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研究

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的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 L-Phe),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抗癌药物中间体和合成阿斯巴甜的原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利用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发酵生产L-Phe,是当前制备L-Phe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本文利用两种新型微胶囊——SA-CMC/CaCl2微胶囊体系与NaCS-PDMDAAC微胶囊体系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固定化,探索了它们在萃取发酵生产L-Phe过程中的特性,并与游离细胞培养作了比较,试图对实验室探索L-Phe的工艺以及大规模生产L-Phe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先对有机溶液萃取分离L-Phe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磷酸二(2-乙基己基)脂(D2EHPA)为萃取剂,环己烷为稀释剂萃取L-Phe,研究了L-Phe浓度、D2EHPA浓度、温度对萃取分配系数D的影响,以及负载L-Phe有机相的反萃取特性。结果表明:萃取分配系数D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L-Phe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还与水相初始pH值有关;萃合物是以一个L-Phe分子和二个D2EHPA分子结合而成。在利用酸溶液对负载L-Phe有机相的反萃取过程中,反萃取的效果符合HCl > HNO3≥H2SO4 > CH3COOH,且随HCl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然后研究了游离重组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游离培养的情况下,培养12 h时即可达稳定期,葡萄糖也在这一时间段内被迅速消耗,到14 h时葡萄糖已消耗完全,而L-Phe的产量在对数期(10 h左右)达到峰值,但此后出现一定的下降,这可能是在游离培养达稳定期时被细胞消耗所致。萃取剂对重组大肠杆菌具有毒害作用,所以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必须避免使菌体细胞直接与萃取剂进行接触。而两种新型固定化体系——SA-CMC/CaCl2微胶囊体系和NaCS-PDMDAAC微胶囊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生产过程。接下来研究了SA-CMC/CaCl2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Phe,先是确定了有利发酵过程的微胶囊制备浓度:12~14 g L-1的CMC,8~10 g L-1的SA,12~14 g L-1的CMC,80~100 g L-1的CaCl2。然后考察了不同制备浓度制备的微胶囊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SA-CMC/CaCl2微胶囊在萃取剂存在的情况下稳定性非常差,其中以12.0 g L-1 CMC、10.0 g L-1 SA、100.0 g L-1CaCl2制备得到微胶囊的稳定性相对较好。最后考察以12.0 g L-1 CMC、10.0 g L-1 SA、100.0 g L-1CaCl2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Phe的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受传质的影响,SA-CMC/CaCl2微胶囊固定化培养的延迟期延长了2 h左右,但最终的菌体浓度略为升高;另外在生长末期,微胶囊固定化情况下的L-Phe没有明显的消耗;同时,在0 h时加入萃取剂的微胶囊固定化萃取发酵过程的产量约为1.70 g L-1 L-Phe;14 h的产量约为10.40 g L-1 L-Phe。最后考察了NaCS-PDMDAAC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Phe,先确定了有利发酵过程的微胶囊制备浓度:3%~4%的NaCS,4%~5%的PDMDAAC。然后考察了不同制备浓度下制备的微胶囊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NaCS-PDMDAAC微胶囊具备非常良好稳定性,并不受萃取剂的影响。综合考虑传质因素,认为以3%的NaCS,4%的PDMDAAC制备得到微胶囊用于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培养更好。研究以3%的NaCS,4%的PDMDAAC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Phe,结果表明:由于NaCS-PDMDAAC微胶囊囊膜非常致密,受传质影响,NaCS-PDMDAAC微胶囊固定化培养的延迟期比游离培养延长了4 h左右,比SA-CMC/CaCl2微胶囊固定化培养延长了2 h左右,而且最终的菌体浓度相对偏低、葡萄糖并未完全消耗,最终的残糖浓度约为4 g L-1左右;另外,在生长末期,L-Phe不存在消耗过程;同时,在0 h时加入萃取剂的微胶囊固定化萃取发酵产量约为12.50 g L-1 L-Phe;22 h的产量约为13.16 g L-1L-Phe。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L-Phe 概况
  • 1.1.1 L-Phe 的理化性质
  • 1.1.2 L-Phe 的应用及国内外市场概况
  • 1.1.3 L-Phe 的生产方法
  • 1.1.3.1 提取法
  • 1.1.3.2 化学合成法
  • 1.1.3.3 发酵法
  • 1.1.3.4 酶法
  • 1.2 细胞固定化技术
  • 1.2.1 吸附法
  • 1.2.2 离子/共价交联
  • 1.2.3 包埋法
  • 1.2.4 生物微胶囊技术
  • 1.2.4.1 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2.4.2 生物微胶囊的性能
  • 1.2.4.3 常用的生物微胶囊体系
  • 2 微胶囊体系'>1.2.5 SA-CMC/CaCl2微胶囊体系
  • 2 微胶囊的制备机理'>1.2.5.1 SA-CMC/CaCl2微胶囊的制备机理
  • 2 微胶囊的应用'>1.2.5.2 SA-CMC/CaCl2微胶囊的应用
  • 1.2.6 NaCS-PDMDAAC 微胶囊体系
  • 1.2.6.1 NaCS-PDMDAAC 微胶囊制备方法
  • 1.2.6.2 NaCS-PDMDAAC 微胶囊的应用
  • 1.3 L-Phe 的萃取分离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及其保藏
  • 2.1.2 培养基
  • 2.1.3 其它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方法
  • 2.2.2 菌体生长量测定
  • 2.2.3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 2.2.4 L-Phe 测定
  • 2.2.5 NaCS 的制备
  • 2.2.6 微胶囊的制备
  • 2.2.7 微胶囊的机械性能
  • 第三章 有机溶剂萃取分离 L-Phe
  • 引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稀释剂对实验的影响
  • 3.2.2 萃取前后水相溶液pH 值的变化
  • 3.2.3 L-Phe 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 3.2.4 D2EHPA 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及萃合物的结构
  • 3.2.5 不同温度对D 的影响
  • 3.2.6 负载L-Phe 有机相的反萃取
  • 3.3 小结
  • 第四章 游离重组大肠杆菌细胞生长特性
  • 引言
  • 4.1 游离细胞生长特性
  • 4.2 萃取剂的生物相容性
  • 4.3 SA-CMC/CaCl2 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
  • 4.3.1 SA 的生物相容性
  • 4.3.2 CMC 的生物相容性
  • 4.3.3 CaCl2 的生物相容性
  • 4.3.4 SA-CMC/CaCl2 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
  • 4.4 NaCS-PDMDAAC 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
  • 4.4.1 NaCS 的生物相容性
  • 4.4.2 PDMDAAC 的生物相容性
  • 4.4.3 NaCS-PDMDAAC 微胶囊生物相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CMC/CaCl2 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 L-Phe
  • 引言
  • 5.1 SA-CMC/CaCl2 微胶囊制备条件的确定
  • 5.1.1 CMC 制备浓度的确定
  • 5.1.2 SA 制备浓度的确定
  • 5.1.3 CaCl2 浓度的确定
  • 5.1.4 SA-CMC/CaCl2 微胶囊的机械性能
  • 5.2 SA-CMC/CaCl2 微胶囊萃取发酵生产L-Phe
  • 5.2.1 SA-CMC/CaCl2 微胶囊固定化细胞生长特性
  • 5.2.2 SA-CMC/CaCl2 微胶囊固定化细胞萃取发酵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aCS-PDMDAAC 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 L-Phe
  • 引言
  • 6.1 NaCS-PDMDAAC 微胶囊制备条件的确定
  • 6.1.1 NaCS 制备浓度的确定
  • 6.1.2 PDMDAAC 制备浓度的确定
  • 6.1.3 NaCS-PDMDAAC 微胶囊的机械性能
  • 6.2 NaCS-PDMDAAC 微胶囊萃取发酵生产L-Phe
  • 6.2.1 NaCS-PDMDAAC 微胶囊固定化细胞生长特性
  • 6.2.2 NaCS-PDMDAAC 微胶囊固定化细胞萃取发酵特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催化合成γ-氨基丁酸[J]. 生物技术 2019(05)
    • [2].甲羟戊酸途径限速步骤研究及其在产番茄红素重组大肠杆菌中的应用[J]. 生物工程学报 2020(01)
    • [3].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4)
    • [4].重组大肠杆菌产淀粉分支酶的发酵条件探索[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5)
    • [5].产丁醇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初步发酵[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6].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进展[J]. 海峡药学 2011(03)
    • [7].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白藜芦醇条件的优化研究[J]. 药物生物技术 2013(05)
    • [8].启动子对重组大肠杆菌合成番茄红素能力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7)
    • [9].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诱发仔猪小肠炎症的分子机制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4)
    • [10].具有羟基化酶体系活性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J]. 药物生物技术 2019(02)
    • [11].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胆固醇氧化酶的策略[J]. 工业微生物 2009(06)
    • [12].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进展及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6)
    • [13].重组大肠杆菌高效表达细胞外β-葡聚糖酶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13(04)
    • [14].重组大肠杆菌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 2012(04)
    • [15].产乙醇重组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04)
    • [16].重组大肠杆菌产耐高温β-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J]. 河北工业科技 2013(01)
    • [17].表达Ⅰ型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小肠功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2)
    • [18].重组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乙酸的控制方法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1)
    • [19].基于重组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生产吡咯喹啉醌[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4)
    • [20].产琥珀酸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性能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09)
    • [21].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S-苷甲硫氨酸[J]. 精细化工 2009(03)
    • [22].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11)
    • [23].重组大肠杆菌产胆固醇氧化酶的指数流加策略[J]. 化工进展 2010(01)
    • [24].重组大肠杆菌产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a工业化发酵工艺优化[J]. 生物化工 2019(05)
    • [25].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产甲羟戊酸动力学[J]. 生物加工过程 2015(06)
    • [26].重组大肠杆菌表达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全细胞催化合成宝丹酮的研究[J]. 化工学报 2020(07)
    • [27].重组大肠杆菌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6)
    • [28].高产琥珀酸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厌氧发酵[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01)
    • [29].表达KsdD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转化工艺优化[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30].重组大肠杆菌产脂肪氧合酶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科学 2016(15)

    标签:;  ;  ;  ;  

    微胶囊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萃取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