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运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运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确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虚气滞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以运脾和胃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口服多潘立酮治疗,疗程为4周,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实验研究:采用碘乙酰胺灌胃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运脾和胃汤组及多潘立酮组,各组连续给药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窦黏膜组织病理的情况,运用酚红排空实验测定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胃窦组织中DOG-1表达水平。结果临床研究:两组患者在餐后饱胀、早饱、嗳气、上腹胀、餐后恶心等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研究:各组大鼠胃窦黏膜未见明显损伤。与模型组相比,运脾和胃汤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排空率及胃窦组织中DOG-1表达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脾和胃汤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胃排空率和胃窦组织中DOG-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和胃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说明运脾和胃法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虚气滞证的有效方法。运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胃排空,提高胃窦组织中DOG-1表达有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王自立老师运脾思想和健脾相关性探讨[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25)
- [2].疏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5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3(11)
- [3].运脾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01)
- [4].姜之炎教授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J]. 光明中医 2015(06)
- [5].运脾方对小鼠胃排空的作用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1(04)
- [6].唐方教授运用中医运脾法调治疳积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3)
- [7].运脾颗粒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0(05)
- [8].略论运脾学说的建立与发展及其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J]. 江苏中医药 2008(11)
- [9].运脾转枢法在难治性心力衰竭中的运用[J]. 新中医 2020(10)
- [10].李正胜教授运脾调精法治疗膜性肾病经验[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
- [11].止泻运脾汤治疗小儿泄泻130例疗效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 2016(05)
- [12].运脾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10)
- [13].运脾法方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肺结核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5(07)
- [14].自拟运脾汤治疗慢性腹泻临床体会[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03)
- [15].运脾方对小鼠肠推进作用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4)
- [16].运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8)
- [17].运脾法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概述[J]. 中医儿科杂志 2008(06)
- [18].万力生教授以运脾法为主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经验[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9)
- [19].名老中医王自立运脾系列方剂方证知识数据挖掘研究[J]. 西部中医药 2013(02)
- [20].助胃运脾汤治疗胃痞125例疗效观察[J]. 甘肃中医 2011(05)
- [21].疏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0(03)
- [22].苍芪克感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2例疗效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04)
- [23].理脾非独治脾之我见——浅谈和中运脾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 光明中医 2020(14)
- [24].以运脾转枢学术思想论治老年病[J]. 新中医 2014(07)
- [25].芳香运脾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16)
- [26].“运脾转枢”学术思想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5(06)
- [27].浅议运脾法在儿科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 2011(01)
- [28].用健脾运脾法治疗脾胃病的病案举隅[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0)
- [29].王自立主任医师运脾思想临床应用[J]. 西部中医药 2018(03)
- [30].运脾汤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