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二)教学资源建设价值取向从以城市教育为本转向乡村教育为本 |
(三)组建乡小教师、专家、技术人员构成的教学资源建设共同体 |
(四)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搭建“在地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三、实现供给主体与需求对象互动性反馈与精准性调节 |
(一)实现供给主体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的互动性反馈 |
(二)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反馈信息进行精准化的调节 |
四、开展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联动式保障 |
(一)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同时多渠道开展筹措资金并举 |
(二)全面加强乡小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启动智慧乡小 |
(三)开展教师TPACK培训,提升乡小本土教师信息素养 |
五、本章小结:“五位一体”供给机制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可行路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 |
(二)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影响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三)五位一体供给机制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可行路径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小卫星组网的路由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小卫星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Ad-hoc网络路由算法 |
2.1 Ad-hoc网络路由协议分类 |
2.2 先验式路由协议 |
2.2.1 OLSR协议概述 |
2.2.2 OLSR节点的信息库 |
2.2.3 OLSR的路由发现流程 |
2.2.4 OLSR协议的优点 |
2.3 按需路由协议 |
2.4 OLSR和AODV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卫星集群组网路由方案研究 |
3.1 方案概述 |
3.1.1 星间自组织网络总体架构 |
3.1.2 初始路由表建立阶段 |
3.1.3 时钟同步阶段 |
3.1.4 数据通信阶段 |
3.2 物理层方案 |
3.3 数据链路层方案 |
3.3.1 全网时钟同步机制 |
3.3.2 TDMA设计 |
3.4 网络层方案 |
3.4.1 协议流程 |
3.4.2 信息库中的表格式设计 |
3.4.3 HELLO消息及其处理 |
3.4.4 TC消息及其处理 |
3.4.5 路由表生成 |
3.5 OPNET仿真设置 |
3.6 仿真结果分析 |
3.6.1 10颗星仿真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星间链路感知的OLSR路由抗毁机制 |
4.1 链路生存时间计算模型 |
4.2 基于链路生存时间和多径路由的OLSR路由抗毁算法 |
4.2.1 拓扑感知 |
4.2.2 多路径算法 |
4.2.3 路由恢复算法 |
4.2.4 数据分组转发 |
4.3 仿真实现 |
4.3.1 节点模型 |
4.3.2 进程模型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 |
5.1 FPGA模块实现 |
5.1.1 物理层模块 |
5.1.2 数据链路层模块 |
5.2 基于Linux的网络层OLSR协议实现 |
5.3 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源网储”多元互动控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电力系统稳定的重要性及分类 |
1.1.2 现阶段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挑战 |
1.1.3 论文研究问题、对象与思路 |
1.2 论文研究现状 |
1.2.1 提升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的源源互动 |
1.2.2 提升电力系统功角稳定的源储互动 |
1.2.3 提升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源网互动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全文结构 |
2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多同步发电机协调控制 |
2.1 本章概述 |
2.2 多机电力系统励磁控制模型 |
2.3 分布式电力系统稳定器 |
2.4 分布式电力系统稳定器分析 |
2.4.1 第一步:建立系统模型 |
2.4.2 第二步:简化系统模型 |
2.4.3 第三步:分析DPSS |
2.5 仿真分析 |
2.5.1 算例1:四机两区域系统 |
2.5.2 算例2:澳大利亚14机59 节点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3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STATCOM/储能阻尼控制 |
3.1 本章概述 |
3.2 同步发电机、STATCOM和储能模型 |
3.2.1 同步发电机模型 |
3.2.2 STATCOM和储能模型 |
3.3 STATCOM/储能与同步发电机的能量交互特性分析 |
3.4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STATCOM/储能阻尼控制器 |
3.4.1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储能阻尼控制器 |
3.4.2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STATCOM阻尼控制器 |
3.4.3 实用化的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STATCOM/储能阻尼控制器 |
3.5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STATCOM/储能阻尼控制器分析 |
3.5.1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储能阻尼控制器分析 |
3.5.2 提高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的STATCOM阻尼控制器分析 |
3.6 STATCOM和储能的最优选址分析 |
3.6.1 储能的最优选址分析 |
3.6.2 STATCOM的最优选址分析 |
3.7 仿真分析 |
3.7.1 算例1:单机无穷大系统 |
3.7.2 算例2:四机两区域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4 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 |
4.1 本章概述 |
4.2 多机系统下的同步发电机与储能模型 |
4.2.1 多机系统下的同步发电机模型 |
4.2.2 多机系统下的储能模型 |
4.3 多机系统下储能与同步发电机的能量交互特性分析及系统建模 |
4.3.1 同步旋转坐标轴下储能与同步发电机的能量交互特性分析 |
4.3.2 本地PQ轴下含储能的多机系统建模 |
4.4 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器 |
4.4.1 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器设计 |
4.4.2 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4.4.3 实用化的控制同步发电机加速功率的储能滑模控制器 |
4.5 仿真分析 |
4.5.1 算例1:四机两区域系统 |
4.5.2 算例2:澳大利亚14机59 节点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附录 |
5 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的风机转速与桨距角协调控制 |
5.1 本章概述 |
5.2 风机模型 |
5.3 基于风机减载的FFR策略 |
5.3.1 风机减载控制策略的转速控制 |
5.3.2 风机减载控制策略的桨距角控制 |
5.3.3 基于风机减载的FFR策略 |
5.4 基于风机减载的FFR策略分析 |
5.4.1 低风速、低减载功率情况分析 |
5.4.2 低风速、高减载功率情况分析 |
5.4.3 高风速情况分析 |
5.4.4 分析总结 |
5.5 仿真分析 |
5.5.1 对比策略介绍 |
5.5.2 算例-1:低风速、低减载功率 |
5.5.3 算例-2:低风速、高减载功率 |
5.5.4 算例-3:高风速 |
5.6 本章小结 |
附录 |
6 参与电网快速频率响应的风电场多风机协调优化 |
6.1 本章概述 |
6.2 风机运行建模 |
6.2.1 最大功率输出模式 |
6.2.2 FFR模式 |
6.3 风电场功率分配问题建模 |
6.3.1 功率分配问题描述 |
6.3.2 FFR对风机运行影响的分析 |
6.3.3 功率分配优化问题数学建模 |
6.4 风电场最优功率分配策略 |
6.4.1 优化问题处理:风机转速动态近似 |
6.4.2 优化问题处理:风机有功功率限制条件计算 |
6.4.3 等效优化问题 |
6.4.4 集中式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
6.4.5 分布式最优功率分配算法 |
6.5 仿真分析 |
6.5.1 算例-1:高频事件FFR |
6.5.2 算例-2:低频事件FFR |
6.5.3 算例-3:连续性FFR |
6.6 本章小结 |
附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研项目 |
(10)政策试点视角下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策试点理论研究综述 |
1.2.2 碳市场政策文献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
2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的理论基础 |
2.1 碳交易政策试点的基础理论 |
2.1.1 公共物品理论 |
2.1.2 外部性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模式与理论效应 |
2.2.1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模式的影响因素 |
2.2.2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运行的模式比较 |
2.2.3 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模式影响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试点 |
3.1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现状 |
3.1.1 国家层面政策试点制度逐渐完善 |
3.1.2 碳市场基础要素政策试点构建有序推进 |
3.2 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中的碳排放核算 |
3.2.1 碳排放政策试点核算的基本原则和边界 |
3.2.2 中国省级区域的碳排放和碳生产率 |
3.2.3 中国工业行业政策试点中的碳排放和碳生产率 |
3.3 中国碳市场的实施范围政策试点 |
3.3.1 中国碳市场的实施行业政策试点 |
3.3.2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的企业履约 |
3.4 中国碳市场的执行政策试点 |
3.4.1 中国碳市场的MRV政策试点 |
3.4.2 中国碳市场交易规则试点 |
3.5 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中的交易 |
3.5.1 中国碳市场政策试点中的配额交易 |
3.5.2 中国碳市场政策试点中的金融创新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典型案例分析 |
4.1 湖北省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 |
4.1.1 湖北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总览 |
4.1.2 湖北省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中的交易状况 |
4.1.3 湖北省碳交易政策试点的系统与管理机制 |
4.2 碳交易政策试点在水泥行业的实施 |
4.2.1 试点背景 |
4.2.2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政策试点的方案 |
4.2.3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政策试点凸显问题及其原因 |
4.3 华新水泥的碳交易政策试点案例 |
4.3.1 公司业务转型 |
4.3.2 华新水泥的碳排放交易 |
4.3.3 碳交易政策试点中的政企互动 |
4.4 本章小结 |
5 碳交易政策试点效应评估 |
5.1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 |
5.1.1 典型事实分析 |
5.1.2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
5.1.3 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 |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 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及启示 |
6.1 国际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 |
6.1.1 国家间碳市场的实施(EU ETS) |
6.1.2 单一国家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 |
6.1.3 地区性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实施 |
6.2 国际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效果 |
6.2.1 欧盟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效果 |
6.2.2 日本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效果 |
6.2.3 美国区域碳排放交易政策实施效果(RGGI) |
6.3 国外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
6.3.1 国外碳交易市场政策实施比较 |
6.3.2 国际碳交易市场政策对中国碳市场政策试点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问题及改进建议 |
7.1 中国碳交易政策试点存在的问题 |
7.1.1 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
7.1.2 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有待完善 |
7.1.3 碳市场运行中的市场失灵 |
7.2 碳交易政策改进建议 |
7.2.1 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 |
7.2.2 健全碳市场政府干预机制 |
7.2.3 处理好能源市场改革和全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试点推广的关系 |
7.2.4 适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碳金融产品 |
7.2.5 完善配额分配机制 |
7.2.6 优化市场化交易规则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机会与变化同步——0TC市场现状及未来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承接外包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D]. 刘廷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 黄智. 广西大学, 2021(12)
- [4]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薛立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新人口红利”与大国内需型发展道路的研究[D]. 沈思远.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7]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D]. 金慧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小卫星组网的路由机制研究与实现[D]. 马世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源网储”多元互动控制与优化[D]. 涂岗刚. 浙江大学, 2021(01)
- [10]政策试点视角下中国碳交易市场政策问题研究[D]. 董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