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学教育问题研究 ——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

大学生国学教育问题研究 ——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

论文摘要

近几年,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国学“热”了。“国学热”的兴起使我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契机。首先,本文对国学的涵义进行界定,指出“国学”乃一国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通过比较分析“国学”与“西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国学乃是与两者并列的概念。然而,在西方文化引领潮流的当今世界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导意识的当今中国,“国学热”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华文化的复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国学教育对于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积极作用日益彰显。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搜集到的有关武汉地区大学生国学教育情况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深入认识和把握我国大学生国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问题的由来
  • 文献综述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章 国学内涵的界定
  • 1.1 国学的涵义
  • 1.2 国学与西学
  • 1.3 国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 1.3.1 毛泽东思想与国学
  • 1.3.2 邓小平理论与国学
  • 1.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国学
  • 第2章 “国学热”产生的原因
  • 2.1 修复文化断层客观要求
  • 2.2 经济强势在文化领域的充分体现
  • 2.3 缓解我国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
  • 2.4 应对西方文明危机的时代诉求
  • 第3章 开展大学生国学教育的意义
  • 3.1 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
  • 3.2 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 3.3 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需要
  • 3.4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
  • 3.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 3.6 满足大学生学习意愿的需要
  • 第4章 我国大学生国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国学教育的现状
  • 4.2 我国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的问题
  • 4.2.1 很多大学生对国学具体概念认识不清
  • 4.2.2 对国学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 4.2.3 教育力度深度不够,教育手段单一
  • 4.2.4 对国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认识不充分
  • 4.3 国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4.3.1 对国学教育的价值缺少科学认识
  • 4.3.2 大学生的功利成才观严重阻碍着国学教育的开展
  • 4.3.3 对国学教育的开展缺少政策支持
  • 4.3.4 对国学教育的研究缺少足够重视
  • 第5章 开展国学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5.1 国学教育的内容
  • 5.1.1 人格教育
  • 5.1.2 心态教育
  • 5.1.3 性情教育
  • 5.1.4 思维智慧启迪
  • 5.2 国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 5.2.1 增强对国学和国学教育的认识
  • 5.2.2 完善国学教育体系的设置
  • 5.2.3 营造国学教育实践的良好环境
  • 5.2.4 推进国学教育理论的创新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回到先秦去:“国学热”的再思考[J]. 人文天下 2017(02)
    • [2].从“国学热”看传统文化[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6(01)
    • [3].对一些负面现象保持警惕 国学热需要冷思考[J]. 理论导报 2016(08)
    • [4].弘扬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晋、豫、鲁、冀、陕“国学热”调查[J]. 前进 2015(01)
    • [5].“国学热”现象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影响现状调查及分析[J]. 戏剧之家 2015(13)
    • [6].从反封建到国学热——由孔子热谈起[J]. 赤子(上中旬) 2015(17)
    • [7].对电视“国学热”及其传播效果的思考[J]. 记者观察 2019(29)
    • [8].高中英语教学的国学传承[J]. 教书育人 2017(04)
    • [9].扬弃:国学进校园甄别的拿手利器[J]. 新教师 2017(03)
    • [10].以道布道 行知合一——对校园传承国学的认识与实践[J]. 新教师 2017(03)
    • [11].“国学热”背景下优化语文教学的思考[J]. 甘肃教育 2016(17)
    • [12].国学热在我心上[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4(08)
    • [13].给儿童诵读的经典诗文——简评杜彩云主编的《主题诗文诵读》[J]. 内蒙古教育 2017(05)
    • [14].浅谈校本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促进——以我校校本课程《国学精粹选编》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4)
    • [15].“国学热”之“冷”思考[J]. 辽宁教育 2013(03)
    • [16].理性看待当下“国学热”:是真热还是虚火?[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09)
    • [17].如何看待国学热[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09)
    • [18].针对国学热现象引发语文教学的思考[J]. 青春岁月 2018(03)
    • [19].对国学热持续升温的思考[J]. 青年文学家 2018(20)
    • [20].国学热与我国当代文学探究[J]. 唐山文学 2016(10)
    • [21].历史剧与国学热[J]. 唐山文学 2016(10)
    • [22].不是复制古人,而是培养现代中国人——也谈少儿读经和国学热[J]. 生活教育 2017(01)
    • [23].从“国学热”现象审视国学课程[J]. 新校园(阅读) 2016(09)
    • [24].读经教育何去何从[J]. 广西教育 2016(44)
    • [25].论小学语文低年级诵读[J]. 人生十六七 2017(11)
    • [26].“国学热”的冷思考——以《弟子规》为例[J]. 新作文(高中版) 2017(06)
    • [27].国学课进中学校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3)
    • [28].从国学热的兴起看传统文化的传承[J]. 教育 2017(23)
    • [29].别让孩子吃“夹生饭”[J]. 中学生 2017(21)
    • [30].直击中学生名著经典,趣味赏读、抢分两不误[J]. 意林 2017(14)

    标签:;  ;  ;  ;  

    大学生国学教育问题研究 ——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