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采取的“十大政策”之一,也是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要工作原则之一,它的实施减轻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负担,进一步密切了党同群众的关系,清除了官僚主义的病源,提高了边区政府的行政效能,为抗日根据地度过严重的困难时期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再次回顾、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为基础,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力争做到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通过搜集与整理现有史料,对“精兵简政”的提出、“精兵简政”的实施过程及采取的方法步骤、“精兵简政”的主要成绩进行全面的回顾,总结这一政策在抗战时期成功贯彻的基本经验,为我国今天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与人员的精简提供有益的借鉴。论文主体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精兵简政”政策提出的历史背景;“精兵简政”政策提出前的探索与“精兵简政”政策的正式提出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精兵简政”政策的实施。首先,总结概括了在“精兵简政”政策实施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及时发出文件或发表社论,对精简工作进行指导的情况。然后,分别以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边区等根据地为例,探讨了“精兵简政”在抗日根据地的具体实施过程。第三部分主要从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个方面,对“精兵简政”的主要成绩进行总结。第四部分主要是在前三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抗战时期“精兵简政”政策成功实施的历史经验,以有助于对我国现阶段政府机构改革中的“精兵简政”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与更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