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云南缠足畸形的类型、病理特点、形态及影像学特征及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建立云南缠足畸形数据库;建立缠足畸形跟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模型,为临床上缠足畸形跟骨骨折病例在手术设计、恢复跟骨形态等方面提供客观的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缠足和未缠足妇女308例,进行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其中缠足妇女204例,年龄65~88岁,平均76岁;同地区同龄未缠足妇女104例,年龄64~87岁,平均73岁。从上述308例受检者中随机选取102例受检者进行腰椎及髋部的DXA测定,其中缠足组56例,年龄67~85岁,平均74.8岁;未缠足组46例,年龄66~85岁,平均72.5岁。再从这102例受检者中随机选取67例进行双足CT扫描和双足正、侧位X线片检查,其中缠足组54例,年龄67~82岁,平均74.6岁;未缠足组13例,年龄68~85岁,平均73.4岁。然后对所有检查、测量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缠足畸形外观形态特点:①足形呈三角形,前足小,形似锥尖,足跟肥大,呈近似圆形;②第2-5趾向下向内弯折于足底,前足向足跟挤压靠拢,足底中间有一横行凹陷,第5趾常压于此凹陷内;③足弓增高,足背向上隆突,前足跖屈明显;④缠足畸形整个足部明显小于正常足足型。2、比较X线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缠裹双足以后缠足者足弓结构破坏,足部的三块楔骨、足舟骨、骰骨、距骨和跟骨均有不同程度的楔形改变,并且各跗骨的力线均有明显改变。分析胫跟角、Hibbs角、M’eary角、距跟角和胫距角的变化后看出,足弓抬高的同时使跟骨和距骨前部上移,使跟骨由粗隆部后下缘着地变为粗隆部后缘着地,这样的改变有利于承受因足弓消失所引起的跟骨负重的激增。同时缠足后使足底的三点受力结构变为跟骨结节后缘和第1跖骨基底部两点受力,而跟骨成为全身行走和站立时负重最大的地方。3、比较跟骨CT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缠裹双足以后缠足者足部各骨相互挤压、楔形变及足弓抬高,导致跟骨前部、中部体部发育受限,较未缠足者骨骼萎缩变短、变窄、变矮。而跟骨后部和载距突部由于需要承受身体负重和行走压力,所以在形态上和未缠足者基本一致,改变不明显。跟骨丘部是构成Gissane’s角和Bohler’s角的主要依据,可以看出,由于跟骨前部发育受限、萎缩,导致缠足组和未缠足组的Bohler’s角差异明显;但由于缠足行为并未明显影响跟骨沟部、丘部的发育,所以缠足组和未缠足组的Gissane’s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随着年龄的增长,缠足组和未缠足组受检者的跟骨骨密度逐渐降低,提示跟骨骨折发生率逐渐增加,而且缠足组的骨折风险要明显高于未缠足组。5、按年龄分组后,每个年龄段中缠足组和未缠足组的腰椎及髋部T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缠足行为并没有明显影响缠足者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缠足组和未缠足组受检者的腰椎及髋部骨折风险相当。结论:1、系统分析了云南缠足畸形形态及影像学特征,建立云南缠足畸形数据库,填补了国内外缠足畸形研究上的许多空白。2、通过全面测量跟骨解剖学数据,建立了缠足畸形跟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模型,为临床上缠足畸形跟骨骨折病例在内固定器械的选择、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恢复跟骨形态等方面提供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3、分析了缠足妇女和未缠足妇女的骨质疏松相关性和各主要易发生骨折部位的骨折发生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