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区域分异及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 ——基于贸易和外资的综合分析](https://www.lw50.cn/thumb/01f9d39138a10a0d533d0775.webp)
论文摘要
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对外开放已逐步超越传统因素而成为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早期所实行的向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强调效率和相对优势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多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带间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的拉大,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而却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带无疑将拉大我国各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基于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还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核心,笔者选择了这两个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属性数据进行空间表达,在对贸易和外资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区域分异格局;接着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验证了贸易和外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并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灰色相关分析发现贸易和外资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表现出强关联性并且不同地带间关联强度也有差异,同时协整回归也表明贸易和外资对三大地带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差异显著,东部地带已表现出明显的开放型特征。研究表明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方面综合衡量的我国经济开放程度区域差异显著、东中西地带间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对外开放已成为拉大我国东西部地带间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各地带经济发展的特征提出了几点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举措,其目的为制定和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1.1 研究背景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1.1.2 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行及深入发展1.1.3 持续拉大的区域经济差异1.2 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1 国外相关研究1.3.2 国内相关研究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4 研究思路与框架1.5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1.5.1 研究重点1.5.2 创新点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2.1 相关概念辨析2.1.1 对外开放度2.1.2 开放型经济2.1.3 空间格局2.2 相关理论基础2.2.1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2.2.2 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2.2.3 外资与经济增长理论2.3 相关研究方法2.3.1 区域差异测算方法2.3.2 区域集聚测度指标2.4 数据获取来源第三章 对外开放区域格局分析3.1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演变3.2 对外贸易区域分异分析3.2.1 对外贸易的三大地带分布3.2.2 对外贸易相对差异及时序变化3.2.3 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地域结构分解3.3 实际利用FDI的区域分异3.3.1 FDI的三大地带分布3.3.2 FDI相对差异及时序变化3.3.3 FDI区域差异地域结构分解3.4 对外开放度及其空间格局变化3.4.1 我国省际开放度对比分析3.4.2 对外开放度空间格局演变第四章 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区域差异影响4.1 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分析4.1.1 贸易和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机制4.1.2 贸易和外资与GDP的相关性分析4.1.3 贸易和外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4.1.4 开放度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4.2 对外开放与我国区域差异的关联分析4.2.1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4.2.2 贸易和外资与区域差异变动关联分析4.2.3 贸易和外资对各地带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五章 全面开放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1 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5.1.1 开放型经济东西差距显著5.1.2 开放度两极分化格局突出5.1.3 开放对各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差异明显5.2 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协调发展举措5.2.1 东部地带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5.2.2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思路5.2.3 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1 主要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对外开放论文; 对外贸易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论文; 区域分异论文; 空间格局论文;
对外开放区域分异及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 ——基于贸易和外资的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