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酶解的营养评价

酪蛋白酶解的营养评价

一、酶解酪蛋白的营养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谭力铭,曹妍,裴海生,郝建雄,李慧颖[1](2022)在《酶法制备酸枣仁ACE抑制肽理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将脱脂后的酸枣仁渣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得到酸枣仁蛋白,并通过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复合酶解得到酸枣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以其为研究对象,对酸枣仁ACE抑制肽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脱脂酸枣仁的基本营养成分和酶解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氨基酸成分,从氨基酸方面论证酸枣仁ACE抑制肽的功能活性和营养价值。分子量分布、粒度分布、微观结构观察等试验立体论证酸枣仁蛋白的酶解效果。最后针对酸枣仁蛋白酶解前后的溶解度、热稳定性、持水性和持油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感官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对比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脱脂酸枣仁蛋白质含量为(73.40±0.23) g/100 g,蛋白质含量较高。酸枣仁ACE抑制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48%,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51.14%,且谷氨酸含量最高。酸枣仁ACE抑制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3000 Da,占97.50%,且多分散性指数为1.088,分子量分布较窄。粒度分布测定和扫描电镜对比酸枣仁蛋白和酸枣仁ACE抑制肽酶解前后蛋白质结构被打破,酶解充分。理化性质研究表明,酸枣仁ACE抑制肽较酶解前酸枣仁蛋白,热稳定性、溶解度、持水性、持油性、乳化稳定性都有显着提高,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显着降低。结果表明酸枣仁ACE抑制肽较酶解前理化性质均得到显着改善,相关理化性质的探明为开展后续应用研究奠定研究基础,为酸枣仁ACE抑制肽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胡晓,刘晶,高颖,李瑞杰,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戚勃,荣辉[2](2021)在《裂壶藻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特性》文中研究指明该研究以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渣为原料,采用酶解法制备得裂壶藻酶解物(S. limacinum hydrolysate, SLH),分析其美拉德反应条件,同时探究其不同超滤组分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组分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MR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还原糖为核糖、糖肽质量比为1∶1、反应pH为9、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 h时,SLH的MRPs还原力(5 mg·mL-1)为1.24,DPPH自由基清除率(12.5 mg·mL-1)为88.62%。将SLH经超滤后分别得到SLH-1 (<5 kD)、SLH-2 (<10 kD)和SLH-3 (<50 kD)组,发现SLH-1组在美拉德反应前后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将SLH-1组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分离后分别得到SLH-1-Ⅰ、SLH-1-Ⅱ、SLH-1-Ⅲ和SLH-1-Ⅳ组,发现分子量较大的SLH-1-Ⅰ组经美拉德反应修饰后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还原力(2 mg·mL-1)为0.741,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5 mg·mL-1)为79.41%。此外,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美拉德反应可导致酪氨酸(Tyr)、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色氨酸(Trp)等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但对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影响不大。

焦涵[3](2021)在《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潘亚瑜[4](2021)在《酶法催化菜籽油合成母乳脂肪替代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丽荣[5](2021)在《发酵羊肝酱的研制及其品质特性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嘉欣[6](2021)在《发芽小米面条的营养及品质改良研究》文中提出

孙如男[7](2021)在《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文中认为南极磷虾是重要的极地渔业资源和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资源库。目前南极磷虾陆基深加工以生产南极磷虾油为主,而加工副产物脱脂南极磷虾粉尚未合理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有待加强。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营养作用与人类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与常规补锌剂相比,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物形式直接被消化吸收,能够更好地抵抗肠道环境和共存物竞争带来的影响,提高锌的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建立了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AKP)的最佳制备工艺;其次优化制备了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AKP-Zn),并利用仪器分析技术解析了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组成和结构特征;最后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了AKP-Zn螯合物的促锌吸收效果,将为南极磷虾蛋白的利用及新型补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水解度为主要评价指标,Zeta电位为辅助评价指标,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五种蛋白酶中,筛选出制备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的最佳酶制剂;在酶的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等工艺参数;对获得的产物AKP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水解度和Zeta电位,制备AKP的最适宜蛋白酶为胰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75 h、加酶量2.50%、料液比1:3,优化条件下脱脂南极磷虾粉蛋白水解度为14.16±0.43%;AKP的Zeta电位为-29.83±0.66 m V,分子量<3000 Da的蛋白肽占比为90.27±0.05%,AKP中Glu、Asp、Lys等具有金属离子结合能力的氨基酸总量为总氨基酸含量的31.91±0.45%,表明AKP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金属螯合物的良好蛋白肽基料。以螯合物中的锌含量为评价指标,以AKP为原料,优化了AKP-Zn螯合物制备的反应pH、温度、时间以及AKP与Zn SO4·7H2O质量比,并对AKP-Zn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AKP-Zn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 6、60°C、10 min、AKP与Zn SO4·7H2O质量比1:2,在优化条件下,获得的AKP-Zn螯合物中的锌含量为115.70±2.25 mg/g;AKP-Zn螯合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出现酰胺键I带、II带、IV带和羧基的特征吸收峰波长和强度变化,证明锌与AKP的羧基氧和氨基氮原子发生螯合;螯合反应后,AKP-Zn螯合物的粒径分布移动至3460.33±146.36 nm,Zeta电位增至-10.20±0.72 m V,分子量>1000 Da的部分占比上升至58.11±0.54%,Glu、Asp、His、Lys和Arg的总量增至50.30±0.33%;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AKP-Zn螯合物表面呈粗糙疏松状,且锌元素含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AKP相比,AKP-Zn螯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锌离子与AKP成功螯合形成AKP-Zn螯合物。另外,AKP-Zn螯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均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在pH 8时,锌保留率仍能保持60.39±1.36%,稳定性显着优于硫酸锌与葡萄糖酸锌。研究证明,在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下,锌离子与AKP间发生了有效的螯合反应,制备获得的AKP-Zn螯合物具备良好的酸碱稳定性。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体内24 h消化吸收实验与14 d短期灌胃实验,对比研究了AKP-Zn螯合物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甘氨酸锌等补锌剂在体外消化稳定性和体内锌吸收效果两方面的差异。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胃部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与其他补锌剂无明显差异;而在模拟肠道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锌保留率能够保持41.65±1.56%,明显高于硫酸锌与葡萄糖酸锌,证明AKP-Zn螯合物在肠道消化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另外,在模拟胃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而在模拟肠道消化条件下,特征吸收峰重新产生,表明经胃肠消化后,锌离子最终以螯合物形式存在。体内24 h消化吸收实验结果显示:灌胃SD大鼠AKP-Zn螯合物后,血浆锌浓度在2 h出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至24 h时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AKP-Zn螯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略高于硫酸锌和葡萄糖酸锌。14 d短期灌胃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饮食SD大鼠经灌胃相同锌剂量的不同补锌剂14 d后,各实验组大鼠体重、脏器系数和血浆锌浓度无显着性差异,但AKP-Zn螯合物组大鼠骨骼、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中锌含量均略高于其他各补锌剂组,提示AKP-Zn螯合物有提高锌元素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本部分研究结果证明了AKP-Zn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消化稳定性,能够以金属螯合物形式吸收,并达到略优于葡萄糖酸锌等补锌剂的吸收利用效果。研究结果可为AKP-Zn螯合物作为膳食补锌剂进行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姚雨杉[8](2020)在《鱿鱼加工副产物酶解、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抗高血压肽的制备》文中指出为了开发安全、无副作用的食物源抗高血压肽及实现鱿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鱿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分别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和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两种工艺制备抗高血压肽,并对其体外ACE抑制活性、肾素抑制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采用国家标准成分测定方法检测鱿鱼加工副产物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等,以测定其营养成分并对其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鱿鱼加工副产物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的干重含量分别为63.18%、12.94%、8.29%;共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55.74%,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68%,谷氨酸含量最高(7.93%),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22.78%),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蛋氨酸和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5.23。结果表明,高蛋白的鱿鱼加工副产物可以作为制备抗高血压肽的优质来源。(2)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ACE)抑制活性、多肽含量为主要指标,进行鱿鱼加工副产物水解蛋白酶的筛选,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进一步优化酶解工艺,分别建立ACE抑制活性、多肽含量与酶解温度、水解时间、p H和加酶量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得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鱿鱼加工副产物水解物ACE抑制活性和多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4℃,酶解时间5.7 h,p H 7.1,加酶量为8151 U·g-1,在此条件下其ACE抑制率和多肽含量分别可达84.26%、229.09 mg·g-1。(3)采用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发酵鱿鱼加工副产物,以ACE抑制率和多肽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液料比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对ACE抑制率和多肽含量的影响顺序均为发酵温度>接种量>液料比>发酵时间,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鱿鱼加工副产物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7.5 h、发酵温度42.1℃、接种量6.0%、液料比22.7。在上述发酵条件下制备的冻干品ACE抑制率达到82.22%、多肽含量高达208.18 mg·g-1。(4)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酶解(E)、发酵(F)水解物分离成5种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多肽组分(<1 k D、1~3 k D、3~5 k D、5~10 k D和>10 k D);评价水解物和各个多肽组分的ACE、肾素抑制活性,并通过胃肠道模拟消化探究活性最佳组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 k D的组分(酶解法得到的<1 k D组分记为E-1,发酵产物<1 k D组分记为F-1)具有最大的ACE抑制活性(E-1的抑制率为87.48±1.76%,F-1的抑制率为86.50±1.84%)和肾素抑制活性(E-1的抑制率为69.72±1.16%,F-1的抑制率为81.09±1.23%);E-1组分的ACE及肾素的IC50值分别为1.34±0.12 mg·m L-1、1.47±0.06 mg·m L-1;F-1组分的ACE及肾素的IC50值分别为1.01±0.08 mg·m L-1、1.15±0.09 mg·m L-1;组分经人工胃液120 min+人工肠液120 min消化后,E-1组分最终ACE抑制率降至35.15±1.31%、肾素抑制率降至43.17±1.42%,F-1组分最终ACE抑制率降至48.24±1.18%、肾素抑制率降至49.37±1.16%。总体来说F-1组分的抗高血压体外活性和稳定性更强。结果表明,鱿鱼加工副产物蛋白的酶解、发酵水解物及其<1k D的膜分离组分可能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血压相关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本文研究结果为鱿鱼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和食物源抗高血压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世涛[9](2020)在《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文中认为苏麻(Perilla frutescens Britt.var.frutescens)为唇形科紫苏属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是一种优质的药食两用特色作物和重要的油料资源。为大力推进苏麻籽油/蛋白质的综合研究与开发利用。本文以湿法糖基化和酶解技术改性酪蛋白,研究制备苏麻油微胶囊;考察了以不同蛋白酶水解制备苏麻多肽及其工艺的优化、系统分析研究苏麻多肽呈味特征、氨基酸组成、功能活性及结构序列信息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糖的种类对酪蛋白糖基化改性的影响。醛糖中分子质量较小的葡萄糖更易与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接枝度显着高于酮糖(p<0.05)。酪蛋白与麦芽糖、葡聚糖20 000和40 000的接枝产物具有良好接枝度和抗脂质氧化能力,乳化活性较酪蛋白分别显着提高30.14%,42.47%和52.05%(p<0.05);均具有良好乳化稳定性,其中酪蛋白-葡聚糖40 000共价接枝物乳化稳定性较酪蛋白提高85.91%。酪蛋白与葡聚糖或麦芽糖糖基化接枝改性高效易行,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脂质氧化能力和乳化特性。(2)考察接枝程度和产物特性,确定酪蛋白不同的改性方法。糖基化接枝:酪蛋白浓度4%(40 mg.m L-1)、蛋糖质量比3:1、p H为8.0、80℃反应120 min。酶解改性:酪蛋白浓度4%(w/v),酶底比1.5%,酶解20 min。酶解-糖基化接枝:按照酶解条件酶解后,调节酶解液p H为9.0,蛋糖质量比4:1,85℃反应150min。酪蛋白改性条件要求不高,操作简单,产物性能好,安全性高。(3)改性产物的性能及结构表征。酪蛋白与麦芽糖湿法糖基化接枝改性后,产物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得到显着提升(p<0.05),分别提高了37%和48%。酪蛋白酶解-糖基化接枝物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较接枝前显着提高4.37倍和2.11倍(p<0.05)。通过SEM、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蛋白通过糖基化接枝以后,引入了糖苷键和多羟基糖链,与糖形成相对光滑、完整的结构,且糖基化接枝反应生成的酰胺键没有因酶解而被破坏;在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下,酪蛋白及其接枝产物形成较多胶团。以酪蛋白改性产物作为微胶囊壁材,通过冷冻干燥法可制备得到包埋良好的苏麻油微胶囊。(4)苏麻多肽的酶法提取及工艺优化。以可溶性氮含量及多肽提取指数为指标,考察了原料处理方式及酶解的不同影响因素,优化单-双酶法直接酶解制备苏麻多肽工艺。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单独酶解的最佳工艺为酶底比分别为5%、7%和5%,料液比均为3%,50℃酶解6 h,该条件下,多肽提取指数分别为49.05±0.91%、47.98±0.36%和44.22±0.87%。双酶法酶解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5%,55℃条件下,先加3.5%的胰蛋白酶在p H8.0条件下酶解3 h,调节p H为9.5后再利用3.5%的碱性蛋白酶酶解3 h,酶解液中可溶性氮含量较单酶酶解显着提高(p<0.05),苏麻多肽提取指数达52.88±0.39%。(5)苏麻多肽的特性表征及序列测定。围绕呈味特征、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功能特性、肽段序列信息以及相互联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中氨基酸总量存在差异,但比例协调,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2.86±0.75%,是一种优质高值的活性天然蛋白肽。苏麻多肽中鲜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0%,且胰蛋白酶提多肽的滋味特征与鸡精更相近。苏麻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碱性蛋白酶和双酶法制备的多肽抗氧化能力较好。对比研究发现,不同蛋白酶提取的苏麻多肽对益生菌种的生长活性有不同影响。其中胰蛋白酶提取的苏麻多肽对嗜热链球菌生长促进作用显着较强(p<0.05),而双酶法制备的则对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促进作用显着较强(p<0.05)。通过对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鉴定,在检测到的96条小于3 k D的多肽肽段中,94%的肽段分子量介于600-1800 Da之间,且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陈铭[10](2019)在《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其对大鼠骨骼生长影响》文中指出扁舵鲣鱼是我国主要的鲣鱼种类之一,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捕捞量大,价格便宜,营养价值高。但因其肉质较酸、暗色肉比例高、口感差等原因,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本文从扁舵鲣鱼的原料特性和资源利用现状出发,针对人群钙生物利用度普遍偏低的问题,拟利用扁舵鲣鱼蛋白肽与氯化钙制备一种高得率、高钙含量以及高吸收率的肽螯合钙。本论文以扁舵鲣鱼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蛋白肽粉,首先分析原料的组成特性,再以扁舵鲣鱼蛋白肽为蛋白源,氯化钙为钙源,研究螯合条件对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的制备得率与产物钙含量的影响,然后通过凝胶层析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钙结合活性肽,并对肽与钙离子的结合模式进行分析,最后采用低钙动物模型,考察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对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测定了扁舵鲣鱼蛋白肽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矿物质元素4种基本成分的含量,系统分析了矿物元素组成、氨基酸组成以及蛋白肽的分子量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扁舵鲣鱼蛋白肽作为肽源制备肽螯合钙的潜在优势。结果显示,扁舵鲣鱼蛋白肽粉的蛋白质含量为88.91%、脂肪含量为0.13%、水分含量为5.16%、矿物质元素含量为2.15%;氨基酸总含量为94.81 g/100g,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7.64 g/100g,必须氨基酸评分大于1、化学评分为0.67以及氨基酸指数为0.87;蛋白肽分子量在180~5000U范围内的含量为78.16%,分子量小于1000 U的低聚肽含量为67.99%。结果表明,扁舵鲣鱼蛋白肽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组成合理的优质营养基料;它的肽含量尤其小肽的含量很高,分子量小于1000 U的低聚肽含量为67.99%,是一种制备肽螯钙的优质钙源。2、研究了p H值、螯合温度、螯合时间和肽钙质量比4个因素对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制备得率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等表征手段对比分析蛋白肽与钙离子螯合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肽钙螯合物的最佳条件为肽钙质量比2:1,螯合时间20 min,螯合温度50℃,p H 9.0,在此条件下,螯合物得率达到41.06%,螯合物钙含量为14.98%;多种表征结果的结合证实了扁舵鲣鱼蛋白肽与钙离子发生了结合。3、利用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和RP-HPLC从扁舵鲣鱼蛋白肽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颖的钙结合活性肽。通过Xevo G2-XS QTOF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Glu-Pro-Ala-His(MW=453.3),钙结合能力为76.8 mg/g;肽(Glu-Pro-Ala-His)与钙离子的结合模式为:Glu的羧酸基团以双齿模式与钙离子结合,His的羧酸基团和氨基以α模式与钙离子结合,根据此结果,构建了肽-钙螯合物的假设分子模型。4、通过建立大鼠低钙模型,研究不同浓度(50 mg/100g·d、100 mg/100·d、200mg/100g·d)的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对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考察不同饮食条件下大鼠的身长体重、血钙和血磷含量、钙表观吸收率以及骨体积分数、骨密度和骨小梁微结构等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缺钙大鼠补充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之后,体重增长率为84.77%,ALP活力为79.56 U/L,钙表观吸收率为78.64%,骨体积分数为36.29%,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密度分别为6303.39 mg/cc与4126.09 mg/cc,骨小梁数量为4.87 mm-1。这说明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能促进大鼠体重增长,有效抑制ALP活力,同时提高钙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率;此外,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能提高大鼠骨体积分数,增加大鼠骨密度和改善骨小梁微结构,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二、酶解酪蛋白的营养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酶解酪蛋白的营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酶法制备酸枣仁ACE抑制肽理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酸枣仁蛋白的制备
        1.2.2 酸枣仁ACE抑制肽的制备
        1.2.3脱脂酸枣仁基本成分测定
        1.2.4 氨基酸分析
        1.2.5 分子量分布测定
        1.2.6 粒度分布测定
        1.2.7 微观结构观察
        1.2.8 热稳定性
        1.2.9 溶解度测定
        1.2.1 0 持水性和持油性的测定
        1.2.11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的测定
        1.2.12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1.2.13感官特性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脱脂酸枣仁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2.2 酸枣仁ACE抑制肽氨基酸分析结果
    2.3 酸枣仁ACE抑制肽的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2.4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粒度分布测定结果
    2.5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2.6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热稳定性结果
    2.7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溶解度测定结果
    2.8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的测定结果
    2.9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测定结果
    2.1 0 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结果
    2.11酸枣仁蛋白与酸枣仁ACE抑制肽的感官特性测定结果
3 结论

(7)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最适蛋白酶的筛选
        2.2 酶解液中水解度的测定
        2.3 Zeta电位的测定
        2.4 单因素试验
        2.5 响应面试验
        2.5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6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结果
        1 最适蛋白酶的筛选
        2 单因素试验
        3 响应面试验
        3.1 响应面试验结果
        3.2 最佳实验方案验证
        4 AKP的理化性质分析
        4.1 Zeta电位
        4.2 分子量分布
        4.3 氨基酸组成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
        2.2 锌含量的测定
        2.3 AKP-Zn螯合物的结构表征与组成分析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2 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2.3.3 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2.3.4 形态学分析
        2.3.5 元素组成分析
        2.3.6 不同pH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分析
    结果
        1 AKP-Zn螯合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2 AKP-Zn螯合物的结构和组成特征
        2.1 FTIR
        2.2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
        2.3 分子量分布
        2.4 氨基酸组成
        2.5 形态学
        2.6 表面元素组成
        2.7 不同pH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
        2.1.1 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分析
        2.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 动物实验
        2.2.1 体内24h消化吸收实验
        2.2.2 14d短期灌胃实验
        2.2.3 锌含量测定
        2.2.3.1 血浆锌含量测定
        2.2.3.2 股骨中锌含量测定
        2.2.3.3 脏器中锌含量测定
    结果
        1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分析
        1.1 不同形态锌的稳定性分析
        1.2 FTIR
        2 动物实验
        2.1 体内24h消化吸收实验
        2.2 14d短期灌胃实验
        2.2.1 体重与脏器系数
        2.2.2 血浆锌含量
        2.2.3 股骨锌含量
        2.2.4 脏器锌含量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鱿鱼加工副产物酶解、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抗高血压肽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概况
        1.2.1 海洋活性肽的现状简述
        1.2.2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分类
    1.3 鱿鱼简介及其应用现状
        1.3.1 鱿鱼简介
        1.3.2 鱿鱼的营养价值
        1.3.3 鱿鱼制品的加工现状
    1.4 鱿鱼加工副产物的加工利用
        1.4.1 鱿鱼加工副产物简介
        1.4.2 鱿鱼加工副产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活性肽
        1.5.1 高血压及其危害
        1.5.2 抗高血压肽及其作用机制
        1.5.3 ACE抑制肽的活性检测
        1.5.4 抗高血压肽的制备
        1.5.5 抗高血压肽的分离纯化
    1.6 主要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鱿鱼加工副产物前处理及其基本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鱿鱼加工副产物预处理
        2.3.2 水分含量测定
        2.3.3 蛋白含量测定
        2.3.4 灰分含量测定
        2.3.5 脂肪含量测定
        2.3.6 氨基酸成分的测定
        2.3.7 氨基酸营养评价
    2.4 数据处理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基本成分分析
        2.5.2 氨基酸成分分析
        2.5.3 氨基酸营养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酶解鱿鱼加工副产物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原料脱脂处理
        3.3.2 样品ACE抑制率的测定
        3.3.3 多肽标准曲线的制作
        3.3.4 样品多肽含量的测定
        3.3.5 最适水解用酶的筛选
        3.3.6 数据处理
        3.3.7 CCD响应面法优化实验设计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多肽浓度标准曲线绘制
        3.4.2 蛋白酶水解效果对比
        3.4.3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3.4.4 建立ACE抑制率的回归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3.4.5 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3.4.6 建立多肽含量的回归模型及着性检验
        3.4.7 以多肽含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3.4.8 最优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及试验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豆菌发酵鱿鱼加工副产物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纳豆芽孢杆菌种子悬液的制备
        4.3.2 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
        4.3.3 鱿鱼加工副产物以纳豆菌发酵的单因素试验
        4.3.4 测定方法
        4.3.5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纳豆菌生长曲线
        4.4.2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4.4.3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设计
        4.4.4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4.4.5 建立ACE抑制率的回归模型及显着性检验
        4.4.6 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4.4.7 建立多肽含量的回归模型及着性检验
        4.4.8 以多肽含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分析结果
        4.4.9 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及试验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滤法分离鱿鱼加工副产物活性多肽及其他性质的研究
    5.1 引言
    5.2 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超滤
        5.3.2 ACE抑制活性
        5.3.3 肾素抑制活性
        5.3.4 IC50值的测定
        5.3.5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5.4 数据处理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超滤后各组分ACE和肾素抑制活性
        5.5.2 E-1、F-1 组分体外ACE与肾素抑制的IC50值
        5.5.3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E-1、F-1组分抗高血压活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苏麻籽中主体物质及利用现状
        1.1.1 苏麻籽油脂开发应用现状介绍
        1.1.2 苏麻饼粕蛋白质的应用现状介绍
        1.1.3 亟待发展的方向
    1.2 苏麻籽油的前沿研究
        1.2.1 微胶囊制备技术
        1.2.2 酪蛋白糖基化改性
        1.2.3 蛋白质酶解改性技术
        1.2.4 酶解与糖基化复合改性技术
    1.3 苏麻蛋白质的前沿研究
        1.3.1 苏麻多肽分类
        1.3.2 苏麻多肽功能活性
        1.3.3 苏麻多肽的提取及应用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苏麻油微胶囊壁材糖基化与酶解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方法
        2.2.3.1 酪蛋白糖基化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2.3.2 蛋白酶酶解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2.3.3 接枝度测定
        2.2.3.4 褐变指数的测定
        2.2.3.5 抗脂质氧化能力测定
        2.2.3.6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2.2.3.7 水解度测定(DH)
        2.2.4 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种类糖对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2 酪蛋白浓度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3 接枝温度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4 酪蛋白与糖比例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5 初始pH对其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6 接枝时间对酪蛋白糖基化接枝改性的影响
        2.3.7 酪蛋白浓度对其酶解改性进程的影响
        2.3.8 加酶量对酪蛋白酶解改性的影响
        2.3.9 加酶量对酶解酪蛋白糖基化产物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麻油微胶囊壁材复合改性制备及表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方法
        3.2.3.1 酪蛋白糖接枝-酶解产物的制备
        3.2.3.2 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3.2.3.3 抗脂质氧化能力测定
        3.2.3.4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测定
        3.2.3.5 SEM表征
        3.2.3.6 荧光光谱分析
        3.2.3.7 红外光谱分析
        3.2.3.8 苏麻油微胶囊的制备
        3.2.4 统计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酪蛋白与麦芽糖质量比对酶解-接枝产物特性影响
        3.3.2 接枝时间对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的影响
        3.3.3 接枝温度对酪蛋白酶解-接枝改性的影响
        3.3.4 酶解液pH对酪蛋白酶解-接枝产物特性影响
        3.3.5 酪蛋白糖接枝/酶解改性产物的表征对比
        3.3.5.1 接枝改性产物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
        3.3.5.2 SEM表征
        3.3.5.3 荧光光谱分析
        3.3.5.4 红外光谱分析
        3.3.6 苏麻籽油微胶囊的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双酶法制备苏麻蛋白多肽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方法
        4.2.3.1 苏麻饼粕中单宁、植酸的脱除方法
        4.2.3.2 苏麻饼粕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4.2.3.3 苏麻饼粕酶解液制备方法
        4.2.3.4 酶解液中多肽的含量测定方法
        4.2.3.5 六种蛋白酶单酶酶解的单因素试验
        4.2.3.6 单-双酶酶解提取苏麻多肽的正交试验设计
        4.2.3.7 双酶酶解饼粕组合方式的确定
        4.2.3.8 双酶酶解提取苏麻多肽正交试验设计
        4.2.3.9 苏麻饼粕粉不同前处理及不同酶解方式对比分析
        4.2.4 数据统计分析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饼粕原料总蛋白质含量
        4.3.2 不同因素对酶解苏麻饼粕提取多肽的影响
        4.3.2.1 酶解时间
        4.3.2.2 酶解温度
        4.3.2.3 料液比
        4.3.2.4 酶底比
        4.3.3 单酶酶解的最佳工艺
        4.3.4 双酶酶解的最佳组合
        4.3.5 双酶酶解的最佳提取工艺
        4.3.6 不同前处理及酶解作用的饼粕可溶性氮含量及多肽提取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麻多肽的特性表征及序列测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方法
        5.2.3.1 苏麻多肽的单-双酶提取
        5.2.3.2 苏麻多肽呈味分析方法
        5.2.3.3 苏麻多肽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检测
        5.2.3.4 苏麻多肽的抗氧化特性测定
        5.2.3.5 苏麻多肽促进益生菌生长活性测定
        5.2.3.6 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双酶提取的苏麻多肽
        5.2.4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呈味特性分析
        5.3.2 苏麻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5.3.3 氨基酸评分
        5.3.4 呈味氨基酸(DAA)分析
        5.3.5 抗氧化特性分析
        5.3.5.1 抗脂质氧化能力
        5.3.5.2 ABTS+·清除率
        5.3.5.3 还原能力
        5.3.6 促进益生菌活性分析
        5.3.7 液质联用(LC-MS/MS)鉴定双酶法制备的苏麻多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10)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其对大鼠骨骼生长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钙与补钙剂的研究进展
        1.1.1 钙的营养特性与生理功能
        1.1.2 钙的吸收与运转方式
        1.1.3 缺钙现状
        1.1.4 补钙剂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1.2 肽螯合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肽螯合钙的定义
        1.2.2 肽螯合钙的结合模式
        1.2.3 肽螯合钙的制备方法
        1.2.4 钙结合肽的来源
        1.2.5 肽螯合钙的生物利用度
    1.3 扁舵鲣鱼的资源概况
        1.3.1 扁舵鲣鱼的生物学特性与开发现状
        1.3.2 扁舵鲣鱼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扁舵鲣鱼蛋白肽粉的原料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本成分含量的测定
        2.3.2 矿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2.3.3 氨基酸组成分析
        2.3.4 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及必需氨基酸指数
        2.3.5 扁舵鲣鱼蛋白肽的分子量分布
    2.4 本章小结
3 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肽钙螯合物的制备
        3.3.2 紫外光谱分析
        3.3.3 TG热重分析
        3.3.4 X-射线衍射分析
        3.3.5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钙结合肽的分离纯化
    4.1 序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扁舵鲣蛋白肽的分离纯化及钙结合活性分析
        4.3.2 氨基酸序列测定
        4.3.3 红外光谱分析
        4.3.4 肽-钙螯合物的结合位点分析
        4.3.5 .肽钙结合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对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验动物
        5.2.4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扁舵鲣鱼蛋白肽对大鼠体重、身长的影响
        5.3.2 扁舵鲣鱼蛋白肽对钙表观吸收率的影响
        5.3.3 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对大鼠血钙、血磷和ALP活力影响
        5.3.4 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对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酶解酪蛋白的营养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酶法制备酸枣仁ACE抑制肽理化性质研究[J]. 谭力铭,曹妍,裴海生,郝建雄,李慧颖. 食品工业科技, 2022(02)
  • [2]裂壶藻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特性[J]. 胡晓,刘晶,高颖,李瑞杰,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戚勃,荣辉. 南方水产科学, 2021(04)
  • [3]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及车间设计[D]. 焦涵. 江南大学, 2021
  • [4]酶法催化菜籽油合成母乳脂肪替代物的研究[D]. 潘亚瑜. 西华大学, 2021
  • [5]发酵羊肝酱的研制及其品质特性变化研究[D]. 杨丽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发芽小米面条的营养及品质改良研究[D]. 李嘉欣.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7]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与生物利用度研究[D]. 孙如男. 青岛大学, 2021
  • [8]鱿鱼加工副产物酶解、发酵工艺的优化和抗高血压肽的制备[D]. 姚雨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蛋白改性技术的苏麻籽油微胶囊及功能多肽的研究[D]. 徐世涛. 贵州大学, 2020(03)
  • [10]扁舵鲣鱼蛋白肽螯合钙的制备及其对大鼠骨骼生长影响[D]. 陈铭.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酪蛋白酶解的营养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