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邮件附件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

面向邮件附件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

论文摘要

近年来,Internet的发展势不可挡,新的网络应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对传统的互联网业务造成巨大冲击。很多曾经耳熟能详的服务已经悄然销声匿迹。但是电子邮件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便捷的操作形式,稳定的服务质量等优势,非但没有消亡反而以崭新的姿态生机勃勃地出现在互联网的舞台上。电子邮件如此广泛的应用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平台,通过电子邮件传播恶意代码,损毁用户文件,窃取用户资料,进而间接造成用户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的案件近年来持续增加。分析发现,恶意代码主要通过邮件的附件传播,于是开发面向邮件附件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显得愈发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对电子邮件通讯模型的分析,针对恶意代码以邮件附件为途径的传播手段,建立邮件还原系统的基础模型。之后通过对SMTP,POP3,IMAP三种应用层邮件协议工作流程,报文格式及命令细则的分析,建立以RFC822报文分析模块为基础的还原机模型。还原机提取邮件发件人、收件人、发送日期、邮件主题等必要信息,并登记日志。其后,分析了Libnids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从链路层到传输层的还原机模型。本文应用一种以软件结构指纹为特征的恶意代码静态检测技术。由于软件可以用网络结构表示,本文将软件的程序调用图映射为图像(Image),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CBIR),提取图像的颜色矩与形状不变矩作为软件的结构指纹。本文在原算法基础上将RGB颜色空间改为HSV颜色空间,从一致性、完整性、紧凑性、自然性等方面改进了颜色矩的性能。并对形状不变矩的平移、伸缩、旋转不变性给出证明。之后通过实验证明结构指纹具有良好的唯一性、不变性及敏感性,并分析了影响结构指纹误判的两大因素。最后,本文给出了面向邮件附件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细节以及测试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电子邮件及其安全
  • 1.2.1 电子邮件的历史
  • 1.2.2 TCP/IP 电子邮件系统概述
  • 1.2.3 电子邮件的安全问题
  • 1.3 恶意代码的种类及检测及分析技术
  • 1.3.1 恶意代码的种类
  • 1.3.2 恶意代码的检测
  • 1.3.3 恶意代码的分析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子邮件协议分析与还原
  • 2.1 应用层邮件报文介绍
  • 2.1.1 电子邮件报文格式
  • 2.1.2 SMTP
  • 2.1.3 POP3
  • 2.1.4 IMAP
  • 2.2 Libnids 的工作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结构指纹的恶意代码静态检测方法
  • 3.1 软件流图
  • 3.2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基础
  • 3.2.1 颜色特征
  • 3.2.2 纹理特征
  • 3.2.3 形状特征
  • 3.3 基于颜色矩的软件结构指纹的提取
  • 3.3.1 结构矩阵到RGB 颜色空间的映射
  • 3.3.2 从RGB 颜色空间到HSV 颜色空间的转换
  • 3.3.3 基于颜色矩的结构指纹的提取方法
  • 3.4 基于形状不变矩的软件结构指纹的提取
  • 3.4.1 形状不变矩理论
  • 3.4.2 不变矩的性质证明及其构造
  • 3.4.3 二维密度分布函数f ? x,y ? 的选择
  • 3.5 相似性度量
  • 3.6 结构指纹的性能
  • 3.6.1 唯一性
  • 3.6.2 不变性
  • 3.6.3 敏感性
  • 3.6.4 结构指纹在恶意代码静态检测中的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邮件附件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 4.1 整体架构设计
  • 4.2 捕包机实现方案
  • 4.3 还原机实现方案
  • 4.4 数据库实现方案
  • 4.5 系统运行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面向邮件附件的恶意代码检测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