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湖南主要耕地土壤固定态铵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者: 张杨珠
导师: 邹应斌
关键词: 湖南,耕地土壤,固定态铵,固定,释放,动力学,有效性
文献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测定、室内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对湖南省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早地土壤和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最大固铵容量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及固定态铵释放的动力学、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以及作物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的的动态变化与释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所得结果如下。 (1)由于成土母质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湖南主要类型耕地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差异甚大。水田耕层土壤固定态含量变化于135.4±57.4mg/kg至412.8±32.4mg/kg之间,平均为304.7±96.7mg/kg,其大小顺序是:湖潮泥>黄泥田>河沙泥>紫泥田>灰泥田>红黄泥>麻沙泥;土壤固定态铵占土壤全氮的相对含量(%)变动在2.6%-25.7%之间,平均为14.0%±5.1%。旱地耕层土壤固定态铵含量最高为435.7mg/kg,最低值为59.4mg/kg,平均230.1±89.2mg/kg。不同类型土壤的大小顺序是:耕型板岩红壤>耕型湖潮土>耕型紫色土>耕型河潮土>耕型砂岩红壤>耕型棕色石灰土>耕型第四纪红土红壤>耕型石灰岩红壤>耕型花岗岩红壤。土壤固定态铵占土壤全氮含量的比例最高为60.1%,最低值为4.6%,平均23.5±14.2%。 (2)由于成土母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耕地土壤剖面中固定态铵含量的垂直变化不同。水田土壤大致有三种变化模式:河沙泥土壤剖面中固定态铵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灰泥田、红黄泥和麻沙泥剖面中土壤固定态铵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黄泥田、紫泥田和湖潮泥亚表层固定态铵含量明显增大或减少。土壤固定态铵占土壤全氮的相对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表层(0—20cm)平均为15.1%±6.6%,亚表层(20-40cm)为25.9%±11.7%,表下第三层(40-75cm)平均为34.6%±16.3%。旱地土壤有二种变化模式:大部分土壤剖面中固定态铵含量在0~40cm范围内基本上无明显变化,在40cm以下固定态铵含量明显升高,如:耕型板岩红壤、耕型石灰性紫色土、耕型棕色石灰土、耕型河潮土和耕型第四纪红土红壤;另有少数土壤剖面中固定态铵含量无明显的垂直变化,如耕型花岗岩红壤和耕型湖潮土。土壤固
论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固定态铵研究的历史回顾
1.2 土壤固定态铵的定义、存在形态与来源
1.3 土壤固定态铵的提取方法
1.4 土壤固定态铵的含量及其剖面分布
1.5 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机理、动力学与影响因素
1.6 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及其生物有效性
1.7 意义与展望
第二章 湖南省主要耕地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与最大固铵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耕层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
2.2.2 土壤剖面中固定态铵含量的垂直变化
2.2.3 耕层土壤的最大固铵答量
2.2.4 土壤剖面中最大固铵容量的垂直变化
2.2.5 影响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最大固铵容量的因素
2.2.6 小结
第三章 土壤对添加铵的矿物固定的动力学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固定态铵释放的动力学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稻田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与释放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作物生育期间旱地土壤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与释放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6-04-03
参考文献
- [1].土壤固定态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崇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农业土壤中化肥氮的形态转化机理及其调控研究[D]. 冉炜.南京农业大学2000
- [2].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研究[D]. 李菊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
- [3].土壤固定态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崇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 [4].瘦肉型猪的场内遗传评估及遗传分析研究[D]. 陈斌.湖南农业大学2005
- [5].稻田复种免耕条件下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生理效应研究[D]. 冯跃华.湖南农业大学2005
- [6].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演替和土地管理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 贾国梅.兰州大学2006
- [7].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李正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
- [8].旱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及其控制途径研究[D]. 曹林奎.上海交通大学2006
- [9].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D]. 温熙胜.北京林业大学2007
- [10].施肥制度与土壤可持续利用[D]. 李絮花.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