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其研究

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其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前四位依次为:长走或跑步、羽毛球、乒乓球、三大球”,并且“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次占体育参与者人次的39.9%,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9.2%”,再从竞技体育方面来看,羽毛球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点项目之一,并从1964年以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从1994年至2005年,关于羽毛球项目的科研论文数量以及在核心期刊的发表量和其它项目(如篮球、排球)相比明显过少,并且缺乏对群众体育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缺乏从宏观角度对西部羽毛球运动现状和发展进行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聚类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个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目前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其它项目、锻炼方式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借鉴作用,也可为羽毛球运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的主体为“在岗职工”,学历以大专及本科学历的人数居多。对收入达到本市2006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的人群来说,经济并不是制约其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主要因素,也不是制约“馆内运动人群”运动次数的“瓶颈”。羽毛球运动在群众体育中具有强大的“扩张性”和“拉动性”;(2)西部省会城市社区中参加羽毛球运动锻炼的人群所占比例低于全国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的问题仍然存在,“晨晚练习点”的羽毛球场地器材明显不足;(3)从1992年到2006年之间,羽毛球俱乐部成立的多少和年份成正相关。在2004年到2006年之间,各俱乐部正式会员和临时会员的人数成倍增长,并且临时会员的增长速度大于正式会员的增长速度。西部省会城市之间羽毛球馆的收费标准没有显著差异;(4)西部省会城市中高校羽毛球协会2005年成立的最多,其次是2006年。南宁市和贵阳市高校羽毛球协会与其它城市相比起步较早。羽毛球运动在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高校学生中的喜爱程度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一直在提升。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之间高校羽毛球馆的收费标准没有显著差异;(5)东、西部地区羽毛球后备人才方面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东强西弱”的格局没有被打破,反有增强的趋势。东、南地区仍然是我国羽毛球竞技实力的中心,西部地区实力较弱。但是西部地区男子项目已经处于“回暖”状态,混和双打方面与东、南地区的差距减小。最后,本文对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文献综述
  • 1.4.1 2001到2005年国家相关课题对西部体育方面的研究
  • 1.4.2 1994-2005年公开发表的羽毛球科研论文研究状况的统计分析
  • 1.4.2.1 羽毛球科研成果的刊发行量
  • 1.4.2.2 科研内容分析
  • 1.4.2.2.1 教学理论与方法
  • 1.4.2.2.2 训练理论与方法
  • 1.4.2.2.3 技、战术基本理论
  • 1.4.2.2.4 场地器材、规则、裁判员、教练员和选材等方面
  • 1.4.2.2.5 多学科交叉研究
  • 1.4.2.2.6 比赛
  • 1.4.2.2.7 其它
  • 1.4.2.3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
  • 1.4.3 省会城市的中心性
  • 1.4.4 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
  • 1.4.4.1 建国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
  • 1.4.4.1.1 优先发展群众体育、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1.4.4.1.2 优先发展竞技体育
  • 1.4.4.1.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 1.4.4.2 高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
  • 1.4.4.2.1 高校体育与中小学体育之间的区别
  • 1.4.4.2.2 高校体育对群众体育的作用
  • 1.4.4.3 竞技体育对高校体育的影响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1.1 问卷设计
  • 2.2.1.2 问卷的内容效度检验
  • 2.2.1.3 问卷的信度检验
  • 2.2.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1.4.1 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2.2.1.4.2 省会城市羽毛球俱乐部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2.2.1.4.3 省会城市高校学生羽毛球协会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2.2.1.4.4 省会城市社区居委会(以下简称社区)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2.2.2 文献资料法
  • 2.2.3 访谈调查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个案分析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西部省会城市在室内馆里进行羽毛球运动的人群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3.1.1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收入的相关分析
  • 3.1.1.1 西部省会城市之间馆内运动人群月收入情况分析
  • 3.1.1.1.1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的收入现状
  • 3.1.1.1.2 各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月收入差异检验和聚类分析
  • 3.1.1.2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的月收入水平和全国2006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较分析
  • 3.1.1.2.1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中在岗职工和非在岗职工的基本情况
  • 3.1.1.2.2 单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
  • 3.1.1.2.3 馆内运动人群中在岗职工和非在岗职工月收入差异检验分析
  • 3.1.1.3 西部各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的月收入水平和各省会城市2006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较分析
  • 3.1.1.4 各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收入结构对比分析
  • 3.1.2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性别、年龄结构分析
  • 3.1.2.1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中性别状况以及其年龄差异程度
  • 3.1.2.2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中年龄分布情况
  • 3.1.2.3 各城市馆内运动人群年龄结构对比分析
  • 3.1.3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的学历结构现状
  • 3.1.4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的职业状况
  • 3.1.5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以及各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每月打球开支现状
  • 3.1.5.1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每月打球开支现状
  • 3.1.5.2 西部各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平均每月打球开支现状
  • 3.1.6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每周打球次数以及影响打球次数的原因
  • 3.1.6.1 西部省会城市馆内运动人群每周打球次数现状
  • 3.1.6.2 影响打球次数的主要因素
  • 3.1.7 馆内运动人群每次运动所需的时间
  • 3.1.8 馆内运动人群喜欢并且积极参加羽毛球运动的阶段
  • 3.1.9 馆内运动人群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的重要阶段
  • 3.1.10 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价值取向
  • 3.1.11 馆内运动人群影响并带动其他人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情况
  • 3.1.12 各省会城市现阶段羽毛球运动群众基础对比分析
  • 3.1.13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馆的数量对满足馆内运动人群需求的状况
  • 3.1.13.1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馆的数量对满足馆内运动人群需求的整体状况
  • 3.1.13.2 各省会城市羽毛球馆的数量对满足馆内运动人群需求的状况
  • 3.1.14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场馆的设施条件现状
  • 3.1.14.1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场馆设施条件的整体现状
  • 3.1.14.2 各省会城市羽毛球场馆的设施条件现状
  • 3.1.15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的氛围现状
  • 3.1.15.1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的整体氛围
  • 3.1.15.2 各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的氛围状况
  • 3.1.16 西部省会城市群众体育羽毛球运动的组织状况
  • 3.1.16.1 西部省会城市整体组织状况
  • 3.1.16.2 各省会城市的组织状况
  • 3.2 西部省会城市社区中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状况
  • 3.2.1 西部省会城市社区中经常参加"晨晚体育锻炼"的人群现状
  • 3.2.2 社区中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 3.2.3 社区中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状况
  • 3.2.4 季节对社区"晨晚练习点"群众体育羽毛球运动的影响
  • 3.2.5 社区"晨晚练习点"羽毛球运动的场地器材情况
  • 3.2.6 社区体育指导员对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群进行指导的情况
  • 3.2.7 西部省会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群众体育羽毛球运动方面的状况
  • 3.3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俱乐部的运行现状
  • 3.3.1 西部省会城市不同年度成立羽毛球俱乐部状况
  • 3.3.2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俱乐部的性质
  • 3.3.3 俱乐部招收会员所面对的群体
  • 3.3.4 2004年俱乐部正式会员以及临时会员的总数与2006年之间的比较
  • 3.3.5 俱乐部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的时间
  • 3.3.6 俱乐部聘请教练(专职或兼职)的现状
  • 3.3.7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馆聘请教练(专职或兼职)的状况
  • 3.3.8 俱乐部内部每一年组织活动(比赛)的状况
  • 3.3.9 在2004年到2006年之间以俱乐部名义参加各种比赛的次数
  • 3.3.10 西部省会城市羽毛球场馆每片场地每小时租赁价格的状况
  • 3.4 西部省会城市高校羽毛球协会的运行现状
  • 3.4.1 西部省会城市中高校在不同年限成立羽毛球协会的状况
  • 3.4.2 协会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的时间以及参加的人数
  • 3.4.2.1 协会每周活动的次数
  • 3.4.2.2 协会每次活动时间
  • 3.4.2.3 每次参与的人数
  • 3.4.3 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会员每年的增长速度
  • 3.4.4 西部省会城市高校羽毛球协会2006年组织的比赛次数以及参与人数
  • 3.4.4.1 协会组织比赛的次数
  • 3.4.4.2 在2006年参加协会比赛的人数
  • 3.4.5 高校羽毛球协会2006年组织羽毛球裁判培训的状况
  • 3.4.6 协会聘请专业指导老师的状况以及其平均每月的指导次数
  • 3.4.6.1 协会聘请专业指导老师的状况
  • 3.4.6.2 指导老师平均每月教导会员的次数
  • 3.4.7 协会从2004年初到2006年末与外界进行比赛交流的状况
  • 3.4.8 协会开展活动所需场地的价格状况
  • 3.4.8.1 协会开展活动的场地状况
  • 3.4.8.2 付费场馆的价格情况
  • 3.4.8.3 西部各省会城市之间高校羽毛球馆的价格比较分析
  • 3.4.9 会员对球馆收费标准的反映
  • 3.5 国内羽毛球竞技现状
  • 3.5.1 我国羽毛球后备队伍的人才格局
  • 3.5.2 从5~10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成绩分析该项目的国内竞技格局
  • 3.6 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个案分析
  • 3.6.1 新疆独山子石化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分析
  • 3.6.1.1 以大学生为基础,充分发挥羽毛球运动的"团体"锻炼功能和"拉动"效应
  • 3.6.1.2 做好推广和培训工作
  • 3.6.1.3 多举办比赛,扩大影响力
  • 3.6.1.4 领导的重视,企业的支持
  • 3.6.1.5 外界大环境的影响
  • 3.6.2 贵阳羽人的发展分析
  • 3.6.2.1 网络搭桥
  • 3.6.2.2 包租场地,做好培训工作
  • 3.6.2.3 对内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对外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加强交流学习
  • 3.6.2.4 加大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力
  • 4 结论
  • 4.1 竞技方面
  • 4.2 群众体育方面
  • 4.2.1 馆内运动人群
  • 4.2.2 西部省会城市社区中羽毛球运动的开展状况
  • 4.2.3 俱乐部方面
  • 4.3 高校羽毛球协会
  • 5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本市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书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J].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报 2012(07)
    • [2].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2)
    • [3].“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与路径[J].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9(06)
    • [4].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实证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03)
    • [5].创新驱动视角下西部地区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9(11)
    • [6].可实施导向下的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发展实践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中国名城 2020(01)
    • [7].多措并举推进西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J]. 人民论坛 2019(35)
    • [8].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的优化思考——以西部A市F区为例[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9].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西部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J]. 区域治理 2019(38)
    • [10].新形势下西部地区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探析[J]. 低碳世界 2020(01)
    • [11].西部地区扶贫历程:1999—2019[J]. 开发研究 2019(06)
    • [12].大数据背景下西部地区城乡规划探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6)
    • [13].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之路——基于10省85村1143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新时代西部地区的乡村:在开发开放中探寻振兴之路[J]. 中国西部 2019(05)
    • [15].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3)
    • [16].关于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思考[J].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9(06)
    • [17].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7)
    • [18].“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6)
    • [19].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进程中的现实难点与未来重点[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0].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问题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2)
    • [21].我国西部地区城投公司发展SWOT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5)
    • [22].关于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20(12)
    • [23].我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对的影响因素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14)
    • [24].西部地区畜禽育种方法及发展趋势探析[J]. 吉林畜牧兽医 2020(08)
    • [25].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策略[J]. 宏观经济管理 2020(08)
    • [26].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方式探讨[J]. 时代金融 2018(36)
    • [27].“西部地区书法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作品选[J]. 中国书法 2019(04)
    • [28].基于数据比较的西部地区国防特色学院学生就业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0)
    • [29].社会资本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与创业水平影响的研究[J]. 管理学刊 2019(03)
    • [30].中国西部地区标准化联盟2019年度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J]. 中国标准化 2019(21)

    标签:;  ;  ;  ;  

    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