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中国东部第四纪期间确切发育过古冰川的山地中,长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生态系统保存相当完整,在纬向上是联系黄土高原—日本海及其岛屿的关键部位,在经向上又是联系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中国广大海域—台湾的特殊地点。研究该地区的第四纪古冰川作用过程,可以揭示过去地质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概况,进而更有利于推断影响过去生态环境变化的积极或者消极因素,成为古今生态变化研究的一个桥梁。论文采取野外地貌考察—采样,室内沉积物分析—断代对比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冰川发育的地貌特点、冰川作用物理性质、规模、时代、冰期演化序列进行详尽分析,末次冰期环境论述以雪线重建为主要指标,恢复了末次冰期各个阶段的温度和降水条件。以观景台附近海拔2000m黑风口冰碛剖面为主要载体,探讨了长白山地区冰碛物成分特点。长白山冰川地貌如冰斗、槽谷、磨光面和保存完好的冰碛物等地貌与沉积特点显示这一地区曾经受到冰川作用。典型的冰川地貌和沉积物分布在火山口的内侧与外侧,其冰川作用发生,因其独特的火山地质与地貌背景所决定,具备典型的“口内口外”模式。本区的冰川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末次冰盛期(LGM)和晚冰期,在火山口的内侧与外侧对应分布。其中,气象站冰进的冰进年代为11Ka前后,对应晚冰期,与全球性降温的新仙女木事件相当,分布的海拔高度在2400-2600m。黑风口冰进发生在大约20ka左右,时代上属于末次冰盛期。长白山冰期系列的结果显示末次冰期晚阶段发生的冰进可以和台湾及日本的相比较,但是缺乏中、早阶段(MIS3/4)冰进作用的证据,很可能是后期的冰川前进侵蚀了早期阶段的冰川作用遗迹,或者是强烈的火山作用破坏的结果。末次冰盛期和晚冰期温度下降和降水减少没有太大区别,末次冰盛期,冰川雪线降低值在1100m左右,温度降低值为7.0oC左右;年降水量比现代减少450mm左右。冰斗研究的气候意义主要体现在冰斗的长宽比、冰斗发育方位、冰斗转向以及冰斗底部高程等与气候之间关系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冰斗的长宽比介于0.6-1.47之间,在平面上具有近似等距性,良好的水热条件能促进冰斗积极成长,并使其长宽比偏小,而水热条件不利环境下的冰斗只能是消极适应,并使其长宽比偏大;冰斗方位在西北大陆性气候区受朝向的影响明显,是主导因素,而其它地区的主导因素中,既有朝向的影响,也有水汽来源方向的影响;点苍山、螺髻山、拱王山发生转向的寄生冰斗数量多,高密度转向的寄生冰斗群的出现可能是海洋性冰川区的又一大特点;冰斗发育的岩性条件在中国东部沉积岩占50%,火成岩占30%,变质岩占20%,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发育的冰斗规模普遍较大;冰斗的方向性不一,但N、NE、NW三个方向所发育的冰斗比例占绝对优势,即76%。根据平衡线(ELA)处68月多年平均气温(T)和年降水量(P)的关系,计算长白山现代理论雪线高度为3380±100m。通过AAR、TSAM、Hofer、THAR、CF、MELM方法计算平均值2320±20m。考虑到末次冰盛期后地壳上升20m,当时雪线的实际高度为2300±20m。冰盛期的雪线降低值1080±100m。晚冰期雪线高度平均值2465m,考虑新构造运动后的雪线实际高度2454m,降低值926±100m。从剖面的颗粒组成上看,以粉砂和砂为主,粘土的含量比较低,符合冰碛物的特点;粒度频率曲线多数为近对称分布的双峰和多峰曲线,主峰值为02Ф,46Ф;标准差平均值为2.089Ф,分选差;偏度介于-0.2370.49之间在整个剖面上变化较大,从极负偏到极正偏都存在;峰态平均值为0.86Ф,属于宽峰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