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情绪与认知倍受研究者重视,情绪与记忆是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情绪一致性记忆是情绪影响记忆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已有研究以焦虑者、抑郁者或诱发被试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揭示了情绪一致性记忆现象,但缺少从发展的角度探讨情绪一致性记忆。此外,以往多项研究验证了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理论模型—联想网络模型,但随着研究技术的改革和研究内容的深化,也带来了研究结果的复杂化,情绪一致性记忆的早期理论模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后来的理论模型又无法对研究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理论界迫切需要深入探讨情绪一致性记忆,以建立更加合理的理论模型。本研究把情绪一致性记忆分为情绪一致性编码和情绪一致性提取,重点探讨情绪一致性编码。在预备实验中,613名学生筛选和评定了实验材料。在正式实验中,选取1350名初中生为被试,用电影诱发被试高兴或悲伤的情绪状态,操纵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被试对信息编码时的加工策略,观察被试在不同加工策略下情绪状态与其记忆的关系及其发展特点。正式实验部分包括四项比较研究,由8个实验组成:第一项研究,包括2个实验。从被试对情绪词的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角度上,探讨被试的情绪状态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特点,是否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并且对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这两种加工策略下的记忆偏向进行比较。第二项研究,包括2个实验。从被试对情绪词加工水平的深浅上,探讨被试的情绪状态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特点,是否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并且对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这两种加工策略下的记忆偏向进行比较。第三项研究,包括2个实验。从被试对加工信息的内容上,观察被试在有意识记条件下加工自我信息或他人信息,是否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及其发展特点,并且对自我信息加工和他人信息加工下的记忆偏向进行比较。第四项研究,包括2个实验。从被试对加工信息的内容上,观察被试在无意识记条件下加工自我信息或他人信息,是否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及其发展特点,并且对自我信息加工和他人信息加工下的记忆偏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明显。在8种加工策略条件下,各个年级被试均出现情绪一致性记忆。即高兴组被试记忆正性材料的成绩高于记忆负性材料的成绩,悲伤组记忆负性材料的成绩高于记忆正性材料的成绩,自然组记忆正性材料和记忆负性材料的成绩无显著差异。(2)初中生的回忆偏向年级差异不太明显。高兴或悲伤组被试在多数(六种)加工条件下回忆偏向无年级差异,只是在少数(二种)加工条件下回忆偏向有年级差异,其年级差异中表现出较普遍的特点:初三年级被试记忆受情绪影响较小,初一和初二年级被试记忆受情绪影响较大。(3)高兴或悲伤的情绪促进记忆。各个年级被试识记正性词或负性词的成绩大于识记中性词的成绩;高兴或悲伤情绪组的成绩显著高于自然组的成绩。即研究结果出现情绪促进记忆的情绪效应。(4)初中生回忆总量具有随年级增长的发展趋势。在8种加工策略条件下回忆总量的分析中,除了在有意识记条件下的回忆总量初三年级的成绩最低之外,其余七种加工策略下的回忆总量均具有随年级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即初一年级的回忆总量成绩最低,初四年级的回忆总量成绩最高。(5)加工策略是影响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的因素。高兴或悲伤情绪影响长时记忆的大小依赖于个体编码时的加工策略,当个体采用无意识记条件下自我加工和知觉加工策略时,情绪是高渗透的,即知觉加工和无意识记条件下对自我信息加工是情绪高渗透策略。而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及其在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条件下对他人信息加工等时,情绪是低渗透的,即有意识记、无意识记,及其有意和无意条件下对他人信息加工等是情绪低渗透策略。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文献综述1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1.1 ZAJONC与LAZARUS的争论1.2 刺激引发情绪的多水平理论2 情绪与记忆2.1 情绪一致性记忆2.2 情绪依存性记忆3 情绪一致性记忆3.1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界定3.2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理论3.3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研究方法3.4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相关研究4 中学生情绪及记忆力的发展特点4.1 中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4.2 青少年记忆力的发展特点4.3 青少年情绪记忆的发展特点第二章 研究的思路、构想及意义1 问题提出1.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1.2 研究构想2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界定及分类3 研究意义3.1 有助于探讨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理论机制3.2 有助于贯彻素质教育和推进情感教育3.3 为情感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事实依据4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三章 预备实验实验一 筛选实验材料1 方法2 程序3 结果4 讨论5 结论实验二 诱发大学生情绪的有效性和时间进程1 研究方法2 实验设计3 程序4 结果5 讨论6 结论实验三 诱发初中生情绪的有效性和时间进程1 研究方法2 实验设计3 程序4 结果5 讨论6 结论第四章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发展研究第一节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条件下的ECM比较研究1 实验1 无意识记条件下ECM的发展研究1.1 研究方法1.2 实验设计1.3 实验程序1.4 结果1.5 讨论1.6 结论2 实验2 有意识记条件下ECM的发展研究2.1 研究方法2.2 实验设计2.3 实验程序2.4 结果2.5 讨论2.6 结论3 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实验结果的比较3.1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回忆总量的比较3.2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回忆偏向的比较3.3 讨论3.4 结论第二节 无意条件下知觉加工与语义加工的ECM比较研究1 实验3 语义加工条件下ECM的发展研究1.1 研究方法1.2 实验设计1.3 实验程序1.4 结果1.5 讨论1.6 结论2 实验4 知觉加工条件下ECM的发展研究2.1 研究方法2.2 实验设计2.3 实验程序2.4 结果2.5 讨论2.6 结论3 语义加工实验和知觉加工实验结果的比较3.1 语义加工和知觉加工实验回忆总量的比较3.2 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回忆偏向的比较3.3 讨论3.4 结论第三节 有意条件下自我与他人信息加工的ECM比较研究1 实验5 有意条件下自我信息加工的ECM发展研究1.1 研究方法1.2 实验设计1.3 实验程序1.4 结果1.5 讨论1.6 结论2 实验6 有意条件下他人信息加工的ECM发展研究2.1 研究方法2.2 实验设计2.3 实验程序2.4 结果2.5 讨论2.6 结论3 有意条件下自我信息加工和他人信息加工实验结果的比较3.1 有意条件下自我信息加工和他人信息加工回忆总量的比较3.2 无意条件下他人信息加工和自我信息加工回忆偏向的比较3.3 讨论3.4 结论第四节 无意条件下自我与他人信息加工的ECM比较研究1 实验7 无意条件下自我信息加工的ECM发展研究1.1 研究方法1.2 实验设计1.3 实验程序1.4 结果1.5 讨论1.6 结论2 实验8 无意条件下他人信息加工的ECM发展研究2.1 研究方法2.2 实验设计2.3 实验程序2.4 结果2.5 讨论2.6 结论3 无意条件下自我信息加工和他人信息加工结果的比较3.1 无意条件下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加工的回忆总量比较3.2 无意条件下他人信息加工和自我信息加工回忆偏向的比较3.3 讨论3.4 结论第五章 综合讨论1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发展特点1.1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特点1.2 回忆偏向的发展特点1.3 情绪促进记忆的发展特点1.4 情绪与记忆的发展特点1.5 记忆总量的发展特点2 关于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理论模型2.1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解释理论分析2.2 实验结果对理论的验证情况2.3 构建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理论模型3 情绪一致性记忆的研究方法3.1 关于选择实验材料的程序3.2 情绪一致性研究的实验模式的改进3.3 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加工方式的改进4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5 本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6 对初中生情感教育的建议第六章 总结论参考文献中文文献外文文献附录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情绪一致性记忆论文; 联想网络模型论文; 情绪渗透模型论文; 加工策略论文; 有意识记策略论文; 无意识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