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河南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形复杂,气候、水文等具有明显的过渡带性质。再加上地处黄河中下游,农业开垦历史久远,人们过度垦殖等一系列不当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长期累积,易导致各种灾害的频发,连带行政区划因灾而时有调整。有关清代河南常见灾害的研究,较偏重水、旱灾害,从全局上关照诸种灾害不够,且对灾害间的伴生性多集中于旱蝗相伴。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清代河南水、早、蝗、疫、霜、风、雹、地震等的发生频次、时空分布、灾害类型、重大灾害概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指出清代河南水灾多遭遇邻省客水之灾;大型旱灾横跨晋、直、陕、鲁等数省频次较高;比起旱蝗相伴,蝗灾与水旱交织具有更高的伴生性;疫灾与水灾、旱灾、霜灾间具有较强的继发性,但水灾之后的疫灾来势较为迅猛,旱灾之后的疫灾较为持久,霜灾常常导致严重的牛瘟。仓储、水利建设是地方灾害防治的两大方面。清代河南地区的仓储研究,有涉及怀庆府仓储、漕运等,鲜有全局性的论述。是以,笔者对常平仓、预备仓、漕仓、蓟仓、社仓、义仓等官方民间仓种的设立数量、分布密度、运作效率等进行了整体上的考证分析。认为豫西各州县规模庞大的漕仓建设,是出于政府就近救济华北各省的战略性考虑,也是清代河南官仓建设的重要特征。黄河决溢、迁徙之灾,在顺治年间、嘉庆以后,成为清代河南黄河水患的两大高发期,蠲缓钱粮、招民复业、广开沟渠、调节田界纠纷为清代河南地方政府的主要治灾措施。清代荒政制度集历代荒政之大成,在报灾、勘灾日期规定,勘灾、救灾人员选派方面更趋合理化,蠲免、截漕的频次、数额超越历代。乾隆时期灾赈的有效性与国家财政充裕、强调督抚亲历亲为、严密防范胥吏舞弊有紧密联系。由乾隆时对商人捐银数十万两白银助赈的不屑、果断拒绝,到嘉庆以后加重商税、咸丰以后加收厘金等等,凸显了清中期以后中央财政的衰竭,及商业、商人力量在国家灾荒救济中所处地位的不断上升。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河南大旱灾,旱灾、水灾、霜灾、动乱交相发生,灾况深重。笔者所见已有研究有三,分别为:有关灾情上报、灾后蠲免等档案史料的整理论文,嘉道间灾荒日炽论著中对该次灾情的简要例举,养廉银灾赈与清代救济格局的变化论文,后者主要概述了该次灾害中的旱灾、水灾,分析了赈资来源的一小部分——养廉银用于灾赈的动机、救助方面及宏观影响。笔者对《抚豫恤灾录》及相关档案史料所载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统计,对该次灾害中河南各州县歉收分数、成灾州县数量、成灾程度、灾情演变;养廉银捐赈次数、范围、额度、分发方式及份额;国家蠲免、截漕赈济力度;各地民间捐输中士绅、盐商、当商、布经、妇女等不同社会群体捐输额度及捐资种类;通省八十余州县所设粥厂数量、位置、粥赈规模、管理特征,做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进而论证嘉庆以后,随着国家财政的衰败,政府加大了对地方官捐廉、民间捐输的倚重,官督绅办成为地方赈务处理的重要特征。光绪初年(1875-1879年)华北五省大旱灾,是清代河南发生的特大型旱灾,也是当前清代河南灾害史研究的一大聚焦点,但仍存有许多盲点:官赈总额度,笔者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奏报遵旨开单报销河南赈案支放银钱粮数折》所载灾赈数据,对该次灾赈中官方赈济总额度、地方赈济银米筹措渠道及数量做了较为确切的统计分析;灾后重建是以往“丁戊奇荒”研究中最为忽略的部分,通过对上谕档、灾赈档案、仓储征信录的发掘利用,可以得知灾后地方政府采取了扩建仓厥、补买仓粮、修浚河渠等重要举措;通过对《齐豫晋直捐赈征信录》的系统梳理,分析了义赈活动中江南各批捐款的使用情况、义赈活动在河南灾区确切起止月份、义绅所建祥符南关同善栖留所施赈情况、义绅与灾区官绅的连结合作。灾害往往带给人们田园尽毁、家破人亡的惨剧。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势要之家走向衰落,商贾歇业、市镇繁荣不再,经济发展变得迟缓,对人性人伦产生极大冲击,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神灵信仰。而神灵信仰对人们正确灾异观的树立、防灾实践的开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却是不容低估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析汉代河南地域的水旱灾及其影响[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2].基于蝙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的庄河市旱灾评估[J]. 地下水 2020(01)
- [3].森林与近代旱灾的关系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4].安徽省淮河流域旱灾成因剖析[J]. 治淮 2018(04)
- [5].云南省干旱分区及农业旱灾风险区划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2)
- [6].安徽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分析与评价[J]. 广东水利水电 2017(01)
- [7].美国、以色列和巴西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J]. 世界农业 2017(02)
- [8].安徽省淮河流域农业旱灾风险正态云模型评估[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9].关中西部地区乡村民众农业旱灾认知与响应研究——以陕西凤翔县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 2017(04)
- [10].基于可变模糊和灰色理论的贵州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4)
- [11].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综合评价[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7(03)
- [12].农业旱灾风险管理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3].2017年阜新市旱灾情况调查报告[J]. 辽宁农业科学 2017(04)
- [14].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旱灾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区研究 2017(05)
- [15].民国灾荒史研究中一块尚待深入的领域——1934年东南旱灾研究综述及展望[J]. 高校社科动态 2016(02)
- [16].民国时期汾河下游旱灾研究[J]. 广西农学报 2015(04)
- [17].论我国旱灾防治法律体系之不足与完善——比较法的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2)
- [18].旱灾真相实地调查[J]. 人与自然 2012(04)
- [19].旱灾[J]. 草原 2011(09)
- [20].旱灾、饥荒与清代鄂尔多斯地区蒙地的开垦[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0(04)
- [21].动态联系数与全偏确定度相耦合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方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2].基于减少旱灾损失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3)
- [23].我国农业旱灾脆弱性与农村贫困的灰色关联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6(06)
- [24].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7)
- [25].基于清宫档案的北疆地区旱灾特征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4(06)
- [26].巴西旱灾推动印尼咖啡出口商机[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5(02)
- [27].明代汾河中游地区旱灾分析[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1)
- [28].微型金融在农业旱灾风险管理中的创新[J]. 开放导报 2015(03)
- [29].1927~1932年间的陕西旱灾[J]. 民国研究 2014(02)
- [30].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旱灾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