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光针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78例

深光针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78例

一、深轻刺加电针治疗眼球运动神经麻痹78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方[1](2020)在《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中医之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跨文化研究揭示传统中医学关于“恐”情志理论的合理性和现代价值,揭示中西医知识的通约性。“恐”作为中医情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帝内经》中可以检索到67个有关“恐”的词项。我们拟通过现象学还原分析,揭示中医将“恐”这一情志概念归属到“五志”属概念之下说明中医已认识到情绪情感具有意向性这一本质特征。2.基于现代眼动技术和脉诊仪技术,探究中医之恐的眼动指标的识别模式,为中医临床情志测量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灵枢·大惑论》中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证明眼动总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等指标可以作为反映中医恐之情志意向性的外观探针,以及根据中医“心藏脉,脉舍神”、“适其脉,观其志意”的理论,探寻将脉象变化作为反映恐之情志的生理指标。本研究最终试图结合中西医情志理论,利用眼动、脉象变化、面部表情和头部朝向等生理和行为指标,建构一个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为恐之情志研判提供一种具有中西医结合优势的恐惧情志的识别工具。方法:本研究包括理论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1.在理论文献研究部分,采用对《黄帝内经》、《难经》、《景岳全书》等传统中医经典的文献分析、文献词频统计,现象学还原分析方法对中医关于恐之情志的相关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明确中医关于恐情志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梳理出中医关于恐之情志辨析的基本思路和识别指标。其次,以“情绪”、“情绪诱发”、“情绪识别”和“恐惧”等为主题词,以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目前关于恐惧情志诱发和识别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考虑到人类有关恐惧情志还涉及到民族、社会、文化、医学等多种因素,因此本文还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关于恐惧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研究,以丰富和完善我们对恐惧的全面认识。2.在实验研究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眼动仪、中医脉象仪、面部表情分析系统等设备,观察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恐惧情志的条件下,被试的眼动总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到首个注视点的时间、首个注视点时间,眼动时头部运动朝向;脉象的主波(h1)、重搏前波(h3)、降中峡波(h4)和重搏波(h5)等振幅值和相应的时值(t1、t4、t5、t)、面积指标(As和Ad)等脉图参数等指标变化的情况;面部动作单元活动的被试个数、活动时长、活动强度等综合考量下面部动作单元组合模式以及头部朝向变化趋势,完成具有中西医情绪理论的恐之情志识别模式。结果:1.恐惧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志,不仅有基因遗传和脑神经等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等自然科学内涵,也涉及人的存在、社会文化、人的心理过程等人文科学的意义,以及与临床医学中的许多病患状况有关。本文认为有关恐惧之本质和识别模式的探究理应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然而,目前心理学界关于恐惧识别模式的研究仍以还原论为主流,主要从心率、心率变异性、皮肤电阻等生理维度,面部表情、声音等行为维度和主观报告维度三个方面进行测评识别,西方有关恐惧识别的研究还存在着观察维度单一性等不足,本研究通过综合心理学、生理学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对人类恐惧多重属性的跨学科研究,发现恐惧是一种关乎自我存在状况,具有主体意指性,以及与语言文化相关的重要情志,恐惧的识别不应只考虑面部表情的、肌肉反应和其他生理维度,还应包括有关恐惧的意指性、与生命存在和社会文化意义相关的人文科学维度。有关恐惧情志的多学科研究为恐惧的识别模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2.“在志为恐”是传统中医情志理论中的重要命题,恐之情志与其他情志一样都具有明显的意向性特征,所谓意向性(intentionality),或意指性是指意识对某物的关系。《灵枢·本神》说:“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本文认为中医所说之“神”即是指在主体觉醒状况下,先于感知、变化不居、言语难以表达的、主动发出的一种意向性活动,中医认为,只有当“正邪相搏”导致“神伤”和心气虚、肾精不足、肝气虚和小肠气予不足等心身韧性虚弱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恐”才会持续不止。中医还发现了“目为心之使”的现象,认为眼动可反映心神的意指性,因此,恐之情志随意向而转移的特点可以经由眼动记录得以被揭示,为恐之情志的眼动识别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条件下,恐之情志的眼动实验结果显示:①对中性刺激图片不分区处理情况下,三种情绪状态下到首个注视点时间上差异显着[F=3.277,P=0.042],首个注视点时间差异显着[F=6.256,P=0.003],总注视次数差异显着[F=15.965,P=0.000]。②对中性刺激图片分四区域处理后:三种不同的主体情绪状态下到首个注视点时间在左下区域具有显着性差异[F=6.021,P=0.003],恐惧情绪的首次注视时间在右下区域与中性情绪存在显着性差异[F=11.108,P=0.004],恐惧情绪在左下区域与中性情绪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F=13.636,P=0.001],恐惧情绪在左下区域较中性情绪差异显着[F=30.197,P=0.000]。4.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条件下,恐之情志的脉象变化结果是:恐惧情绪脉象以虚脉为主,脉律多见不齐,脉力以无力最常见,脉势以低平虚为主。①在波幅指标方面:恐惧情绪状态下h1辐值显着下降[F=17.702,P=0.000],h3波幅显着下降[F=9.248,P=0.000],h4 显着下降[F=8.863,P=0.000],h5 显着显着[F=6.050,P=0.003]。②在时值指标方面:高低唤醒水平恐惧的脉动周期t显着缩短[F=6.447,P=0.040];高、低唤醒水平恐惧的收缩期时间呈延长趋势,舒张期时间差值呈缩短趋势;③在面积指标方面:恐惧情绪状态下的收缩期面积显着减小[F=14.006,P=0.000],舒张期面积显着减小[F=9.528,P=0.000]。5.在图片和影像刺激启动条件下,综合考虑活动单元的被试个数、活动时长和活动强度等指标,认为恐之面部动作单元结果:高唤醒恐惧情绪主要引起AU17、AU24、AU43等动作单元活动,即下巴提起、紧压嘴唇和眼睛闭合;低唤醒水平恐惧情绪下被试的面部运动单元主要在于AU7、AU43,即眼睑收紧、眼睛闭合;中性情绪则综合表现在AU7,即眼睑收紧的表现。在头部朝向上,恐之时,头部朝向主要表现为向后、向左、向下的变化趋势,与眼动表现出的左侧注视视野相似。结论:1.通过对恐之情志的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可以发现人类的恐之情志的发生既具有与心、肝、肾、小肠等多个脏腑功能状况具有复杂的生理基础,也同时广泛涉及人的认知评价、意义赋予、民族文化、社会属性,以及人的身体健康与疾病状况等诸多因素,人类的恐之情态发端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恐的理解、评价和识别需要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角度来进行重新整合。2.中医关于恐之情志的许多原创性观点是中医情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恐惧之情志具有意向性特征,恐惧的发生与“正邪相搏”导致“神伤”和心气虚、肾精不足、肝气虚和小肠气予不足等身韧性虚弱密切相关,研究证明眼动和脉象是能够反映恐之情志变化的外在观察指标,为临床恐之情志的识别、调控及相关心身疾病的诊疗拓宽了新的思路。3.本实验研究证实,高低唤醒水平的恐惧情绪下被试的眼动变化、脉象变化等指标能够呈现出特征性变化趋势,包括:①在眼动指标和头部朝向变化方面,恐之时被试对诱发刺激的眼动反应出现反应延迟,即眼动首个注视点时间缩短,总注视时间延长,总注视次数增多;恐之时的注视视野主要偏向左侧;恐之时被试的头部朝向呈向后左下的趋势。②在脉图参数方面,恐之情志会导致心排出量减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大动脉顺应性变差和动脉血管外周阻力增大。对心脏和动脉血管功能以及人体微循环产生明显的影响,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中医有关心气虚、肝气虚和肾精不足导致恐之情志,以及“血不足则恐”的观点与现代研究的认识相比,仍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进一步挖掘研究的现代价值。③在面部表情方面,综合考虑面部动作单元的被试个数、活动时长和活动强度,提示不同唤醒水平恐之情志可引起不同的面部动作单元,且揭示了中医情志相胜理论在面部表情情绪识别中具有潜在的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建立具有中西医知识融合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完全可能。

刘征,马燕辉,姜雪岩[2](2017)在《电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从电针针刺方法、电针参数选择及可能作用机制方面,对近年来电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电针作为针灸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针刺激眼外肌的参数选择不统一、参数量化不充分,未能筛选出电针最佳参数组合;电针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建议今后提升研究水平,探求眼外肌最佳电针刺激参数组合,并加强疗效机制方面的研究,寻找有价值的观察指标。

吕婷婷[3](2017)在《头项针结合眼周穴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头项针结合眼周穴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思路及方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复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穴:头针: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项针:风池、供血、翳明;眼周穴:动眼神经麻痹选睛明、上明、承泣;外展神经麻痹选外明;滑车神经麻痹选下明,进行针刺;对照组选穴:主穴:攒竹、丝竹空、印堂、四白、光明、阳白;配穴:选风池、合谷、太冲、太溪、三阴交进行针刺。两组均是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40分钟,一周针刺6天后休息1天,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复视像距离、眼位偏斜角度、主症评分等,得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好转,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好转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经统计学处理后,得知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头项针结合眼周穴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结论:1.头项针结合眼周穴是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一种有效方法;2.头项针结合眼周穴能明显改善中风后复视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复视像距离、头晕、眼位偏斜度等,均可收到满意疗效。

袁媛[4](2017)在《应用红外线眼动仪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急性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红外眼动仪研究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急性效应(针刺前后1小时),探讨针刺急性效应与长期效应(间隔2-5天或更长时间前后数据的对比,反映的是这段时间内针刺的一个积累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对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作出客观评价,为眼肌麻痹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索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相关机理。方法:1.选取眼肌麻痹患者20例,分别在针刺前后记录眼动数据,分析对比针刺前后眼动数据,观察针刺急性效应,其中,20例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符合条件入选试验评估。并且将急性针刺数据和长期针刺数据做线性回归,观察针刺急性效应与长期效应间的相关性。2.治疗方法:采用传统针灸针刺治疗,依据病人病变眼肌不同选取不同的针刺穴位,但同一眼肌麻痹患者所选主要穴位相同。针刺前运用红外线眼动仪对眼肌麻痹患者进行眼动数据采集,针刺后又立即给予测量采集。应用红外线眼动仪对眼肌麻痹患者进行测量时,每次测量的时间根据患者成功次数而定,即successful number为120次(眼动仪能诱导眼球运动,其对眼球运动的康复治疗作用尚不明确,该次数是能避免其对眼球运动恢复的干扰且能更好的分析眼动数据的改变)。若同时患有其他并发症或伴发症,则予相应的治疗,如高血压降压、高血脂降血脂、高血糖降糖、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改善其功能等。3.使用红外线眼动仪收集患者眼球运动功能数据,选择被试者单次扫视运动双眼的幅度差、峰速度差和时间差作为评估被试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基本参数,其中幅度差和峰速度差又可以分为水平(X)和垂直(Y)两个分量,故每个被试者单次单方向总共有(1)X分量幅度差、(2)Y分量幅度差、(3)X分量峰速度差、(4)Y分量峰速度差和(5)时间差五个评价参数,选择每个方向记录20-30次扫视数据作为观察指标。结果:1.针刺急性效应:6例患者共收集60组急性针刺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针刺前后五项眼动指标均有显着变化的有3组,均没有显着变化的2组,有48组针刺前后至少有3项数据发生显着变化,有7组仅有1-2项数据发生显着变化。2.急性效应和长期效应的相关性:将60组急性针刺数据与16组长期针刺数据对比,发现一半的急性数据与长期数据有较好的正相关。结论:应用红外眼动仪研究针刺治疗眼肌麻痹的急性效应,发现运用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患者其眼球运动功能发生显着变化,针刺治疗的急性效应与长期效应呈正相关。

马朝廷,杨迎新,马秋艳,张丹丹,赵彦萍,李喜文[5](2015)在《电针改善单纯外展神经麻痹性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球后、合谷穴改善后天性单纯性外展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门诊2012-03/2015-03确诊为后天性单纯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患者48例48眼,分为治疗组26例26眼和对照组22例22眼。治疗组采用电针患侧球后、合谷穴,配合体针加眼周诸穴;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mg,3次/d)加患侧颞浅静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d,每日2m L)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遮盖患眼,疗程1mo,观察患者眼球运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经过1mo治疗后,电针球后、合谷穴治疗组眼球运动度改善明显,由治疗前13.06±2.31mm增加到治疗后19.35±3.21mm,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5.43,P<0.01)。电针球后、合谷穴治疗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结论:电针球后、合谷穴对治疗后天单纯性外展神经麻痹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周凌云,栗雪梅,孙忠人,赵明,滕金艳,张晓梅,郭庆,冯广忠[6](2014)在《眶内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78例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眶内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单眼外伤性瞳孔散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选用眶内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选用眼部腧穴常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分别记录每个疗程后患者自身患眼与健眼瞳孔直径大小差值,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瞳孔大小差值以及瞳孔对光反射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39例,治愈率25.6%,总有效率89.7%;对照组39例,治愈率10.3%,总有效率74.4%,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内针刺法结合电针与传统针刺结合电针对外伤性瞳孔散大的恢复以及光反射敏感度的提高均有治疗作用,前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后者。

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刚宝芝,甄云波[7](2013)在《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电针与单纯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电针组选取眼外肌穴为主穴,采用眼部内刺法结合电针疗法;针刺组穴位及针刺手法同电针组,但不使用电针。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睑裂大小、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恢复情况。结果:电针组眼裂(9.79±2.65)mm、眼球移动距离(18.12±1.30)mm均高于针刺组的(8.23±2.74)mm、(16.71±1.44)mm;电针组瞳孔直径(0.44±0.42)mm低于针刺组的(0.72±0.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组痊愈率63.33%(19/30)、总有效率93.33%(28/30)均优于针刺组的36.67%(11/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明显优势,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陈静,曹辰虹,张妍[8](2013)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基础治疗+常规针刺法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间瞳孔大小、眼裂大小、眼球运动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瞳孔大小、眼裂大小、眼球运动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在3项指标及综合疗效组间比较显示,B组较A组疗效更为显着(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张彬[9](2011)在《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现状概述》文中研究指明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使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而引起的眼球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位。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后天性病因有:炎性或中毒性、代谢性、血管性、退行性病变、肿瘤压迫或外伤等所致。中医眼科称为"风牵偏视,现将

周凌云,纪晓杰,赵明,蒋磊,张晓梅,徐贺[10](2011)在《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症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从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对近年来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症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结果表明电针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能给予患者持续刺激,能够加强针刺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眼外肌刺激的最佳电针阈值尚未见报道,临床采用电针参数尚不规范,使临床治疗效果未达最佳水平,且电针治疗该病的机制探讨尚不明确。建议今后要提升研究水平,开拓思路,探求眼外肌最佳电针刺激参数,并明确电针治疗该病的机制及寻找有价值的观察指标。

二、深轻刺加电针治疗眼球运动神经麻痹7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轻刺加电针治疗眼球运动神经麻痹78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验研究方法
        1.3.3 统计分析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于恐惧的多学科研究
    2.1 中国哲学对恐惧的研究
        2.1.1 儒家: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1.2 道家: 人之生也,与忧惧生
        2.1.3 禅学: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2.1.4 小结
    2.2 西方哲学对恐惧的研究
        2.2.1 亚里士多德: 恐惧源自异已的而又不受控制的危害
        2.2.2 霍布斯: 恐惧是对潜在伤害退避的自觉意识
        2.2.3 克尔凯郭尔: 恐惧是对世界上的存在的恐惧
        2.2.4 海德格尔: 恐惧显示了人这个此在的本真状况
        2.2.5 维特根斯坦: 恐惧状况具有语言文化的意义
        2.2.6 小结
    2.3 人类学对恐惧的研究
        2.3.1 达尔文: 恐惧是动物的本能
        2.3.2 泰勒: 恐惧源自原始文化的信仰
        2.3.3 弗雷泽: 恐惧源自对禁忌的触犯
        2.3.4 博厄斯: 恐惧是具有文化相对性的一种情感
        2.3.5 小结
    2.4 社会学对恐惧的研究
        2.4.1 班杜拉: 恐惧的社会学习
        2.4.2 弗洛姆: 对自由的恐惧
        2.4.3 人类独有的社交恐惧
        2.4.4 社会恐惧现象种种
        2.4.5 小结
    2.5 心理学对恐惧的研究
        2.5.1 恐惧的生理机制
        2.5.2 恐惧的认知评价理论
        2.5.3 恐惧的情绪动机
        2.5.4 小结
    2.6 临床医学对恐惧的研究
        2.6.1 分娩恐惧
        2.6.2 癌症恐惧
        2.6.3 外科围手术期恐惧
        2.6.4 儿童对医疗恐惧
    2.7 小结
第三章 中医恐之情志理论的研究
    3.1 “恐”的含义
        3.1.1 “恐”的本义
        3.1.2 “恐”在中医里的含义
        3.1.3 恐与惊之概念的比较
    3.2 恐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3.2.1 恐与肾藏精功能的关系
        3.2.2 恐与肝藏血功能的关系
        3.2.3 恐与心主藏神功能的关系
    3.3 中西医对恐认识的跨文化比较
        3.3.1 中西医“恐”的跨文化比较
        3.3.2 跨文化比较对“恐”情绪识别的启发
    3.4 基于中西医情志理论整合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指标
        3.4.1 个体的情绪主观体验
        3.4.2 眼动轨迹
        3.4.3 脉象
        3.4.4 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恐惧情绪诱发的实验范式选择
        4.1.1 选择原则与材料分类
        4.1.2 恐之情绪诱发的综合考量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假设与指标选择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被试的遴选
        4.2.4 实验方法和步骤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基本情况
        4.3.2 恐之情志下的眼动变化
        4.3.3 恐之情志下的脉象信息
        4.3.4 恐之情志下的面部表情
        4.3.5 恐之情志下的头部朝向
第五章 讨论分析
    5.1 眼动指标的讨论
        5.1.1 关于中性刺激图片的选择及呈现时间设定
        5.1.2 恐之情志下不分区眼动数据差异性
        5.1.3 恐之情志下分区的眼动比较差异性
    5.2 关于脉象的讨论
        5.2.1 中医对恐之情志与“脉”关系的认识
        5.2.2 基于中医恒动观探讨恐之情志下的脉图特征
        5.2.3 恐之情志下的脉象参数差异分析
    5.3 关于面部表情和头部朝向的讨论
        5.3.1 恐之情志下被试的面部分类表情
        5.3.2 恐之情志下的面部动作单元
        5.3.3 恐之情志下的头部朝向
    5.4 恐惧情绪识别模式与路径整合
        5.4.1 恐之情志与眼动、头部朝向相关性的机制
        5.4.2 恐之情志与脉象相关性的机制
        5.4.3 恐之情志与面部表情的相关理论
        5.4.4 恐之情志意向性指标体系
    5.5 恐惧情绪识别模式的应用转化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情绪自评量表
    附录2: 观看视频情况
    附录3: 缩略词表
    附录4: 实验所用中性情绪图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电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针针刺方法
    1.1 单纯电针
    1.2 电针结合眼针
    1.3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
    1.4 电针结合高压氧
    1.5 电针结合七星针叩刺
    1.6 电针结合耳穴贴压
    1.7 电针结合电磁波
2 电针参数选择
    2.1 频率
    2.2 波型
    2.3 强度
3 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4 讨论与展望

(3)头项针结合眼周穴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中风后复视的研究进展
        1.1 关于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药治疗
    2 现代医学对于中风后复视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临床表现
        2.4 分型
        2.5 解剖
        2.6 鉴别诊断
    3 针灸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研究进展
        3.1 古代针灸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研究
        3.2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研究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1.7 病例剔除标准
        1.8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3. 统计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观察指标分析
分析与讨论
    1. 头针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理论依据
        1.1 经络学说和传统中医理论
        1.2 头针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现代医学理论探讨
    2 项针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理论依据
        2.1 中医理论基础
        2.2 现代医学依据
    3. 眼周穴治疗中风后复视的理论基础
        3.1 中医理论基础
        3.2 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4. 选穴依据
        4.1 头针
        4.2 项针
        4.3 眼周穴
    5. 体会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4)应用红外线眼动仪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急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1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 非手术治疗眼肌麻痹的研究进展
        1.中医对眼肌麻痹的认识
        2.西医对眼肌麻痹的认识
        3. 中医对眼肌麻痹的治疗
        4. 西医对眼肌麻痹的治疗
        5. 讨论
        参考文献2
附表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5)电针改善单纯外展神经麻痹性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6)眶内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78例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检查方法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1.5.2 对照组: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瞳孔直径变化
    2.2 视力变化
    2.3 瞳孔对光反射比较
    2.4 总体疗效比较
3 讨论

(7)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选取
    2.2 操作方法
    2.3 注意事项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处理
    3.3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睑下垂症状恢复情况比较(见表2)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球移动距离比较(见表3)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瞳孔恢复情况比较(见表4)
        (4)电针组和针刺组疗效比较(见表5)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
    5.2 应用电针治疗眼球运动障碍的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5.3 电针治疗眼球运动障碍的可能机制

(8)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观察
    3.1 评定方法
        3.1.1 治疗前后瞳孔大小评定
        3.1.2 治疗前后眼睑下垂情况评定
        3.1.3 治疗前后眼球运动情况评定
    3.2 疗效评定标准
    3.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裂大小比较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瞳孔大小比较
    4.4 两组患者眼球运动情况比较
5讨论

(10)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针在动眼神经麻痹治疗中的应用状况
    1.1 穴位的配伍
    1.2 电针参数的选择
        (1) 频率 :
        (2) 强度:
        (3) 波型 :
2 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可能机制探讨
3 电针促进动眼神经修复的再生评定指标
    3.1 组织形态学
    3.2 电生理学
4 研究展望及存在的问题
    4.1 不同电针参数定量化
    4.2 电针治疗该病的机制研究
    4.3 寻找有价值的观察指标

四、深轻刺加电针治疗眼球运动神经麻痹7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心理学理论的恐之情志的识别模式研究[D]. 李雅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电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研究进展[J]. 刘征,马燕辉,姜雪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04)
  • [3]头项针结合眼周穴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观察[D]. 吕婷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应用红外线眼动仪观察针刺治疗眼肌麻痹急性效应的研究[D]. 袁媛. 云南中医学院, 2017(08)
  • [5]电针改善单纯外展神经麻痹性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分析[J]. 马朝廷,杨迎新,马秋艳,张丹丹,赵彦萍,李喜文. 国际眼科杂志, 2015(12)
  • [6]眶内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78例临床对照研究[J]. 周凌云,栗雪梅,孙忠人,赵明,滕金艳,张晓梅,郭庆,冯广忠.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06)
  • [7]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J]. 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刚宝芝,甄云波. 中国针灸, 2013(11)
  • [8]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 陈静,曹辰虹,张妍. 天津中医药, 2013(09)
  • [9]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现状概述[A]. 张彬.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11
  • [10]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症研究进展[J]. 周凌云,纪晓杰,赵明,蒋磊,张晓梅,徐贺. 中国针灸, 2011(03)

标签:;  ;  ;  

深光针电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7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