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人学观视野中的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洪宏[1](2020)在《“人民电影”、“人学”电影与后“人学”电影景观——从电影与人的关系角度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电影》文中指出从电影与人的关系角度回首中国当代电影,能发现一条既前后演进又不时交叉重叠的发展轨迹。曾经一统中国影坛、被树为权威范式、具有特定内涵的"人民电影"虽已雄风不在,但它的"人民性"内涵在时代浪潮的淘洗中收缩、扩展,历经阐释,仍然是中国当代电影中人的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学"在中国电影中曾遭困境,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则一度挺立潮头,后来复又步履维艰,但至今仍不绝如缕,它所坚守的现实关怀和现代取向,使它承担着中国电影思想艺术创造的重任;后"人学"时代,消费主义的不断扩张正在中国当代电影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后现代"人学"也在中国影坛投下它日渐清晰的身影。
郭晓旭[2](201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国实际包括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而文化的核心便是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割不断的精神纽带、抹不去的文化烙印,它内在地构成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性格特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路径与机制,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创新转化的理论契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古今中西历史大视域正在逐渐形成,在多元思想碰撞与视域融通的大背景下,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如何兼具世界眼光与时代眼光,在保持理论自身的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增强理论自身的文化包容性与通约性、解释力与延展性,扩大理论的影响范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更广泛的世界认同与文化接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全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比较文化的方法,分五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必要性来看,二者的融通发展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需要,也是世界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二者在文化基础、内在逻辑以及体系结构上的相通性,则为融通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二章,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当代价值以及创新转化的必要性。从结构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思想体系。而从内容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心性本体论为核心,包含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在内的理论,是追求内生性价值的心性修养学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转化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走中西马相结合的实践生存论的发展道路。第三章,具体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与路径选择。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中西方文化基础。同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要坚持群众的立场、实践的维度、批判的精神、问题的视域、世界的眼光,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认同、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第四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内在机制、过程与方法。二者的融通发展是系统论、行为发生学与解释学等多元机制共同参与并起作用的结果。二者融通发展的过程则是由文本的互动与生成、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视域融合与综合创新四个相互交织的环节所组成的多元文化的消化与吸收的过程。二者融通发展的方法则主要从出场学与范式理论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不断变换的历史语境中出场的路径、形态以及实现融通的理论契合点,为实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第五章,探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几个视角,从现代世界发展的人类共同课题入手,从科技、生态、人学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对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的重要性,阐述了二者融通发展在当代世界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寻找理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问题域。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前景做了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使理论永葆生机与活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精神精华相融通,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转化,重现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从而开创哲学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我”的当代重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转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持与理论依据,也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鉴于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探讨更多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层面的结合,对于文化特别是哲学方面相结合的探讨相对较少的现状,本文则重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域融合的角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层面,从多元哲学融通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交互影响与双向建构的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从民族性与世界性两个角度,从自然、社会、人心三个领域,将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特质、发展前景、融通机制及现实关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发展需求与中国传统哲学在现时代创新转化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在二者的融通发展过程中,通过相互建构与整合实现共同发展。
陶涛涛[3](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文中指出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传统实体论哲学将人理解为实体,从而导致人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实体论人学展开批判,进而将人视为从事着实践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而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怀特海则用机体论哲学对实体论人学展开批判。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来看,怀特海机体论具有重要的人学价值。本文认为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机体论通过对人在形上层面的理解和透视,用具有高度隐喻性的哲学语言归纳出人的存在状态的三大基本特征:过程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决了实体论人学所存在的悖论;二是其富有创见的有机教育理念从人性论的角度反思和批判了现代教育所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并给未来的教育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指明了出路。本文试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上探讨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具体内容按照各部分研究的重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其对人的科学解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实体论人学所存在的困境以及怀特海机体论思想的诞生和发展,进而凸显机体论所开辟的人学研究的新思维和新视角。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怀特海的有机人论对人的存在的新阐释。怀特海将“人”视为过程性存在、整体性存在和创造性存在的有机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机哲学对“人”的独特理解。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教育在“人的培养”问题上的缺憾,继而强调怀特海的有机教育思想在对“人的培养”问题上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近年来兴起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怀特海机体论在人学思想上的回应,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其人学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评价,以期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与时俱进。
张英[4](2017)在《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沉浮及其学术意义》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钱谷融提出“文学是人学”的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文艺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特殊时代环境的影响,“文学是人学”的发展几经沉浮。本文试图通过对导致其理论沉浮变化的社会政治背景的整体考察,旨在对钱谷融“文学是人学”思想的价值及当代意义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内涵。本章通过探析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提出始末,从关于文学的任务、关于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关于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关于各种创作方法的区别,关于人的典型性与阶级性五个方面论述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内涵,阐释“文学是人学”观点对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及近现代学术资源中人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二章主要探索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沉寂。《论“文学是人学”》的产生及其沉浮与中国文学所处的整体社会氛围密不可分,本章通过追溯文艺界反右运动扩大化,八届十中全会对文艺的否定与控制和文化大革命等社会背景,阐发由于国内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学界对钱谷融“文学是人学”思想的猛烈批判,并从文学界对该命题学理逻辑、生态文艺角度的质疑及理论提出者的争论,体现了钱谷融“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文艺史上经历的坎坷历程。第三章主要探讨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复苏。“双百方针”的提出为《论“文学是人学”》提供了适宜的政治气候,在文艺政策的“调整”与“纠偏”和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与作协第四次会议的影响下,“文学是人学”的命题重提并再度高扬,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界、文艺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通过巴人对“人情”的呼唤,王淑明的“人情论”以及蒋孔阳的“第三种文艺论”等同时代作家人学思想上的觉醒展现对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呼应与声援。第四章主要阐释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价值与影响。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思想史关于“人的文学”的历史脉络中,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价值,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针对文学终结论表明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命题不仅不会过时,并且在当代还将具有新的意义。
周至杰[5](2015)在《严复人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文:严复的生平正处于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转型阶段,其独特的地缘性成长环境、中西兼习的教育经历、边缘化的政治身份等赋予了他独立而又深邃的思考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严复突出了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作用,通过翻译和介绍西方先进思想的方式,精巧地重构了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批判继承了儒家中关于“人与社会”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现代哲学意义的人学观点。严复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人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在天演法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客观性和能动性相统一的天人关系,系统地论述了人的自然属性;突破了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阐述了构建新型人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设想,倡导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赋予人们追逐私利、自由、民主、平等、全面发展等权利,从而构建具有现代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在科学地分析了宗教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探究了宗教在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阐释了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关注了人的终极发展的问题。严复的人学思想以中国国情为立足点,实现了中西人学思想互相融合,将传统人学思想的束缚性与现代人学的开放性批判性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西方人学思想,构建了初具系统的现代人学思想体系。
杜梁[6](2015)在《文学想象问题研究:从理论观念到文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想象”是文艺理论研究的应有论题之一,中西文论史上就此各有不少研究成果,当代文论家也给与了相当关注。其中,当代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文学认识论、文艺心理学和语言艺术论领域,很少看到有研究者从人学特征角度研究文学想象问题,更不要说系统的研究成果。文学的当代处境促使我们反思文学价值,从文学的各个特征入手——其中当然也包括文学想象——进行理论探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研究文学想象的人学特征能为我们思考文学价值提供一个可能的向度。本研究立足于中西想象研究史,尤其注重吸收当代想象文论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文学想象的三大人学特征,即自由性、超越性和创造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文学实践中的想象力状况。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内容和思路,核心问题是定义想象的角度,这是探究文学想象人学特征的基础。第一章梳理中西想象研究史。文学想象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早已被人注意,对其功能和价值也有不少论述,但是文学想象的危机依然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究势在必行。中西比较而言,中国想象文论成型较早,西方则有一条相对明晰的想象研究线索可供梳理。梳理西方的研究成果时,研究者采用与相关术语范畴比较研究的方法。记忆、幻想、理性、虚构和创造与想象的关系,在西方想象研究史上人们关注较多,它们或者概念容易混淆,或者关系不易厘清。中国古代想象研究我分为“神思”体系和“感悟”体系两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神思”具有想象飞离在场的形态特征,“感悟”则更多地体现想象综合创造的精神内涵。当代从事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的学者都注重“神思”与想象的近亲关系,而忽视了“感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章最后比较中西想象文论的异同,其中相同之处大都源自对想象的直观,相异之处则源自中西文化的内在不同。第二章梳理当代文学想象研究,主要介绍了三种研究视野。文学认识论视野中的文学想象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次“形象思维”论争,围绕着是否存在形象思维、形象如何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者们展开辩难。到第二次论争末尾,很多研究者都意识到形象思维其实就是想象,转换名目讨论得以继续,而原有的论争客观上也加深了人们对文学想象的认识。文艺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学想象研究凭借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文学想象的心理动力、思维过程展开研究,其对文学想象的分类卓有成效,对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分析有一定价值,杨守森《艺术想象论》中的人学思想萌芽更加富于启示。从语言艺术论视野展开文学想象研究也有必要,从语言文字到文学形象需要想象的参与,而当今图像化扩张客观上造成了文学的危机。富于想象的文学性语言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成为传达情感的重要载体。第三章论述文学想象的人学特征,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把这部分放在“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背景下进行切入意在表明文学想象应当成为论证文学“自由性”的有力武器,进一步凸显本研究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想象的本质是“综合表象以创造”,所谓“表象”既包括在场的表象,也包括不在场的表象,想象飞离在场的形态特征是其自由的根源。同时,以无限的不在场君临有限的在场,在想象不可穷尽的物类相连中我们超越了现实,超越了人类的片面性,从中显现无限的存在场域,所以审美超越其本质就是想象超越。想象作为一种创造能力源自“综合”过程,所谓综合就是把在场与不在场结合起来,浑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它用于文学创作表现为新形象尤其是典型形象的创制,用于文学接受则表现为统一文本各部分和当前文本内外部分的努力。研究者在论文各处提供了一些例子展示这个过程。在文学经典的接受过程中,人们依靠文学想象自由性、超越性和创造性探索人生的无限多样性,并以此实现精神救赎。第四章主要研究当代文学实践中的想象力状况。当代文学创作缺乏想象力是很多作家和理论家的共识,其原因部分在于时代的精神暴力,可能的出路之一是通过阅读使我们摆脱说教,建立一个“自律”的自己。同样,大众审美趣味异化带来了想象力危机,而摆脱这一危机重建文学的“想象共同体”依然离不开阅读经典,阅读使想象强健。健康的批评必须摆脱独断论的道德化立场,倡导审美批评并不是针对文化批评的泛滥,而是坚守文学是其所是的必然。审美批评要成为一种理想的批评则必须擦亮想象的火花,发展同情性想象,惟其如此,才能以一种生命的学问,来理解另一种生命的存在。
吴亚南[7](2015)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特征的概念,从哲学层面讲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和历史性的价值创造活动,这种对象化的价值创造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理论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能动性与受动性、限定性与超越性关系辩证统一的历史性活动,其根本目标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向和谐良善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学批评本身也是人类主体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文学批评的过程就是批评主体以文学为中介与客观现实世界展开对话、施加影响的历史过程。可以说,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近现代中国国情、具体文艺活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与建构出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内涵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演进中不断得到拓展、深化和具体化的,最终表现出它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除导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来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思想内涵、形态特征。第一章围绕实践范畴对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的实践观作了历史性的考察。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真正把实践概念纳入哲学思考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自身构成目的的行为,它是以行为自身为目的,主要是指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亚里士多德之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实践的理论。以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使人的实践与存在论问题联结了起来,将实践活动提升到人的存在论意义的高度。简言之,西方实践观的发展历史,既具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它问题框架不断经历转换的复杂演变过程,即实践与存在、实践与自由、实践与理性、实践与理论、实践与主体,这些基本概念的问题演变历史。只有到了马克思的历史实践哲学那里才真正解开了实践的本质之谜,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哲学形态的根本变革,即实现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变;二是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从理论的思维方式向实践的思维方式转向;三是哲学本体论的革命性转换,即从实践的认识论到实践的生存论转向。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一是实践是主客体的双向建构活动,二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明确实践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的优先性地位,三是实践的价值维度,重视个体的伦理关怀。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马克思所建立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本体论地位,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哲学思维,是对传统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转变,其理论目标就是通过哲学的世界化、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把人从奴役的社会处境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有重要阐发。第二章探讨马克思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质内涵的生成。从时间上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表现为一种作家本位的启蒙实践观。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体现出重视无产阶级大众的过渡性实践思想特点,这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初步确立。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之后,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形成了人民本位实践观,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从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表现出对阶级感情话语、革命伦理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强调。在话语的形态表现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突出实践指导意味的政策性话语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在历史的实践选择中形成了以人民本位实践观为代表的历史形态,而且在自身的理论逻辑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关注实践主体问题、重视实践的政治伦理问题等三个方面的理论形态特征。第三章研究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的关系。人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接受和理解主要是在认识论领域当中来理解的,从而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这种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突出为中国革命服务的现实问题意识,关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革命实践的推动作用,重视文学研究上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强调文学活动的主客体相互影响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并将文学主体的问题重心放在为人民大众这个集体性的历史主体上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标志着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的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又集中表现在文艺观上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正是在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旗帜下,我们看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成了以实践为问题指向的理论形态结构,呈现出重视实践主体,强调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质,突出动态能动的生活实践观,以及彰显实践智慧的文艺政策批评等理论观点,并在艺术创作上推崇革命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但是应该客观地看到,反映论批评模式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片面的地方。这样在实践认识论视野下,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对反映论批评模式的一种理论调整。可以说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认识论范式存在经验化的倾向。通过反思反映论批评模式,建立以实践生存论为基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识论体系,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当中的实践主体论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求得革命的胜利确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这个革命的实践主体观既继承了五四启蒙运动的个性主体意识,又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特点发展了这一主体意识,建立了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集体性主体观。从启蒙主体到人民大众主体的构建,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主体观在中国的历史问题语境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内涵。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现实,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中国现实语境中,把握艺术生产主体的基本内涵。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艺术生产主体应该仍然是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了以人民大众主体为核心内容的实践主体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这一主体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对个体的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存在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肯定。新实践美学将生存论观点引入实践的理解,拓展了实践的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实践观内涵的认识,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主体论内涵也具有重要启发。第五章主要从实践的政治伦理维度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问题。从实践的政治伦理方面来看,政治伦理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本有的价值尺度,它的基本内涵和终极关怀就是通过人的政治实践趋向良善正义的社会秩序和实现人的有德性的圆满生活。由于中国的革命文化语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发展过程中淡化了政治伦理本体层面的构建。但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通过重视作家的思想改造、革命伦理意识、道德修养以及注重个体责任与人民性的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出它在政治伦理层面有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但是同时也应客观看到,革命年代的战争文化思维又使政治伦理的正义关切和终极关怀偏重于直接的政治意识形态诉求。极左政治的泛滥酿成政治对文学的绑架与利用,损害了文学的独立性和本有的审美超越性价值。今天我们从马克思实践观角度重审文学的政治维度,反思我们既有的理论传统、历史经验,就是要回到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视域重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伸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本体的正义诉求和终极人文关怀。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将文学看作是人民大众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实践的逻辑是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内在本质联系的前提,因此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该是在哲学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始终围绕中国在社会革命、政治经济改革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文艺问题展开对话,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术语范畴、问题框架、研究对象的中国化、具体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正是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与自身历史传统、其他文艺批评流派展开互动对话,从而超越了五四抽象的“人的文学”观,构建了以人民为本位的人民文学实践观,形成了以文艺大众化为主要载体的文艺实践模式,最终在本体层面上通过对“人的文学”命题的不断反思和对话完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为构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和价值视野。
周海波,闫晓昀[8](2014)在《金声玉振显品格,创新趋优呈高远——学术史视野中的朱德发教授的学术成就》文中指出朱德发教授是当代着名学者,新中国第二代学人的代表之一。他被同行称之为"学术劳模",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和博大的人文胸怀,其创造性成果呈现出创新思维。他从五四文学研究出发,以人为本,以文学史建构为主体工程,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他为领军的山东师范大学现代文学学术团队是一支梯队合理、实力雄厚、成果卓着、影响巨大的学术队伍。《朱德发文集》代表了他的学术研究的高度,表现了他敢于而且能够面对现实、思考现实、回应现实的气魄与精神,展现了作为老一代学者代表的思想风貌和人格魅力。
李婷[9](2013)在《新中国领袖题材创作之变异》文中指出新中国领袖,这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凭借其可歌可泣的历史功绩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震撼的影响。他们为新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建设鞠躬尽瘁,并曾以其个人独特魅力征服了全中国的人民,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大众“偶像”,与此同时也在艺术创作领域造就了领袖题材作品不朽的“神话”。几十年来,很多艺术家与观者都将毛泽东等中国领袖形象的塑造视为热心关注的对象之一,而这些领袖题材作品的规模、推广及影响,也已早就超出了艺术这个范畴。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领袖题材艺术创作的风格形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异。“文革”之前的17年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表现领袖题材的主题创作,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历史与现实题材并重,表现形式多样,尤其是在创作方法中大都依循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的表现。然而,仅仅是几年的时间,因为“文革”,领袖题材的主题创作在整体上就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最严重的问题是以吻合社会思潮的积极、主动去神化领袖,出现了如同西方绘画中的圣像画的表现方法。继“文革”之后,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觉醒,另一种回归自然本性的领袖题材创作形式逐步占据了整个画坛。此时,艺术家们在作品中去掉了那些浮华的粉饰,改用朴实、真诚的创作以情动人,努力追求与观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视野的日益开阔,在领袖题材创作上,独特、夸张的表现方式变成了艺术家突显个性、适应艺术全球化发展的态势。那么,以上所述的领袖题材创作变异过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在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如何?它又具有怎样的现实价值意义?这三个大问题就构成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神化”——领袖的英雄传说,通过对新中国初期,特别是“文革”时期的领袖题材创作进行纵向而全面的阐述,重点分析艺术创作中“神化”这一表现手法的历史成因、表现方式、美学价值及意义;第二部分为“人化”——领袖的本体回归,剖析了领袖题材创作由“神”到“人”的转变过程,并结合现代人学观来加以分析领袖题材创作“人化”的原因及意义;第三部分为“漫化”——领袖的标新立异,概述新时代下的领袖题材创作形式及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来着重研究领袖题材创作发展的多样化与超越性。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论述,笔者希望能够丰富领袖题材艺术创作的研究领域,为以后艺术工作者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唤起学术界对领袖题材艺术创作研究的重视,为艺术创作和拓展更具艺术性、社会性及人文性的领袖题材作品提供有益参考。
王华婷[10](2013)在《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回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多是知识性的教育,仅把学生当做吸收道德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的主体性及其原有的"道德框架",使得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作者以人学观为指导,分析得知传统德育模式造成学生主体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道德教育中"人"的严重缺失,因此从人对人的理解和实践本质的角度提倡对话式德育模式的运用,从而实现"人"的回归,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现代人学观视野中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人学观视野中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电影”、“人学”电影与后“人学”电影景观——从电影与人的关系角度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结语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理论成果 |
二、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 |
三、国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必要性 |
一、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需要 |
三、世界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可能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历史过程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及特质 |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构 |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 |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 |
一、传统哲学的天人之思及其当代价值 |
二、传统哲学本体论的特点与现代价值 |
三、新儒学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
四、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转化的当代价值 |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创新转化的必要性及现实路径 |
一、中国传统哲学创新转化的必要性 |
二、中国传统哲学创新转化的现实路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图景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底蕴 |
一、文化底蕴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二、文化底蕴中异质文化间的多元互动 |
三、后现代文化对文化底蕴的补充与发展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价值选择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选择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机制、过程与方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机制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过程 |
一、文本的互动与生成 |
二、多元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
三、视域融合 |
四、综合创新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方法 |
第五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几个视角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科技视角 |
一、现代及后现代主义哲学科技观对科技异化的批判 |
二、融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观的中国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生态视角 |
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
二、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发展困境与理性反思 |
三、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内涵与意义 |
四、融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观的中国化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通发展的人学视角 |
一、现代及后现代视域下的人学困境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人学观的契合 |
三、融通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观的中国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人学道路 |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解读 |
二、机体论:怀特海为人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
(一)实体论视野中的人及其存在的问题 |
(二)从实体到机体:人学研究的思维转向 |
三、有机人论:怀特海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认识 |
(一)作为过程性存在的人 |
(二)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人 |
(三)作为创造性存在的人 |
四、有机教育:怀特海提供了“人的培养”的新路径 |
(一)现代教育:“人的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
(二)有机教育:“人的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
(三)怀特海有机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
五、回应与反思 |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回应 |
(二)怀特海机体论人学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人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沉浮及其学术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提出及理论内涵 |
1.1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提出 |
1.1.1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提出始末 |
1.1.2 与钱谷融提出“文学是人学”理论相关事件 |
1.2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内涵 |
1.2.1 关于文学的任务 |
1.2.2 关于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 |
1.2.3 关于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 |
1.2.4 关于各种创作方法的区别 |
1.2.5 关于人的典型性与阶级性 |
1.3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对古代及现代人学思想的承继 |
1.3.1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对古代人学思想的承继 |
1.3.2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对现代人学思想的承继 |
第二章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沉寂 |
2.1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沉寂的社会背景 |
2.1.1 文艺思想的急速“左”转 |
2.1.2 政治对文艺的控制与否定 |
2.1.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畸形文坛 |
2.2 批判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因素 |
2.3 文学环境对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质疑 |
2.3.1“文学”是否等同于“人学” |
2.3.2“文学是人学”是否忽视自然 |
2.3.3“文学是人学”由谁提出 |
第三章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复苏 |
3.1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复苏的社会背景 |
3.1.1“双百方针”的提出 |
3.1.2 文艺政策的“调整”与“纠偏” |
3.1.3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与作协第四次会议的召开 |
3.2 社会各界对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拨乱反正 |
3.3“人学”思想的觉醒——同时代其他人的观点 |
3.3.1 巴人对“人情”的呼唤 |
3.3.2 王淑明的“人情论” |
3.3.3 蒋孔阳的“第三种文艺论” |
第四章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价值与影响 |
4.1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价值 |
4.2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4.3“文学不终结”——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严复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 |
三、思路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与严复人学思想的凸显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人的个体存在形态”的变化与严复人学思想的初现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中“人和人的关系—政治结构”的转变与严复人学思想的凸显 |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整体—文化结构”的变化与严复对人学思想的坚持 |
第二章 严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探析—兼论天演范畴中现代哲学“天人关系”思想的建构 |
第一节 严复认为“天”是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客观存在 |
第二节 严复提出“天”是人产生和生存的基础 |
第三节 严复关于“天”的规律性具体阐释—天演法则的提出 |
第四节 严复论述了人在天演法则下的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
第五节 天演范畴内“天人关系”的现代哲学意义 |
第三章 严复关于新型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严复认为新经济生产方式是构建新型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 |
第二节 严复关于新型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
第三节 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构建新型社会模式的重要作用 |
第四章 严复关于人的终极思考—严复宗教思想探析 |
第一节 宗教的起源 |
第二节 宗教的社会调控功能 |
第三节 宗教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
第五章 西方人学思想中国化—严复人学思想的传播 |
第一节 严复系统地内化了西方的人学思想 |
第二节 严复在中西人学融合的视域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思想 |
第三节 严复人学思想的口号性传播与超前性障碍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6)文学想象问题研究:从理论观念到文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述评 |
二、何为想象 |
第一章 文学想象问题的历史观照 |
第一节 文学想象:从文学现象到理论探究 |
一、神秘力量 |
二、两种想象 |
三、想象功能的诗意传达 |
四、想象的危机 |
第二节 西方文论史上的文学想象论 |
一、想象与记忆 |
二、想象与幻想 |
三、想象与理性 |
四、想象与虚构 |
五、想象与创造 |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学想象论 |
一、“神思”体系与文学想象 |
二、“感悟”体系与文学想象 |
第四节 中西文化传统与文学想象理论 |
第二章 文学想象研究的多维视野 |
第一节 文学认识论视野中的文学想象问题 |
一、形象思维论争出现的背景和过程 |
二、论争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三、形象思维与艺术想象的关系 |
四、中西想象理论为理解形象思维论争提供的契机 |
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学想象问题 |
一、文学想象的动力 |
二、文学想象的思维迷雾 |
三、文学想象的形态 |
四、文学接受与文学想象 |
五、当代文学想象理论的人学思想萌芽 |
第三节 语言艺术论视野中的文学想象问题 |
一、图像化扩张与文学的危机 |
二、两种语言用法 |
三、文学语言与情感的想象性表现 |
四、文学想象与文学语言的表现力 |
第三章 人学视野中的文学想象问题 |
第一节“文学是人学”命题的现代阐释 |
一、命题的提出 |
二、质疑与阐释 |
三、“文学是人学”与文学的自由性 |
第二节 文学想象与人的自由 |
一、文学想象:综合表象以创造 |
二、文学想象综合表象过程中的自由感 |
三、文学想象的创造性与自由超越 |
四、文学想象与自由选择 |
第三节 文学想象与审美超越 |
一、美学传统中的超越精神 |
二、审美超越的特点 |
三、审美超越就是想象超越 |
四、审美超越的想象实现 |
第四节 文学想象与精神救赎 |
一、想象的现实与真实的现实 |
二、文学想象与现实的“敞亮” |
三、文学想象与人类的多样性 |
第四章 当代文学发展与文学想象问题 |
第一节 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想象问题 |
一、当代文学创作的语境变迁 |
二、当代文学创作的想象力问题 |
三、可能的出路 |
四、困窘中的尊严 |
第二节 当代文学审美与文学想象问题 |
一、消费社会的文学审美环境 |
二、大众审美趣味异化与想象力危机 |
三、经典的守望 |
四、理想的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研究价值 |
二、课题的当前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三、论文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一章 西方实践观与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实践观的理论述评 |
一、亚里士多德与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实践观探讨 |
二、胡塞尔、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实践观 |
第二节 实践观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 |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变革 |
二、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内涵的三个维度 |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及苏联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阐发 |
一、卢卡奇与葛兰西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
二、阿尔都塞与哈贝马斯的实践观 |
三、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论述 |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历史形态的初步确立 |
一、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的萌生 |
二、革命文学运动时期实践观内涵的初步确立与转换 |
第二节 人民本位实践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思想体系的成熟 |
一、人民本位实践观的确认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二、政治实践与文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理论的提出 |
三、从“人的文学”到“人民文学”:人学思想的演进 |
第三节 实践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逻辑的实践特征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观的理论逻辑特征 |
第三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认识论特征 |
第一节 实践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核心 |
一、以《实践论》《讲话》为代表的实践的认识论批评范式 |
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文学批评模式 |
第二节 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一、从反映论到辩证的反映论、审美反映论 |
二、从审美反映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
第三节 实践认识论批评范式反思 |
一、认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体系建构不可缺少的环节 |
二、经验化倾向的实践认识论批评 |
三、从实践认识论到实践生存论 |
第四章 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核心 |
一、人民大众为主体的革命实践主体观 |
二、启蒙与革命语境下的个人—阶级实践主体 |
第二节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推进与建构 |
一、文学是人学:启蒙与社会主义文学观念架构下的文学主体观 |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艺术生产主体问题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反思 |
一、实践主体的内在转换与主体性问题的反思 |
二、主体性实践观与“实践美学”的构建 |
第五章 政治伦理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文学实践的政治伦理特质 |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伦理尺度的建构 |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伦理价值规范功能的体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价值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内在尺度 |
一、中国传统伦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尺度 |
二、思想改造与革命伦理 |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伦理价值尺度反思 |
一、个体责任与人民性价值尺度的建立 |
二、从文学的人性到文学的人民性 |
三、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政治伦理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金声玉振显品格,创新趋优呈高远——学术史视野中的朱德发教授的学术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劳模与学者情怀 |
二、五四原点与以人为本 |
三、传承突破与阐释建构 |
四、主体思维与文学史观 |
五、拓展领域与多元并进 |
结语 |
(9)新中国领袖题材创作之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题目缘起 |
1. 文献综述 |
2. 选题意义 |
(二) 概念的界定 |
1. 领袖 |
2. “神化”、“人化”、“漫化” |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神化”——领袖的英雄传说 |
(一) “造神”运动的缘起与发展 |
1. 政治的神话 |
2. 英雄的颂歌 |
(二) “神化”领袖形象的主要类型 |
1. 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神” |
2. 为政治服务所虚构的“神” |
3. 独立肖像形式描写的“神” |
(三) “神化”领袖的美学价值及历史意义 |
二、“人化”——领袖的本体回归 |
(一) 由“神”到“人”转向的社会基础及内在脉络 |
1. 神话幻灭、人性体现 |
2. 艺术观念的分化与大众意识的觉醒 |
(二) “人化”领袖形象的分期及艺术体现 |
1. 建国初期 |
2. 文革后期 |
3. 当代美术 |
(三) “人化”领袖的形成与现代人学观的统一性 |
三、“漫化”——领袖的标新立异 |
(一) 多元文化的确立 |
1. 单一性文化的突破 |
2. 新思潮的引入与泛滥 |
(二) “漫化”领袖题材的分类 |
1. 商业性 |
2. 符号性 |
3. 反思性 |
(三) “漫化”领袖题材的价值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学理论的指导 |
二、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 |
1. 德育内容单一化, 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 |
2. 德育方法机械化, 抛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
3. 道德力量离散, 学生无所适从。 |
三、德育中“人”的回归 |
1. 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本质。 |
2. 人对人的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7) |
3. 对话式的德育模式 |
四、现代人学观视野中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电影”、“人学”电影与后“人学”电影景观——从电影与人的关系角度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电影[J]. 洪宏. 文学研究, 2020(02)
-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通发展研究[D]. 郭晓旭.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D]. 陶涛涛.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4]钱谷融“文学是人学”理论沉浮及其学术意义[D]. 张英.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5]严复人学思想研究[D]. 周至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6]文学想象问题研究:从理论观念到文学实践[D]. 杜梁.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2)
- [7]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D]. 吴亚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金声玉振显品格,创新趋优呈高远——学术史视野中的朱德发教授的学术成就[J]. 周海波,闫晓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9]新中国领袖题材创作之变异[D]. 李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10]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回归[J]. 王华婷. 文教资料,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