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亚波长结构金属薄膜中光的异常传输效应的发现为在金属薄膜中控制光子的运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其机理和应用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周期和准周期结构金属薄膜中异常传输效应的机理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运用耦合波理论解释了亚波长周期性结构金属膜中异常传输效应的物理机理,理论清晰证明了异常传输现象的产生机制源于金属孔辅助下的入射光与表面波的瞬衰场的耦合,金属薄膜中的小孔对异常传输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关键的耦合条件,而周期性结构为传输增强提供了位相匹配条件。耦合波理论不仅较为简单,且物理意义清晰。对准周期结构金属薄膜的异常传输现象进行了研究,详尽研究了Fibonacci小孔链的异常传输谱。由于Fibonacci结构中的多相位匹配机制,异常传输谱具有多重分形结构。计算了随Fibonacci序列长度而变化的标度因子,并用FDTD模拟证实了表面等离子模场的局域性。研究表明可以用异常传输谱的性质来预测表面等离子波的模场分布,这对于准周期结构金属薄膜在新型纳米表面等离子体器件的开发应用具有较大作用。本论文还探讨了具有亚波长结构的金属薄膜中异常传输现象的应用。根据周期结构金属薄膜异常传输现象的波长选择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彩色滤波器的设计构想,并探讨了其优化设计方案。这种滤波器特别适用于OLED的彩色显示,它不仅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还可以作为OLED的电极,同时其所具有的异常传输效应可以提高OLED的光能抽取率。用傅里叶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取样周期结构的金属薄膜的异常传输现象,并探索了其应用。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多峰异常传输性质,以及结构参数对传输谱的影响。利用此性质可以研制结构紧凑的滤波器,在多波长光谱分析和多波长发光器件上可以有较大应用前景。基于这种结构,还设计开发了双波长滤波器,它具有同时增强荧光发射强度和提高信号光抽取率的作用,并适宜于小型化,适合在芯片上集成,以及大规模生产,特别适用于微全分析系统的双波长荧光测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亚波长结构金属纳米薄膜中光的异常传输现象概述1.2 单个小孔1.3 周围具有周期性褶皱的单个小孔1.4 小孔阵列1.5 应用前景1.6 本文内容简介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波2.1 引言2.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基本性质及其激发方式2.2.1 表面等离子波的特性2.2.2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激发2.2.3 表面等离子波的传播2.3 表面等离子波的电磁场理论2.3.1 表面等离子波的麦克斯韦方程2.3.2 转移矩阵理论和金属薄膜结构中表面等离子波的有效折射率[45]2.4 人造表面等离子体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异常光传输效应的理论分析3.1 引言3.2 异常传输的理论研究方法3.2.1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3.2.2 严格耦合波方法(RCWA)3.2.3 波导模式展开法3.3 经典的耦合波理论3.3.1 耦合波一般理论3.3.2 周期性波导3.3.3 光栅耦合器中的能量传递3.4 异常光传输现象中的能量耦合过程3.5 小孔的高阶散射与异常光传输峰的强度3.6 本章小结第四章 亚波长准周期结构金属薄膜的异常传输效应和模场局域化4.1 引言4.2 分形理论和重整化群4.3 周期性和Fibonacci 小孔链的异常传输谱4.4 表面等离子波在准周期结构中的传输矩阵模型和重整化群4.5 准周期结构异常传输谱的多重分形和表面等离子波的局域化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基于光异常传输现象的彩色滤光器5.1 引言5.2 新型彩色滤波器的设计及原理5.3 彩色滤波器的优化及分辩率5.4 本章小结第六章 亚波长取样周期结构金属薄膜多波长异常传输及应用6.1 引言6.2 亚波长取样周期结构金属薄膜多重位相匹配机制和多波长异常传输性质6.3 新型光学滤波器的设计及优化6.4 用于微全分析系统双波长荧光谱的滤波器6.5 本章小结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7.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亚波长结构论文; 金属薄膜论文; 光的异常传输现象论文; 表面等离子波论文; 准周期结构论文; 光学滤波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