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5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发表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标志社会选择理论的初步形成。阿罗通过严格的逻辑证明得到阿罗悖论,说明社会选择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矛盾性,从而揭示了民主的非理性特征。作者在研究发现采用新方法可以让结论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在社会选择方法和一致性的判断上,作者采用了相对重要性矩阵法和角度偏差法,从而规避阿罗悖论,进行有效的社会选择,并将这些思想运用于中国基层选举的实证分析。 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论,在这里,作者阐述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并对研究创新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第二章是文献调研部分,作者深入地研究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社会选择学科的框架建立时期、社会选择理论的内涵扩展时期、社会选择学科的广泛应用时期,概括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学术上对阿罗定理的主要争议。 第三章在研究社会选择的方法时,从投票结果循环出发,立足于传统的选择方法,在分析传统方法的不足之处之后,构造一种处理偏好序的新方法——备选对象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思想,并依据这种思想,构建基于相对重要性矩阵的社会选择方法,用该方法进行社会选择,能够避免某些情况下循环排序的发生,并承续个体偏好充分自由与群体理性的内在逻辑。 第四章对社会选择结果一致性进行了研究。在引入角度偏差的基础上,将不同社会选择方法得到的结果用角度偏差进行描述,并提出用平均余弦值研究社会选择的一致性,利用总体偏角均值的大小来衡量结果的稳定性。 委员会选举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选择模式,第五章对委员会选举的受控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学者们在委员会选举中形成的共识性公理,提出委员会选举的矩阵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委员会选举的规模、构成以及成员的决策权重进行研究。 法定人数对社会选择的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它发生作用的隐蔽性很强,在现实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第六章中,作者用模型对选择中的法定人数问
论文目录
图序表序内容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1.2 研究创新点1.3 本文的构架第二章 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2.1 社会选择学科的框架建立时期2.2 社会选择理论的内涵发展时期2.3 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应用扩张时期2.3.1 多学科的交叉给社会选择理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3.2 实证研究使社会选择更接近社会生活实际2.4 阿罗定理的启示及其引发的争议2.4.1 从不可能定理中的个体选择充分自由性条件进行修改2.4.2 定义新的约束条件2.4.3 理性条件修改2.5 本章小结第三章 基于相对重要性矩阵的社会选择方法3.1 投票理论的研究进展3.2 社会选择的规则及投票悖论3.2.1 一致同意规则3.2.2 多数票规则3.2.3 投票悖论(孔多塞悖论)以及投票悖论发生的概率3.3 个体策略充分自由与群体理性3.4 常用的社会选择方法的比较分析3.5 相对重要性与基于相对重要性矩阵的社会选择方法3.5.1 问题架构3.5.2 相对重要性矩阵及基于相对重要性矩阵的算法步骤3.5.3 应用举例3.5.4 对3.3中婚姻选择的分析3.6 本章小结第四章 相对重要性方法选择结果的一致性度量4.1 社会选择结果的一致性及度量4.1.1 社会选择结果一致性的概念4.1.2 一致性度量4.2 基于角度偏差的一致性研究4.2.1 模型的建立4.2.2 角度偏差法应用举例4.3 相对重要性矩阵法选择结果的一致性判断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基于相对重要性的委员会选举矩阵模型研究5.1 委员会以及委员会决策应用5.1.1 委员会定义5.1.2 委员会分类5.1.3 委员会决策的特点5.2 委员会选举的投票方式5.2.1 委员会选举投票方式的类型5.2.2 委员会选举应当满足的定理5.3 委员会选举的矩阵模型5.3.1 模型建立5.3.2 矩阵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转化5.3.3 矩阵模型应用举例5.4 矩阵模型下的相对重要性分析5.4.1 矩阵选举中的重要性比较5.4.2 相对重要性分析应用举例5.5 模糊判断下的委员会选举矩阵模型5.5.1 区间判断下与区间判断矩阵5.5.2 区间判断下排序求解推导5.5.3 可疑点定理及可疑点组合法的求解步骤5.5.4 区间判断下的委员会矩阵模型分析5.6 本章小结第六章 社会选择中的法定人数6.1 国内外选举规则中的法定人数6.2 法定人数影响的模型研究6.2.1 投票过程描述及投票者策略6.2.2 采取不同策略的投票者集合描述6.2.3 法定人数下相对重要性的重新表述6.2.4 不同法定人数下解的比较6.3 我国选举历史法定人数规则的变化与比较6.3.1 1982年实到计票“双过半”规则及缺陷分析6.3.2 1987年应到计票“双过半”规则及缺陷分析6.3.3 1990年实到计票“4/5”规则及缺陷分析6.3.4 客观原因缺席与“缺席效应”6.3.5 三种规则的“缺席效应”比较6.4 本章小结第七章 我国基层选举的实证研究7.1 我国基层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7.1.1 我国基层选举中存在的问题7.1.2 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7.2 代表制选举与乡镇长直选的可行性研究7.2.1 代表制的产生以及发展7.2.2 代表制度民主性的模型分析7.2.3 乡镇长直选的可行性分析7.2.4 乡镇长直选的实证研究7.3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建议7.3.1 完善村级选举制度的对策建议7.3.2 进一步深化乡镇长选举制度变革的思考7.4 本章小结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8.1 主要研究内容8.2 结论与主要创新处8.3 未来研究展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社会选择论文; 阿罗定理论文; 法定人数论文; 委员会选举论文; 基层民主论文; 直选论文;
基于相对重要性的社会选择研究及在中国基层选举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