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无创或微创性、非产热性的、利用光化学反应引起靶组织和靶细胞破坏的治疗方法。在光动力疗法中,氧气、光源和光敏药物被融合在一起,是一种主要影响靶组织的选择性治疗形式。与传统的医疗方法相比,它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方法简便等优点。而光动力疗法中最关键的是光敏剂的选择,选择一种对病体组织适合的光敏剂将直接影响到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不同种类的光敏剂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波长是不同的,在合成光敏剂的工作中获得长波长吸收的化合物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光敏剂要通过血液输送到病灶,因此光敏剂必须要有一定的水溶性,同时光敏剂又要能穿过细胞膜,使其在肿瘤细胞中有高度的选择性吸收,这就要求光敏剂又要有一定的脂溶性,本论文对叶绿素衍生物的结构修饰主要在其E环以及丙酸侧链上开展。叶绿素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绿色色素,其降解产物和衍生物在肿瘤、贫血、溃疡和肝损伤以及抗微生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试图从叶绿素稳定降解产物衍生物发展肿瘤光动力治疗新药的报道较多。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蚕砂叶绿素初提物为原料分别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紫红素-18和焦脱镁叶绿酸a,然后分别与不同结构的胺反应合成一系列紫红素-18-酰亚胺及焦脱镁叶绿酸a-酰胺衍生物。作者在一年零两个月实验期间(学制:两年半)首次合成了8个新型的化合物,包括紫红素-18-酰亚胺类化合物3个和焦脱镁叶绿酸a-酰胺类化合物5个,这些化合物均用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了结构确定。还用MTT法对紫红素-18-N-环己基酰亚胺进行了初步光动力抗肿瘤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紫红素-18-N-环己基酰亚胺对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他新化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1.1 光动力疗法的概念与作用机理1.2 光动力疗法的特点1.3 光动力疗法的治疗过程1.4 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历史1.5 光动力疗法在我国的发展1.6 光敏剂简介1.6.1 获准上市的PDT药物1.6.2 进入临床研究的PDT药物及其它较有前景的化合物1.7 光源1.8 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1.9 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简介第二章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结果3.1 紫红素-18的制备及表征3.1.1 紫红素-18的结构与合成路线图3.1.2 主要试剂:3.1.3 紫红素-18的制备3.1.4 紫红素-18酸酐环的重排机理1)的合成'>3.2 紫红素-18-N-(3-吗啉)正丙基-酰亚胺(I1)的合成3.2.1 主要试剂1)制备方法:'>3.2.2 紫红素-18-N-(3-吗啉)正丙基-酰亚胺(I1)制备方法:2)的合成'>3.3 紫红素-18-N-环己基-酰亚胺(I2)的合成2)的合成'>3.4 紫红素-18-N-正丙基-酰亚胺(I2)的合成3.5 焦脱镁叶绿酸A的制备与表征3.5.1 焦脱镁叶绿酸a的结构与合成路线图3.5.2 主要试剂3.5.3 焦脱镁叶绿酸a的制备1)的合成'>3.6 焦脱镁叶绿酸A-N-(3-吗啉)正丙基-酰胺(Ⅱ1)的合成2)的合成'>3.7 焦脱镁叶绿酸A-N-正丙基-酰胺(Ⅱ2)的合成3)的合成'>3.8 焦脱镁叶绿酸A-N-二正丙基-酰胺(Ⅱ3)的合成4)的合成'>3.9 焦脱镁叶绿酸A-N-(3-羟基)正丙基-酰胺(Ⅱ4)的合成5)的合成'>3.10 焦脱镁叶绿酸A-N-(2-羟基)正丙基-酰胺(Ⅱ5)的合成6)的合成'>3.11 焦脱镁叶绿酸A-N-二羟乙基-酰胺(Ⅱ6)的合成3.12 实验中尝试的其他工作:第四章 叶绿素衍生物初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4.1 MTT法基本原理4.2 实验材料4.3 实验步骤4.4 实验结果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六章 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光动力疗法论文; 叶绿素论文; 紫红素酰亚胺论文; 焦脱镁叶绿酸酰胺论文; 抗肿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