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哲学
作者: 郑朝晖
导师: 萧汉明
关键词: 惠栋,清代,易学,朴学范型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惠栋是清代朴学范型的确立者,有清一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虽然惠栋在清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相对于台湾学术界而言,大陆学术界对惠栋的研究重视程度还不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们描述清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时,往往会跳过惠栋而直接谈论戴震的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的清代思想史也因而在描述由清初到乾嘉时期的思想发展历程的时候无法建构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转化过程,从而使以前的清代思想史研究在逻辑上尚未完全达到逻辑自洽的基本要求。本文试图对惠栋进行具体深入的典型研究,以期对清代思想史的深入研究有所俾益。 惠栋的学术渊源深厚,他家四世传经,代有创获。惠栋在继承家学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确立了朴学研究的基本范型。朴学研究范型的确立以《周易述》系列作品的撰著为标志,这套书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他的基本思想大都得以表达。惠栋一生的思想发展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作三个连续的时段:第一个时段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学术辨伪与古学整理上,代表著作有《左传补注》、《中庸注》、《周易本义辨证》等;第二个时段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为重构汉易学以建立一个新的解经根据,代表著作主要是《易汉学》等;第三个时段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为融合汉宋这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向以确立清代朴学的学术范型,代表性著作是《周易述》系列著作。在这三个时段里,惠栋的学术思想逐步成熟,其递进过程可简述如下:在学术形态上,表现为复古文→尊汉学→创朴学的递进过程;在学术方法上,表现为以小学训诂为主→小学训诂兼及逻辑建构→以逻辑建构为主的递进过程;在学术内涵上,表现为泛滥经史→专心经术→贯通易理的递进过程;在经世关怀上,表现为经术治世的理论诉求→经术待聘的积极尝试→经世思想的理论建构的递进过程;在学术传承上,表现为守家学→重师传→促思潮的递进过程。在这个递进过程中,学术独立的价值意识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这应当是惠栋能够成长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保证。 惠栋确立的清代朴学范型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即缘考据以求义理与经世思潮的理论化。对于清人而言,圣人之微言只能通过文本来接触,文本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讹误,即物理形态上会发生变异,恢复物理意义上的原貌需要借助于考据手段。进一步而言,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关联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场境之中的,只有通过考据才能回到这个场境之中。更进一步而言,考据虽然能使人回到场境之中,但文本与意义的关联是通过约定形成的,也就是说,其关联性不是自动生成的,理解其关联性有时需要“明”的手段。另一方面,文本与意义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材料与方法
三、研究创见与一点说明
第一章 惠栋的学术生涯
第一节 学术积累与家学传承
第二节 由史到学:尊汉学的提出
第三节 融汉宋之学为朴学:清代学术的定型
第二章 惠栋易学的学术特点
第一节 缘考据以求义理
一、以考复本
二、以述申义
第二节 经世思潮的理论化
第三章 惠栋易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考据学的方法
一、用证原则
二、考证方法
第二节 逻辑化的方法
一、“逻辑化的叙事方式”
二、“概念化的注解方式”
三、“演绎化的推理方式”
四、对语言功用的关注
第四章 惠栋易学的具体内涵
第一节 以天文历法为原型的卦气说
一、法天之历象
二、太极函三为一
三、易气从下生
四、阴阳消息之道
第二节 建立统一法则的取象说
一、取象原则
二、易象体系
第三节 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的“乾升坤降”与“之正”说
一、之卦说
二、之正与乾坤升降说
三、震巽特变
四、既济定
第四节 法天化民的明堂大道论
一、明堂法易
二、明堂三事
三、明堂为大教之宫
第五章 惠栋易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道本理质说
第二节 理欲说
一、理欲内涵
二、礼者谓有理
三、尊重人性
第三节 既济论
一、卦成既济
二、事成既济
三、事成未济
结语 惠栋的学术成就、影响与评价
一、主要的学术成就
二、学术影响
三、对惠栋的简略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惠栋研究综述
附录二 惠栋著述表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D]. 刘建臻.扬州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程伊川易学思想研究[D]. 陈京伟.山东大学2005
- [2].义理易学研究[D]. 祁润兴.中国人民大学2004
- [3].汉易象数学研究[D]. 井海明.山东大学2006
- [4].胡一桂易学思想研究[D]. 李秋丽.山东大学2006
- [5].船山易学思想研究[D]. 苏晓晗.山东大学2006
- [6].尚秉和易学思想研究[D]. 韩慧英.山东大学2007
- [7].清代吴派学术研究[D]. 王应宪.华东师范大学2007
- [8].魏晋易学研究[D]. 王天彤.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