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ocal Fault of the 1999 Datong M_S5.6 Earthquake in Shanxi Province(论文文献综述)
王霞,宋美卿,陈慧,郭文峰[1](2021)在《山西大同-阳高M>5.5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文中提出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是山西地区自现代仪器记录以来最显着的地震事件,之后该地又发生多次中强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受到诸多地震学者的关注。不同研究机构和多位学者应用不同方法和资料,求得这些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同一个地震的多个解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文章采用最小空间旋转角表达2个震源机制解的差别,然后从已知多个震源机制中确定中心解,使其与所有收集的震源机制解差别的平方和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地壳应力场、地震应力触发、地震概率预测、地震动力学等分析研究工作提供合理选取震源机制解即中心解提供参考借鉴。
关鹏虎[2](2021)在《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指出山西裂谷带,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一条活动构造带,历史强震频发,地震灾害严重,现代中小地震活跃,是我国重要的地震危险区之一,也是众多地震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地区。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和区域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该地区的震源机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有助于认识该地区的孕震背景、发震机理和构造变形。本文首先在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山西裂谷带及邻区(34°-42°N,108°-115°E)的震源机制解,同时对数据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与筛选,最后得到山西裂谷带及邻区1929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697个2.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上述数据,开展了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并选取367个3级以上地震、94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利用区域应力场反演常用的SLICK方法和网格搜索法,反演了研究区的应力场,取得了如下认识:(1)山西裂谷带及邻区的震源机制类型主要以走滑型和正断型为主,与山西裂谷带的构造活动特征相一致。697个2.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中,走滑型地震207个,占全部地震事件的29.7%;正断型地震176个,占25.3%;正走滑型地震50个,占7.2%;逆断型地震72个,占10.3%;逆走滑型地震24个,占3.4%。地震活动主要与周围的活动构造有关,大多数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区域内的断裂带上,并且多集中在多条断裂的交叉部位上。强震数目较少,中小地震数目较多。震源深度最浅为1km,最深的震源深度为35km,都属于浅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在5~20km的地震事件占了绝大多数,占全部地震事件75.6%。(2)基于367个3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SLICK方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为走向NEE53.4°,倾角21.5°;中间主应力轴为走向SWW-120.1°,倾角68.3°;最大主张应力轴为走向SSE144.2°,倾角近水平(2.2°)。(3)基于94个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SLICK方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为走向NEE46.1°,倾角48°;中间主应力轴为走向SWW-132.2°,倾角41.9°;最大主张应力轴为走向SSE136.9°,倾角近水平(0.8°)。采用网格搜索法进行应力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最大主压应力轴最优解走向为NEE57.97°,倾角为24.27°;中间主应力轴走向为SWW284.00°,倾角为57.00°;最大主张应力轴走向为SSE157.91°,倾角为20.94°。SLICK方法结果和网格搜索法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结果与基于3级以上地震的反演结果存在一定差距,但具有可比性。(4)综合本文反演结果表明,山西裂谷带主要受到了NNW-SSE向拉张应力作用和NEE-SWW向挤压应力作用,应力状态以拉张为主,与GPS观测资料结果一致。同时本文结果显示,山西裂谷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华北地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前者受后者的约束。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山西裂谷带的强震孕育与预测、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灾害评价与防治、地震工程的抗震设防等科学与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刘瑞春,张锦,郭文峰,陈慧,陈永前[3](2021)在《利用GPS观测研究山西断陷带现今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1999—2007年山西断陷带GPS站点位移速率,采用格林函数法计算了山西断陷带地壳10 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变化,并与区域地质构造、中强地震活动及其震源机制解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中强地震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现今应力场变化强烈的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一致性较强;构造应力场变化和中强地震活动还受构造相关区强震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忻定盆地原平段至石岭关隆起区中强地震活跃可能与汶川8.0级地震影响有关;山西南部尤其是运城盆地具有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应进一步关注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
李姜,乔子云,张国苓,贾立峰,罗娜[4](2019)在《华北地区地电阻率归一化速率异常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处理华北地区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异常空间展布特征及震前异常指标,结果表明:使用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较好地反映华北地区地电阻率的速率变化;地震发生前,地电阻率归一化变化速率多以小于-2.4 的异常变化特征为主,与华北成组地震活动中地电阻率大多出现加速下降变化的破年变异常相符。
张双凤,张小涛,赵志远[5](2018)在《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判断张渤地震带中西段地震危险性》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00年7月—2017年6月地震资料,计算张渤地震构造带中西段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a值和a/b值。基于沿断裂带的b值空间分布,结合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历史强震背景分布特点,分析张渤地震构造带中西段不同段落的强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北涿鹿及山西大同一带具有低b值、低a值、较高a/b值的参数组合,反映该区域具有高应力积累,未来具有强震发生的危险。
武敏捷[6](2006)在《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壳构造应力场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地壳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进而追踪地壳构造运动的演化历程,认识现今的地壳构造活动及其发生机制,从而预测地壳构造运动未来的发展演化规律。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体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体突然断裂错动的结果。研究断层附近的应力场有助于了解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目前较为普遍和有效的一种途径是通过震源机制解来推断应力主轴的方向。震源机制参数是推测震源区震前和震后构造应力的重要资料,可以反映震源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征,揭示地震破裂的力学机制,给出地震的等效释放应力场。 强震序列的震前、震时和震后,震源区应力场会有一变动过程。根据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的时间进程描述应力场释放调整的动态图象,对序列中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变化特征和应力场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归纳提取出强余震发生前应力场变化的共性特征,通过多次震例经验的积累,可为强余震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物理力学依据。 1989年、1991年、1999年大同三次地震序列和1998年张北地震序列及唐山地震序列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地震事件,更是研究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不可缺少的重要事件。地震序列中余震是震源区应力场调整的产物,大量中小余震震源机制解携带的应力张量信息,可以描述震源区的应力场状况,认识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了解区域应力场的积累和调整过程。研究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的时空变化,有助于了解地震孕育的力学过程。 本研究应用Gephart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对地震序列的应力场变化特征采用分时段逐步深入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地震序列活动的起伏特征,划分不同的研究时段,以孕育与发震过程中的力学分析为主体,以各时段的特征表现为典型现象进一步分析应力场的总体变化特征,研究各地震序列应力的积累和调整过程以及主震和强余震前的应力场变化规律,归纳总结应力场变化的共性特征。为深刻认识理解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的时序特征,结合现今构造活动、前兆异常、地震活动等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过程,并进一步探讨其孕震机理,认识各项变化的物理实质。 本文将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用于地震序列的研究中,探讨具有相近构造条件、相近序列特
胡新亮,王俊国,刁桂苓,王焱,王勤彩[7](2004)在《一个特殊的地震空区》文中指出1999 11 0 1,山西省大同市发生了M5 6地震 ,此前 10个月在其震源附近曾发生一群震源定位结果较好的小震。从小震在三维空间的分布情况看 ,在垂直剖面上存在一个NWW向的特殊空区 ,且似乎存在围空地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发生的现象。采用层状介质点源位错模型 ,由理论地震图拟合观测的垂直向记录 P、 S最大振幅的比值反演小地震震源机制的方法 ,使用大同地震台网和其他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记录资料 ,求得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这些震源机制解在 4个象限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性质 ,且每两个相对象限中震源机制解的性质相近。5 .6级地震发生在该空区的边缘 ,而余震序列将其填充 ,余震区的长轴方向和空区方向相同。
吕金波[8](2004)在《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是世界上具有地热资源的6个国家首都之一,有延庆北、京北、城区和大兴凤河营等4条地热异常带。京北地热异常带为小汤山叠断隆构造单元,包括沙河和小汤山两个次级地热田,按照Muffler的观点可定义为京北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亦可称为京北构造隆起区热对流类深循环型地热系统(陈墨香等,1994)。 北京的地热勘探始于1956年,目前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地热田有10个,其中小汤山次级地热田开发最早,现仍在大力开发利用。该地热田以小汤山镇为中心,向东、西、南3个方向不断扩展开发范围,与沙河次级地热田连为一体,形成京北地热田。1974年始凿汤-1井,到1979年共成井7口,到1990年共成井34口,近几年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钻深井26口。现已查明京北地热田为拥有3个热储层的大型地热田,1985-1999年热水开采总量为54.50×106m3,热储层地下水位共下降24.99m,热田年平均水位下降值为1.79m。 京北地热田的开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京北地热田的勘查及开发已经历近半个世纪,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但对热田的科学研究跟不上热田的开发与利用,很有必要对热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京北地热田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第二、京北地热田的大力开发给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带来了严重干扰,先后使小汤山、东三旗和太平庄等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断流,被迫中断或改变原有的观测项目与观测方式,使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能力显着减弱。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地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影响的全面研究,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站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在收集、整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京北地热田以及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的影响问题,并撰写名为《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收集前人对京北地热田近50年的勘查与开发成果,应用先进的水文地质学理论和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作者在该区多年的地质调查实践,查清研究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热田区的地质构造格架、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温场特征,概化出地热系统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热田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的影响并制定出减轻热田开发干扰的对策。如图1所示。 在上述研究思路的指导下,论文首先简要介绍北京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然后系统论述京北地热田的地质建造与构造、水文地质结构、热水系统和地温场特征,提出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京北地热田开发及其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影响的研究打下基础。 论文的重点之一是对京北地热田开发现状的分析与开发前景的预测。在系统回顾京北地热田开发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热田开发的现状,计算地热资源量及其开发潜力,分析当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为京北地热田科学、合理和长久的开发提供依据。 论文的重点之二是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分析。京北地热田的开发对京北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已开始显露,而且在某些井台表现得十分明显,严重到了无法正常监测的程度。为此系统分析这些影响,其中包括对不同台站的影响及影响范围,对不同台项的影响及主要受影响的测项,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与减轻这些影响的对策。 ...区域地质一水文地质背景 景 热热田区热水系统统 统热田区水文地质结构 构 构热田区地温场场 地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式 地地热田开发 发 对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的影响 响 减减轻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干扰的对策 策 图l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影响的研究思路 论文在下列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认识: (l)对京北地热田进行了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地热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查明了热田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热储层的类型与厚度、热水的成因与空间变化,首次建立了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京北地热田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为京北地区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影响机理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它地区地热田的科学保护与开发树立了样板。 (2)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京北地热资源,首次计算出京北地区热水静储鱿 为3.36x 108m3,储热量为72.s4xlo,3eal,可利用的热量为lo.goxlo”eal,为京北地热田 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3)系统分析研究了京北地热田开采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建立了对地下水位影响的预 测模型,按照地热田开采强度,预测了雾迷山组热储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率为约1.49m/a, 铁岭组热储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率为1.73耐a,指出了严格控制开采量,遏制热水资源的枯 竭趋势。 (4)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热田开发对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发现这些影响主要存 在于地热系统的下游地区台站中,特点是对太平庄井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大,对东三旗井逸 出气Hg的影响大,影响的关键是水文地质条件,提出防止与减轻这些影响的对策是严格控 ?
王焱,刁桂苓,张四昌,王勤彩,刘允清,朱振兴,张彦清[9](2002)在《1999年山西大同MS5.6地震的震源断层》文中研究说明大同震区先后在 1989、1991和 1999年发生MS >5地震 ,利用大同遥测地震台网的记录资料进行比较精确的地震序列震源定位 ,结合宏观烈度分布和震源机制解资料 ,详细地分析对比了 3次子序列的异同。结果显示 ,1999年MS5 .6地震的震源断层是走向NWW、长 16km、宽12km、埋深 5km以下、倾角近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而前 2个子序列是NNE为主的右旋走滑断层活动所致 ,表明地震破裂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 2个以上方向先后出现、并且强弱有别的地震破裂是普遍存在的 ,表明震源环境的复杂程度与地震序列的类型有关。虽然震区存在NE向的大王村断裂和NW向的团堡断裂 ,但目前没有证据说明震源断层和 2条构造断层连通。 3次子序列的震源断层都是走滑断层 ,也和 2条构造正断层有别。 1999年的子序列可能属于新破裂。
二、Focal Fault of the 1999 Datong M_S5.6 Earthquake in Shanxi Provi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cal Fault of the 1999 Datong M_S5.6 Earthquake in Shanxi Province(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大同-阳高M>5.5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原理 |
(1)2个震源机制的差别。 |
(2)确定多个震源机制的中心解。 |
2 数据处理与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2)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西裂谷带震源机制 |
1.2.2 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震源机制和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原理 |
2.1 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与原理 |
2.1.1 P波初动方法 |
2.1.2 Snoke方法 |
2.1.3 矩张量反演法 |
2.2 多个震源机制的中心解原理 |
2.3 区域应力场反演方法与原理 |
第3章 山西裂谷带及邻区震源机制 |
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3.1.1 数据资料来源 |
3.1.2 数据资料整理 |
3.2 震源机制解反演 |
3.2.1 2010年6月5日阳曲M_L4.8地震 |
3.2.2 2015年6月2日的太原M_L3.2地震 |
3.2.3 2010年4月4日大同M_L4.6地震 |
3.2.4 2016年4月7日原平M_L4.7地震 |
3.3 山西裂谷带震源机制解特征 |
3.4 山西裂谷带震源深度特征 |
第4章 山西裂谷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4.1 区域应力场反演 |
4.2 山西裂谷带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整体特征 |
4.3 比较与讨论 |
4.3.1 震源机制研究应力场比较 |
4.3.2 GPS资料研究应力场比较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利用GPS观测研究山西断陷带现今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与方法 |
1.1 应力场计算方法 |
1.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2 计算过程及结果 |
3 构造应力场变化分析与讨论 |
3.1 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区域地震地质构造 |
3.2 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区域地震活动 |
3.3 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区域地震危险性 |
4 结论 |
(4)华北地区地电阻率归一化速率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华北地电观测台网 |
1.1 台网建设 |
1.2 数据预处理 |
2 分析方法 |
3 观测数据映震分析 |
4 典型震例分析 |
4.1 1973—1979年地电阻率数据变化 |
4.2 1983—1993年地电阻率数据分析 |
4.3 1994—2000年地电阻率数据分析 |
5 结论及讨论 |
(5)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判断张渤地震带中西段地震危险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与资料 |
1.1 研究方法 |
1.2 地震资料选取 |
2 b值计算 |
2.1 异常判定标准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3 结论 |
(6)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地震断层的描述 |
1.4.2 双力偶点源模型 |
1.4.3 震源机制解的测定 |
1.4.4 应力张量 |
1.4.5 震源区的应力状态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
2.1 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路 |
2.2 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 |
2.3 反演 |
2.3.1 残差的定义 |
2.3.2 寻找模型 |
2.3.3 残差计算方法 |
2.4 网格构建 |
2.5 震源机制应力场反演程序简介 |
第三章 地震序列应力场变化特征研究 |
3.1 大同地震序列 |
3.1.1 大同地震序列的基本情况 |
3.1.2 数据资料 |
3.1.3 大同地区三次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
3.1.4 大同地区三次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
3.1.5 结论 |
3.2 张北地震序列 |
3.2.1 张北地震序列的基本情况 |
3.2.2 数据资料 |
3.2.3 张北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
3.2.4 张北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
3.2.5 结论 |
3.3 唐山地震序列 |
3.3.1 唐山地震序列的基本情况 |
3.3.2 数据资料 |
3.3.3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
3.3.4 唐山地震序列应力场的时序变化特征 |
3.3.5 结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首都圈地区空间应力特征分析 |
4.1 首都圈地区应力场的总体特征 |
4.2 首都圈地区应力场空间扫描情况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论文的特点 |
5.2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3 论文的不足及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一个特殊的地震空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空区及围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
2 结论和讨论 |
(8)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背景 |
1.1 区域自然地理 |
1.2 区域地层 |
1.3 区域地质构造与构造活动 |
1.4 区域水文地质 |
1.5 区域地热资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京北地热田概述 |
2.1 京北区自然地理 |
2.2 京北地热田区地质建造与构造 |
2.2.1 地质建造 |
2.2.2 地质构造 |
2.3 京北地热田区水文地质 |
2.3.1 基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 |
2.3.2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岩组 |
2.3.3 水文地质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京北地热田的热水系统 |
3.1 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
3.1.1 热水水化学成分 |
3.1.2 pH值及水质类型 |
3.1.3 热水水化学动态 |
3.2 热水同位素化学 |
3.2.1 氢氧同位素 |
3.2.2 氚同位素 |
3.2.3 碳14同位素 |
3.3 热水的水-岩平衡计算与深部温度估算 |
3.3.1 水-岩平衡计算 |
3.3.2 热水的地球化学温标 |
3.4 热水中的气体成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京北地热田的地温场 |
4.1 地温场平面特征 |
4.2 地温场垂向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
第六章.京北地热田的开发 |
6.1 小汤山地热田的开发历史 |
6.2 小汤山地热田的开发现状 |
6.2.1 热水开采与水位变化 |
6.2.2 热水的开发利用 |
6.3 小汤山外围地热田的近期开发 |
6.4 大型抽水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6.4.1 抽水试验及其结果过程 |
6.4.2 抽水试验结果分析 |
6.5 地热资源评价 |
6.5.1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6.5.2 热储层资源量计算 |
6.5.3 开采量-水位降深-时间关系的多元复相关模拟 |
6.5.4 对今后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
7.1 京北地区的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 |
7.1.1 沙河井 |
7.1.2 小汤山井 |
7.1.3 板桥井 |
7.1.4 东三旗井 |
7.1.5 太平庄井 |
7.1.6 白浮断层气测点 |
7.2 地震地下流体的正常动态 |
7.2.1 沙河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
7.2.2 东三旗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
7.2.3 太平庄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
7.2.4 板桥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
7.2.5 白浮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
7.3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 |
7.3.1 热水井抽水对沙河井水位动态的干扰 |
7.3.2 热水井抽水对东三旗井气Hg和气Rn动态的干扰 |
7.3.3 热水井抽水对太平庄井水位、水温动态的干扰 |
7.3.4 热水井抽水对板桥井水位动态的干扰 |
7.3.5 热水井抽水对白浮断层气动态的干扰 |
7.4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干扰机理分析 |
7.4.1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干扰及其水文地质背景 |
7.4.2 热田开发对沙河井、板桥井和白浮断层气观测点不产生干扰的原因 |
7.4.3 热田开发对东三旗井地下水逸出气动态干扰的机理 |
7.4.4 热田开发对太平庄井地下水动态干扰的机理 |
7.5 减轻热田开发干扰的对策 |
7.5.1 控制热田开发 |
7.5.2 调整台站布局 |
7.5.3 监测测项的调整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简历 |
致谢 |
(9)1999年山西大同MS5.6地震的震源断层(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震源分布 |
2 宏观烈度分布 |
3 震源机制 |
4 结论和讨论 |
四、Focal Fault of the 1999 Datong M_S5.6 Earthquake in Shanxi Province(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大同-阳高M>5.5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J]. 王霞,宋美卿,陈慧,郭文峰. 山西地震, 2021(03)
- [2]基于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山西裂谷带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D]. 关鹏虎.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利用GPS观测研究山西断陷带现今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J]. 刘瑞春,张锦,郭文峰,陈慧,陈永前.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2)
- [4]华北地区地电阻率归一化速率异常分析[J]. 李姜,乔子云,张国苓,贾立峰,罗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06)
- [5]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判断张渤地震带中西段地震危险性[J]. 张双凤,张小涛,赵志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04)
- [6]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地震序列及区域应力场特征研究[D]. 武敏捷.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6(12)
- [7]一个特殊的地震空区[J]. 胡新亮,王俊国,刁桂苓,王焱,王勤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4(02)
- [8]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D]. 吕金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4(02)
- [9]1999年山西大同MS5.6地震的震源断层[J]. 王焱,刁桂苓,张四昌,王勤彩,刘允清,朱振兴,张彦清. 中国地震,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